

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自2010年起積極探索“雙主體”辦學模式,通過將企業嵌入現有的教學體系之中,豐富學校的辦學模式。同時,根據企業的需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多層次教學模式。經過3年多的努力,嵌入式教學體系以及多層次培養模式已經相對成熟,取得了顯著成效。
嵌入新主體,構建新教育
2010年,學院與龍信集團合作,開始嘗試“雙主體”辦學模式。將龍信集團引入學校教學體系后,集團將每年投入100萬元,用以獎勵學習成績及綜合表現優異的學生。符合條件的貧困生不僅可以得到龍信集團的助學金,成績優異者還可獲得龍信集團優先錄用的機會。
雙主體,雙投入。學院與龍信集團共同出資200萬元,在校內打造了一個現代化的實訓基地——龍信學院。龍信學院的成立,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穩定的實習基地,同時宣傳了企業的優質形象。龍信學院的日常工作由學校與集團共同負責,學校抽調骨干力量承擔龍信學校的日常工作,集團也選派多名管理干部及技術骨干,從事教學及管理工作。
雙主體,雙育人。企業成為教育主體后,在教學問題上擁有了一定的自主權,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制訂教學計劃。從實施的結果來看,企業制訂的教學計劃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實際情況,也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專業技能。在具體教學活動中,龍信集團不僅派出了優秀的管理人員與工程技術人員,而且將企業文化、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等全面帶入學校。除課堂教學外,龍信集團為學生安排了大量的實踐教學課程。集團根據計劃將學生安排到各個項目組,并且派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進行系統性的指導,并且以企業標準進行考核。因此,學生在實踐能力以及專業技能方面的進步非常迅速。
雙主體,雙師資。對于高職教育而言,發展中所遇到的最大問題往往不是硬件設施,而是教師人才。引入“雙主體”后,學校的師資隊伍出現了質的飛躍,在短期內解決了人才瓶頸的問題。根據協議,龍信集團每年分批派遣10名左右的現場技術人員來校從事教科研活動。同時,企業每年必須接受一定數量的在校教師在企業內從事掛職鍛煉。采用這種模式后,由于在客觀上縮短了人才培養的周期,從而大幅度地推進了雙師隊伍的建設。同時,企業所提供的優質培訓條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院的人才培養成本。
雙主體,雙優勢。對于龍信學院的畢業生而言,在職業發展上將具有雙重優勢。學生在完成龍信學院規定的教學任務后,既可以獲得國家認可的高職畢業證書,也可以獲得由龍信集團頒發的學業證書。具有龍信集團學業證書的學生,將優先被龍信集團錄取。此外,龍信學院的學生基本上都參與過龍信集團的實訓。因此,進入企業后將很快融入企業。同時,企業也會為每個學生提供進一步的教育培養,讓學生在今后的職業生涯中能有更大的發展。
創業嵌入教學,創業帶動就業
學校從學生的根本利益出發,大膽嘗試嵌入式創業教學模式,以創業帶動就業,幫助畢業生找到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提供創業體驗,激發創業激情。對于多數學生而言,創業既是充滿夢幻的,也是充滿神秘的一件事情。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創業者,僅有創業的欲望和激情是不夠的。為了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以及奠定良好的創業心態,學校開展了一系列創業體驗活動:一是企業參觀活動。學校每年會開展大量的企業參觀活動,所參觀的企業涉及各行各業,讓學生全面了解企業的管理以及運營;二是開設創業講堂。學校每年會邀請一批企業家、創業家來校開設講座,現身說法,為學生講述創業過程中所遭遇到的一些問題。生動的案例,對于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三是創業實驗。創業最大的問題其實不是資金問題,而是市場問題。如果一個創業者不了解市場,那么再多的資金投入仍舊可能導致創業失敗。
為了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學校開設一系列高品質的創業課程。例如“消費者行為分析”“市場信息采集與分析”“市場營銷理論與實務”等,為學生了解市場提供了必要的理論與技術手段,為今后的創業活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打造模擬創業平臺。創業是一種系統性的實踐活動,需要調動創業者全部的知識,并且不斷學習新的知識。為了讓沒有經驗的學生能夠更為順利地實現創業,學校成立了專業的網絡創業中心,為學生搭建起一個智能化的創業平臺。網絡創業中心通過模擬創業軟件,讓學生在虛擬空間內全方面地體驗創業流程,從而為真實的創業活動打好基礎。同時,網絡創業中心采用團隊化的管理方式,鼓勵創業團隊之間開展競爭,并且為創業團隊提供創業商業計劃指導服務,從而為真實的創業奠定基礎。
全方位的創業管理。對于沒有任何經驗的學生而言,想要獨立創業并且取得成功是非常困難的。為了提升學生的創業成功率,學校為每一個創業學生提供全方位、全程式的創業管理。
以凱達學生實訓中心為創業平臺。學校為創業學生提供各種企業的實訓機會,幫助學生消除對企業的距離感,以及對創業的恐懼感。同時,讓學生能夠學習到必要的崗位技能,以及必需的創業經驗。
提供市場咨詢服務。大數據時代,信息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有效的市場信息將是創業成功的關鍵。學校的智遠信息調查中心,不僅為地方企業提供市場調查服務,同時為地方政府提供服務。因此,積累了大量準確的市場信息。在學生創業的過程中,教師會根據市場信息指導學生調整創業方向,從而提升創業的成功率。
網絡創業中心。經過十數年的發展,網絡商業已經成為一種主流商業模式,其前景非常廣闊。學校適應時代潮流,積極鼓勵學生在網上創業。學校的網絡創業中心,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網絡創業指導,從注冊網店到產品營銷。從實踐的結果來看,經過學習的學生都具有十分豐富的網店實戰技能。
嵌入多元教學理念 構建多層培養模式
鑒于高職教育是一種職業化教育,學校領導指出,由于學生層次不同、類別不同,需求也不同。因此,在具體教學中,必須采取差異策略,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開展有差異化的教學活動。
嵌入分層教學理念。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用人單位的需求和高職培養目標等因素,學校在培養目標的制定上并不局限于就業,而是提升到發展的戰略高度上,提出了嵌入分層教學理念,以發展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對于那些有意向在學歷上進一步提升的學生,學校適當給予支持和鼓勵,并且提供必要的教學輔導;對于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學校則及時幫其分析問題,找到落后的根源。通過樹立多元的教學理念,推動教學體系的不斷創新、發展。
開展針對性教學。學校領導認為,高職教育應當以就業為核心,開展有利于就業的、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目前,學校推出了“職業平臺+專業方向”的培養模式。所謂職業平臺是由一些具有相似性質的專業所構成的,入校學生根據其所填報的專業被安排在不同的職業平臺中,經過基礎教育后,自由選擇不同的專業方向。為了讓少數民族學生更快適應,學校為他們單獨安排專業教師輔導學習,并且針對不同民族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
在今后的工作中,學校將進一步完善“雙主體”這一教學體系,根據市場需求,以及高職教育發展的新動向,不斷調整教學模式,為社會提供更為優質的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