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為“象牙塔”的校園,往往被視作思想凈土、道德高地,人們對它充滿了深切期待,校園也承載了教書、育人的重大責任。然而,一些學校忽視了大學精神的傳承,淡化了價值理念的培養。當虛榮投機、“精致的利己主義”在校園里滋生彌漫,當考試作弊時有耳聞、論文抄襲愈演愈烈、弄虛作假騙領獎學金的現象頻頻爆出,甚至于,當在校大學生竟然成了可恥的高考槍手,這一切怎不令人痛心?迷失于價值霧霾,甚至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總開關上出了問題,這樣的“未來主人翁”怎能讓人放心?從小里說,關系一所學校的名譽與責任,往大里講,關乎一個國家的前途未來。
從這個意義上說,倘若能夠重新認識、發掘校訓的文化內涵,以校訓為警示,涵養求真求實的精氣神;以校訓為載體,弘揚真善美愛的價值觀,才能推動實現教育的價值回歸,才能培養優秀的現代公民,反過來,也才能讓校訓恒久、熠熠生輝。
2014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