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明偉 編輯/白琳
如何區分保險單與保險證明書
文/張明偉 編輯/白琳
開展信用證業務的銀行應當在具體業務實踐中不斷探索,以豐富、發展和完善解決這一單據審核問題的國際標準銀行實務。
某信用證要求提交Insurance Policy(保險單),但開證行收到的保險單據名稱為“Certificate (Policy) of Marine Insurance”,即海運保險證明書(單)。該單據顯示了預約保險號碼和證明書號碼,未顯示保險單號碼。開證行拒付交單,理由是提交的保險單據并非保險單。但交單行不接受開證行所提不符點,堅持認為其提交的單據是保險單。
這樣的審單爭議,在實務中經常發生,讓人頭痛不已。其背后深層次的問題是,區分保險單與保險證明書的具體標準是什么?
UCP600第28條對信用證項下保險單據及保險范圍做出了規定,但除以下兩款外,慣例的相關規定都未區分保險單和預約保險項下的保險證明書或者聲明書(后文簡稱為“保險證明書”)。
a款規定:“保險單據,例如保險單或預約保險項下的保險證明書或者聲明書,必須看似由……出具并簽署”;
d款規定:“可以接受保險單代替預約保險項下的保險證明書或者聲明書”。
從上述規定,我們很容易得出以下結論:
一是慣例通過列舉表明,可接受的保險單據實際只有兩類:一類是保險單,另一類是保險證明書。
二是慣例通過規定表明,保險單優先于保險證明書。因為即使信用證規定單據為保險證明書,提交保險單也可以被接受。反之,如果信用證規定單據為保險單而提交的是保險證明書,慣例則并未涉及,按推論應當不可以接受。但后者只是推論,可能不會得到所有人的認同,本文姑且不論。
三是慣例通過其他規定表明,保險單與保險證明書的數據內容和審核標準完全一致。
基于以上結論,若信用證要求保險證明書,實際提交保險證明書或者保險單,所有審單人員都應認為可以接受;但若信用證要求保險單,實際提交的保險單據到底是保險單還是保險證明書,不同的審單人員很可能會有不同的意見。審單人員產生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UCP600沒有就如何區分保險單與保險證明書做出任何規定或說明。這是UCP600在此問題上規定的不足。但實際上,UCP只是調整信用證關系的國際慣例,而非針對保險等特定專業領域的行業規范。因此,上述不足是先天性的,UCP本身不能,甚至都不會考慮去解決。
現在的問題是:一方面,UCP600沒有提供區分保險單與保險證明書的標準;另一方面,審單人員也不可能都成為保險領域的專家,進而從本質上對保險單據進行區分。基于此,開展信用證業務的銀行應當在具體業務實踐中不斷探索,以豐富、發展和完善解決這一單據審核問題的國際標準銀行實務。筆者提出以下兩項審核標準,供大家參考。
標準一:保險單據名稱中必須明確為“POLICY”。即將單據名稱直接確定為POLICY,明確表明其為保險單,而非其他類型單據。反之,若保險單據名稱表明其不是“POLICY”,則其就不是保險單。按標準一,案例中保險單據的名稱為“Certificate (Policy) of Marine Insurance”,而并未明確為POLICY,不足以表明其為保險單,還需要按照標準二進行下一步的審核。
標準二:若保險單據名稱不明確或無名稱,則必須包括明確的“POLICY聲明或批注”方可將其視為保險單。即通過一般條款和條件之外的內容,明確宣示保險單據為保險單,而非其他類型的保險單據。該種宣示,可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在單據中明確表明“保險單號碼”及“本保險單承保一切險……”等內容。反之,若保險單據未包括類似宣示,則其就不能被視為保險單。按標準二,案例中的保險單據沒有任何宣示其為保險單的聲明或批注,該保險單據也不能被視為UCP600所規定的保險單。
作者單位:交通銀行總行國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