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穎珍 郭宣召 尹 星
(萊蕪鋼鐵集團公司運輸部機車段 山東萊蕪)
內燃機車控制器(DLC)是電傳內燃機車電氣控制系統核心部分,易損壞且其電路集成復雜,檢修困難,價格昂貴,檢修成本高(每年萊鋼運輸部電傳機車僅DLC一項費用約需30萬元)。DLC易損壞問題始終是企業檢修難點,某鋼廠機車運行過程中燒損300余塊DLC,費用達300余萬元,最后只好DLC控制系統淘汰換型。目前DLC有E1和M2兩種型號,E1型DLC為DF10D機車用,電路板為正反2層板,屬普通類型板,相對容易維修;M2型DLC為DF4D和GKD1A機車用,電路板為4層板(板內部有電路),若損壞無法維修,一般只能報廢。技術人員通過分析DLC板結構、外觀及有關說明資料、DLC損壞狀態等方面,發現雖然E1型DLC板自身不存在設計缺陷,M2型DLC板存在設計缺陷(加重其燒損程度和頻率),但均不是DLC板頻繁損壞的主要原因,而是外圍配套保護電路存在設計缺陷,具體原因如下。
(1)啟機過程中,啟動發電機電樞和勵磁互相激勵,造成發電機勵磁繞組被感應出很高的感應電動勢,該電動勢易擊穿DLC,致其損壞。
(2)啟動發電機在發電過程中,輔助發電勵磁控制接觸器FLC主觸頭在閉合狀態。當發電停止時,FLC主觸頭斷開,此時發電機勵磁繞組存儲很大電能無法釋放,易產生強反電勢擊穿DLC,致其損壞。
(3)在機車輔助發電過程中,FLC接觸器主觸頭吸合不到位或因機械等原因出現抖動,導致發電不穩,此時勵磁繞組電磁能量無法正常釋放,也會產生強反電勢擊穿DLC,致其損壞。
(4)勵磁機勵磁回路中,釋放勵磁機勵磁能量的續流二極管副端接線位置設計不當,造成勵磁機勵磁能量無法正常釋放,頻繁強電勢不斷沖擊DLC,致其損壞,還會導致竄車現象,后果嚴重。
綜上,由于電路設計問題,機車電感性負載(電機類)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感應電勢能無法正常釋放,產生的強電勢不斷沖擊DLC板,導致DLC板頻繁損壞。
通過上述分析,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有效釋放感性負載產生的感應電勢能。以啟動發電機為例進行改進,勵磁機及其他電機改進原理類似。在發電機勵磁繞組兩端并聯20A大功率續流二極管和20Ω、200W管型限流電阻(圖1虛線框),在啟機過程中,可有效吸收發電機勵磁繞組因感應產生的磁能,有效鉗位反電勢電壓,避免擊穿DLC。同時,在發電機發電過程中,可以避免因FLC觸頭閉合不良、抖動和斷開引發的發電機勵磁繞組磁能向高感應電勢轉換造成的DLC損壞。
圖1 改進后的外圍保護電路
M2型DLC板的CMOS管在勵磁回路中起開關作用,動作頻繁且最容易受到外部電壓沖擊而燒損(檢測燒損M2板,確認多為過電壓造成),在整個勵磁回路中相對薄弱。由于設計缺陷,M2板CMOS管無過壓保護設計,為此在CMOS管漏極和源極之間加裝1個14D201K型壓敏電阻(圖2),使其在電路承受過壓時進行電壓嵌位,防止過壓燒損。
圖2 M2型DLC板改進
DLC電路改進后,E1型和M2型DLC板故障率分別下降70%和40%以上,每年節約維修費用超過10萬元。由于M2型DLC板結構設計復雜,要使其故障率下降70%以上,還需深入研究其保護電路原理,不斷進行理論研究和實踐檢驗。
1 朱建昌.內燃機車電傳動[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