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吃晚飯的時候,老公突然問我:“我今天穿得很難看嗎? ”
我打量他,棗紅色毛衣,黃褐色便褲,挑剔的話,撞色撞得猛了點。老公郁悶地說:“今早和一個 90后下屬打招呼的時候,他說嘿,頭,你今天怎么穿得這么難看。 ”
你有沒有發現,“管理”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話題,是隨著 90后新兵進入職場開始的。原因是這批小朋友,不像 70后80后那樣,只要你有個頭銜,就覺得自然而然該聽你的。網絡上對 90后的描述著實不少,基本可以總結為兩個詞:有錢,任性。所謂有錢,指的是他們的 60后父母為其提供的強大經濟和精神后盾;而任性的名目可就太多了,包括像我老公遭遇的那樣沒有等級觀念地隨便噴、工作中缺乏責任感和耐性、一個不開心就拍屁股走人……
面對這么一群“不上道”的小屁孩,為什么我們還要苦苦琢磨怎么管理他們?親愛的,我給你一個充分的理由:走了這個 90后,再來的還是 90后。至少近十年之內,總有那么一天,你得和這些孩子狹路相逢。
既然如此,就如默罕默德所說,山不來我這,我就去山那邊。
對桀驁不馴的 90后來說,以權壓人既然 OUT了,剩下的只有以德服人和以技服人。
說起以德服人,很容易讓人想起《西游記》。急需人手的唐僧,碰到從石頭里蹦出來的美猴王,用的正是這一招。將 90后比成孫大圣,當然暫時是高看他們。不過仔細想來,在他們的種種不靠譜之中,那些屬于個性、自由和自我感覺良好的部分,不正是我們一直隱隱遺憾著的嗎?如果我們的童年有足夠的愛和鼓勵,我們本該也成為他們今天的樣子。他們身上的荊棘,亦是他們的光芒。問題是,你得像唐僧那樣,展現人性的美好,讓 90后相信跟著你走才是正道。
相對于以德服人,以技服人是硬功夫。能用好這一招的人,得如我閨蜜子君那樣,在廣告公司里成為一個神話——只要她出馬,多難伺候的客戶都能拿下。別管 90前還是 90后,都以在她的團隊里為榮。不過即使這樣,也阻止不了她在聽到 90后下屬的請假理由之后的暗傷:昨晚和男友縱欲過度,今天起不了床。想起已經冷戰超過一星期的老公,你說她是羨慕嫉妒恨呢,還是羨慕嫉妒恨呢?
除了以上這兩點還有一條真理,是我在和我那 10后女兒的相處過程中悟到的。哄她吃飯一直是件難事,直到有一天我告訴她:從今天起,由你自己決定吃多少,媽媽所做的,只是到時間就將飯菜收掉。從那以后,她一直吃得很好。所以也許訣竅在于,你得將這件事從你的事,變成他自己的事。因為無論 90后還是10后,這些孩子們之所以叛逆,都是在抗議你只想用他們的手腳,而不用他們的頭腦。
被管理者也許永遠想不到,管理者要為他們花費這么多的心思。人生總是走得越遠,越懂得多一份包容和理解。誰不曾年少輕狂,誰又不是活到老學到老。別管你是 30+還是 40+,你自己清楚你離真正的成熟還差著多少。就讓我們一起,被孩子們逼著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