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企業
作家吳曉波撰文《去日本買只馬桶蓋》,文中說:“從電飯煲到馬桶蓋,都歸屬于所謂的傳統產業,但它們是否“日薄西山”、無利可圖,完全取決于技術和理念的創新。在這個意義上,世上本無夕陽的產業,而只有夕陽的企業和夕陽的人。”
職場卸膊操
在微博和微信中瘋傳的“職場卸膊操”,來源于香港一部舞臺劇《小人國 4》中的一幕演出,劇中三位男老師帶動觀眾一起做操,透過生動的動作和口訣將職場中各階層如何推諉責任的做法演繹得淋漓盡致,令人一看就笑 Cry并強烈共鳴。“卸膊”為粵語詞匯,意為將膊頭(肩上)的東西卸下來,有“推卸責任”之意。
小三勸退師
他們是專門進行“婚外情處理”,讓第三者知難而退的專業人士,多為律師、婚姻分析師或心理咨詢師。他們身懷三十六計,使用離間計、經濟利誘等招數幫大奶“勸退”小三,其委托人多數是富足、有一定的婚齡、第三者年輕且單身的中產以上階層人士。根據難易程度,他們的收費少則幾千元,多則幾十萬元。
不知情權
一篇題為《你的朋友圈還有朋友嗎》的文章提到這一名詞,探討人們面對現代社會中的海量復雜信息時的糾結處境:“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爾仁尼琴在 1978年的預言:除了知情權以外,人也應該擁有不知情權,后者的價值要大得多。它意味著我們高尚的靈魂不必被那些廢話和空談充斥,過度的信息對于一個過著充實生活的人來說,是一種不必要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