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嗎?”
“剛跟別人的老公一起吃飯。”
“好啊,你老公一出差,你就不規矩了!說,是誰? ”
“你未來的女婿。”
這是晚飯后,跟“親家母”在微信上的對話。“親家母”是我閨蜜,她女兒欣欣比我家仔仔小一歲,兩人同校,一個一年級,一個二年級。兩個孩子從小一起長大,感情像親兄妹一樣,每當仔仔賴床不想上幼兒園的時候,欣欣一個電話,仔仔馬上就乖乖起床。真是相親相愛啊,八卦的我們一拍即合,變成了“親家”。
說實話,現在是個拼爹、拼錢的時代,咱家孩子沒有土豪爹可拼,也只有拼個“娃娃親”了。放眼望去,現在找工作的、找老婆的都拼得頭破血流,也許拼到最后啥都沒得到,真是又費馬達又費電。還不如先下手為強,定個娃娃親,至少有個備胎心不慌——噓,千萬別讓“親家母”聽到,不然說我把她女兒當備胎鐵定跟我翻臉。
話說前兩天接仔仔放學回家,路上我就發現他情緒不太好。晚飯后,看仔仔情緒好像還沒恢復過來,我就問了他幾句,“怎么了?今天老師批評你了?”
“沒有啊,老師今天還表揚我了呢,說我作業寫得工整。”
“那你還灰頭土臉的。”
“唉,心頭煩得很。”
小小年紀有啥煩惱?我一再追問,才曉得事情的緣由。原來,中午在學校,欣欣交給仔仔一張紙條,拼音和漢字夾雜,內容如下:
一、以后不 zhun(準)和你們班的周心 rui(蕊)在一起shua(耍);
二、有同學 qi fu(欺負)我,你去打他們;
三、從明天起我們一起放學哈。
怪不得我兒那么郁悶,這三條中至少兩條他做不到。首先,周心蕊是仔仔的同桌,不可能不在一起耍;其次,仔仔從小就是個安靜的美男子,怎么可能去打架嘛,那不是為難他嗎?
看來,欣欣硬是有“親家母”的風范呢,小小年紀就學到她媽那一套了……我開始忐忑起來,現在還沒咋的,就要管我兒了,以后仔仔的日子難過啊!
一想到我辛辛苦苦養大的兒以后就要像灰太狼一樣生活,我心尖尖都在痛。難不成我該考慮退親?老公說我神經,沒事找事,本來就是大家開玩笑,還當真了?后腦勺摸得到看不到,以后的事誰知道會怎樣?
算了,為了我兒今后的幸福,再不喊閨蜜“親家母”了,太懸了。
仔仔 8歲生日那天,放學回家后,他從書包里拿出一堆禮物,有卡片、筆記本,還有書,其中一本《查理九世》,他說這是周心蕊送他的。那天以后,仔仔只要有空就津津有味地抱著這本書看。
去年有段時間,仔仔迷上了《爸爸去哪兒》,一到周五就早早做完作業,等著看電視。有一天他忽然有感而發:“周心蕊好像多多呀,成績又好又懂事。 ”
我趕緊問他:“那你喜歡周心蕊還是多多呢?”
“都喜歡! ”
“那欣欣呢?你不喜歡了?”
“她是妹妹嘛,咋會不喜歡呢。”
原來,仔仔心里已經把欣欣定位成妹妹了。也好,“兒媳婦”就考慮周心蕊吧,這孩子乖巧懂禮貌,重要的是仔仔喜歡……
當然,玩笑就是玩笑,誰也不會當真。孩子們會遇到各自喜歡的人,結為夫婦,生兒育女,說不定他們的下一代又會在玩笑中結成“娃娃親”……作為八卦有愛的孩子媽,我們所做的一切,無非是在庸常生活的水面上故意攪起幾朵可供憧憬笑罵的浪花,為孩子們留下一份憶念,
讓他們在未來某天想起自己曾有過這樣溫情歡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