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諸葛亮曾密書十六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如今,直升機體驗市場需要的卻不僅僅是一場風,更是一場火,一場足以燎起通航市場熱情的火。
通航市場漸溫
“剛開始干通航的時候,感到很孤獨。提起‘通航’概念,大家都不知道。”談起這些年通航產業發展的歷程,在行業浸淫了20多年的何馳感慨地說道。現如今,他是美麟通航有限公司的執行總裁。
對比通航目前的火熱,早年的通航產業要“冷清”許多。據何馳介紹,當年在籌備北京輕騎兵飛行俱樂部的時候,讓他最苦惱的是,甚至找不到合適的輕小型飛機供俱樂部使用。“當時全國才有30多家通航企業,國內生產的直升機機型相對簡陋,只有北航研制的‘小蜜蜂’直升機,價格為十幾萬元人民幣,飛行幾個小時的收費在1500元以上。結果就是,老百姓玩不起,富人看不上。而現在,可選的私人飛機種類至少有5、6種,可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如今,通航行業的火熱為市場帶來了豐富的選擇。直升機體驗的項目,目前市場上可供選擇的種類也不少。
直升機體驗需求變“暖”
就在前不久,由威事達航空笨鳥飛行俱樂部舉辦的“中川國際直升機飛行體驗”活動剛剛在北京密云穆家峪機場落幕。
這次直升機體驗中,設置了一些知識講座環節,體驗者們可以借這個機會了解關于直升機體驗環節的相關信息,并咨詢駕駛、購買等各類相關問題。體驗者還可以在專業人士的帶領講解下,參觀直升機機隊、機庫、各類機型,對直升機有一個更加直觀的認識和了解。飛行體驗者乘坐的飛機是羅賓遜R44,它機身輕盈,靈敏迅捷。當R44直升機從密云機場上空盤旋而下,30多位飛行體驗者依次通過安檢,走過紅毯登機體驗。經過2個小時的空中飛行,體驗者可以飽覽北京密云水庫的秀麗壯闊,感受俯瞰壯美山河的獨特視覺體驗。
這種直升機體驗項目往往門檻并不是很高,基本上沒有特殊要求,只要是身高1.2m以上沒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士均可參加。飛機在空中的時候,體驗者務必不要因為拍照反光影響飛行員視野。
“這種體驗對于沒有坐過直升機的人來說,沖擊還是挺大的。飛機起落的時候,感覺很特別,飛在天空以后異常安靜,戴著的耳機阻隔了螺旋槳旋轉的聲音,有點像潛水,很自由。”一位張姓體驗者說道,“直升機還有一種專屬的感覺,和平常坐飛機差別很大,很酷。”
直升機體驗怎么能“火”
像這樣的直升機體驗活動,在笨鳥飛行俱樂部基本上已經成為了常態。除了不適宜飛行的極端惡劣天氣,基本上只要有體驗需求都能夠滿足。
但日常的單子是否能夠維持一家俱樂部的正常運營?這仍然是一個嚴峻的問題。“我們現在的接待量基本上可以達到維持俱樂部運營的要求,利潤微薄。而我們的體驗活動目前不以盈利為目的,而是要更多地引導大眾消費。希望通過這樣一種體驗模式讓更多的人接近通航,感受通航。”在接受采訪時,威事達航空產業集團總裁孫永安說道,“平均每個月會安排1到2次的體驗。我們也在尋求新的突破口,從2015年開始,將會以定制路線作為一個新的亮點來推廣直升機體驗,也想通過這個點來帶動更廣闊的市場。”
目前,通航企業里真正能做到盈利的普遍有明晰的主營業務,即固定的客戶。比如,上市企業中信海直,為海上石油鉆井平臺提供運輸服務;北大荒通航,為國內目前規模最大的農林作業通航企業;中瑞通航專門從事物理勘探的特種作業飛行;還有,美亞航空(從事航空旅游)、亞聯公務機等。
而對于大多數小型的通航企業來說,尤其是更小的直升機體驗方面,在服務能力和市場規模都很有限的情況下,尋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商業盈利模式并不容易。“從事私人飛行,比如空中游覽、航拍航測等業務,在現有的空域使用條件下,申報審批程序有諸多限制,飛機飛不起來。這就造成了多數企業吃不飽、找不到活兒。”何馳分析認為。
對此,民航資源網專家綦琦也持類似觀點。他表示:“我國通航市場發展還很不成熟,下游市場沒完全打開,消費需求也沒有起來。整體市場份額有限制約了行業的發展。”看來,如果直升機體驗活動想要成為常態化運營項目,當務之急還是要擴大產業及市場的規模,把“蛋糕”做大,才有可能實現全產業鏈的發展,才有可能打通產業上下游之間的關聯,也就是說要想讓直升機體驗“活”得更好,還是要仰仗于整個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