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北京部隊大院走向熒屏,卻全無所謂“子弟”的張揚不羈;打小生活在皇城根下,卻不貪戀鎂光燈下的閃耀星光;從《艱難愛情》到《滿倉進城》,從《大男當婚》到《一生一世》;從高冷范兒的“女神”,到馮小剛賀歲大片《非誠勿擾》中“美麗無辜”派經典臺詞“一年一次”,讓多少人噴盡了當年的年夜飯——作為演員的車曉,如今更加自在。
有些人最初認識車曉是從電影《非誠勿擾》里的“性冷淡”一角;更多人了解作為演員的車曉是從《艱難愛情》開始;然而還有些人,關注車曉是從她的豪門婚姻開始的。生活背后有太多的復雜不能用是非曲直來評判,當如今再度談及演藝圈的光鮮與流言,車曉顯然已經平和并柔軟了許多。當初的那個長發披肩、衣袂飄然的鄰家女孩兒,有點脾氣,個性執拗,但清麗依舊、淡雅依舊。
野心不能成就你,但熱愛可以
“我們追求的是幸福的真相,還是比別人幸福的野心?”
采訪車曉的前夜,剛剛讀到上面這句話。我問車曉:“你覺得演戲是你的職業、事業,還是理想?”她的回答有點不按套路:“當然是職業啦!不過遇到好的劇本就是理想,一般般的劇本,就是職業。”
車曉坦率得可以。她直接越過了“事業”這一中間環節,生活得界限清晰——要么實惠到底,要么絕不從俗。采訪過不少明星,我執拗地將這個問題設置為必問。每個人解答或稍有不同,但是卻大抵都被歸納于:為理想,肝腦涂地。
其實,現實中,誰能不食人間煙火?誰又真的偏要跟自己過不去,就不為那救命的五斗米折腰?有時候,無傷大雅地彎彎腰,有助身體健康。如果有一件事情,既可以讓你實現夢想,陶醉其中,又可以填飽肚子,體面地活著,何樂而不為?
車曉不忌諱自己愛大衣、愛美裙、愛毛線襪,也愛包包,甚至坦言自己將興趣轉化為了生意——開了一家奢侈品買手店。車曉的坦白讓我沒法懷疑她在刻意塑造那種高冷的神女形象:有野心的人,往往銅盔鐵甲、滴水不漏,你找不到破綻,只是直覺卻能準確鎖定她嚴密包裝下不愿示人的心機。車曉則不一樣,她坦然地用職業賺來的錢換取讓自己高興的物件,然后飽含熱情地追求自己所熱愛的理想。不掩飾,不造作,不必為迎合任何人而委屈自己,磊落且灑脫。
黃渤在訪談中曾說,他擔心管虎穿上了Armani,開始喝紅酒,就會慢慢失去作為管虎這個導演珍貴的東西。其實我倒覺得沒那么懸,如果管虎喜歡,這些東西自然會融入他個人與創作中去,如果管虎壓根對驢牌洋酒都不感冒,你就算連襪子都給他弄到意大利手工定制,也并不妨礙他和稀泥趟沙地,到頭來還是一身腳臭味。然而,如果管虎內心深處早已沒有那種對于純物質或者現實的憤怒,即便是強用文青的方式折磨,他與他影片所表達出來的情緒,也是假的。
人生不能全是物質,那就Low了。可是人生也不能全是理想,把養家糊口的所有工作都當成是理想來追求,這份熱情是打多少雞血都維持不來的,到最后,關于理想的那些期許只能通通被生活擊碎,變成“活兒”被日復一日地做下去了。所以,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所謂的物質崇尚論是一種誤區,那些你所熱愛的東西,與勢利無關。人總有些純精神追求是根植于心底的,無論車曉或是管虎,看起來的從容個性,實則是因為不為外物所掌控。由是問題變得深刻,似乎可以通過一個哲學命題來解釋——獲得自由,只需要對自我忠誠。這個外表柔弱的女孩,始終堅守著自己的步驟,在光怪陸離充滿了干擾因素的現代社會中,讓人羨慕。
同車曉交談,讓我忽然想明白了:有些人的成功看起來來得容易,是因為不九曲回腸彎彎繞地藏著野心,反倒不必畏首畏尾,反倒更容直奔目標和主題。不是你背LV就俗了,也不是你穿小眾設計師的訂制就脫俗了,那些捧著野心奉為圭臬者,從一起步其實就摔了。那些野心不能成就的,也許熱愛可以。
不是所有人的所有問題,都需要回復
女人三十,淡若菊、香如茶,悠遠深長。
婚姻改變了車曉很多。采訪中,我盡量避開了情感問題,因為怕尷尬,因為怕傷害。后來想想,其實不會。人們總是以過度的善意想要保護,或者以惡意想要牟利,其實對于當事者來說,改變他們的是生活的經歷,而非個別人的意志。
對于娛樂圈,車曉有她獨特的視角。因為父母都從事演員職業,她從來不覺得這個行業像是別人所說的洪水猛獸或者光鮮亮麗。然而,最近幾年身處其中,著實也感受頗多,惡言惡語、無中生有、冷暖自知也是有的,但“我就是我,不是別人嘴里的任何一個版本,或任何一種傳聞”。
些許無奈,卻執拗,夠坦誠。
采訪車曉,我不得不一次次用坦誠或者坦率之類的字眼,因為她實在不吝于藏匿這種個性。不過,車曉的坦誠有所不同,她告訴你的,是她可以說的,她不想聊的,則絕口不提。不會逶迤應對,也不愿巧言迂回。面對你絮絮叨叨的提問,車曉的回答永遠是嘎嘣脆,她并不想要通過這個所謂的宣傳途徑再施以多余的表達或者暗示。“我習慣不解釋,也不愛分享私生活,這是我逐漸養成的性格,也是活出了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車曉如是描述自己在“娛樂這個圈”中的自持原則。
車曉很瘦,長衣長裙穿在她身上總有飄飄然仙氣十足的感覺,不過鑒于頗有些剛直個性的車小姐,柔弱的女神影子里,又多了些筋骨的痕跡。
其實,對于車曉這類女子,朋友圈里刷屏的心靈雞湯是沒什么用的——她們怎么會被一個自稱導師的外人所引領呢? 能夠摧毀成年“小女孩”的,無非是不能接受現實的濕漉漉的少女心,還有注定斗不過的歲月——一個絕情離去的男人,一段物質匱乏的生活,一份單調乏味的工作,一片一地雞毛的家庭關系……然而,像車曉,她會成長,會逐漸平和,會更加淡然隨性,一如她給我的關于愛情觀的答案:沒有條框,緣分使然。
談及愛情與婚姻,想起了最近關于天后王菲的一則話題:當初竇唯形容王菲為“女強人”,李亞鵬形容王菲為“女漢子”,而謝霆鋒卻說,王菲像是一個“小女孩”。一個女人,唯有遇到那個真正想要靠近、依賴并托付以生活的男人時,才會像孩子般撒嬌任性、不必瞻前顧后,不再豎起防御。思及此,不由得想:未來,能讓車曉活得像個小女孩的男人,會是一副怎樣的模樣?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最近,車曉的新劇《滿倉進城》黑馬逆襲,攏獲各大電視臺歡心。劇評紛紛表態:接地氣,夠生活,充分抓住了爸爸媽媽叔叔阿姨們的胃口……
《滿倉進城》中在陜北大梨樹村插隊的省城女知青景梅,兼具美貌與智慧,與北京知青邱建明相戀,但不幸地在懷孕后慘遭拋棄。心灰意冷的她欲跳河自殺,卻被農村小伙子滿倉所救。景梅跟滿倉的“假結婚”幫她挽回了聲譽,在滿倉不離不棄和無怨無悔的付出下,兩人攜手克服困難,收獲了幸福。坎坷的故事經歷,亦有豐滿的人物骨肉。車曉評價“景梅”:“她是那年代的奇葩,文藝女青年加叛逆女青年,在這個角色身上我看到了對愛情的執著。”無疑,車曉與景梅都成功了,她將景梅的善良、清高、堅強、矛盾、糾結,甚至些許的膈應都表現得淋漓盡致,讓見證其熒屏蛻變的人們不禁感慨:曾經的小女孩,終于長大了。
從《滿倉進城》到新作《一生一世》,車曉退下了作為“女神”的清冷華麗,更加走向樸實無華、溫和柔軟。如今的車曉,更喜歡“舒適”的衣衫,想養一只乖巧溫順的寵物,不排斥在合適的真人秀節目里過把癮。曾經的車曉,但凡父母親介紹的戲一概不接,可是現在,她也能輕松地享受同母親搭戲的過程,享受母女間的默契與祥和。有人說,經歷過,才會更加理解。還有人說,懂得人生炎涼后,自然對于溫暖會有格外的一份貪戀。其實世間炎涼豈是短短三十年就能嘗盡的。我想,如今的車曉只是在生活的饋贈中明白了:一生都是最好的年紀,要對得起,不辜負。
看看身邊的好姑娘們,在嘴邊或淺淺恬淡、或意味深長、或爽朗豁然的笑意中,藏起了多少心酸委屈?那些,都是不能或者不愿名狀的。但是聰明的姑娘,如車曉,她們努力回應命運發出的每一張牌,從力不從心到穩穩接住、從容妥帖,感謝生活轟隆隆的大車輪碾碎了當年的幼稚與無知,也將年少時的美好裝幀成冊,永不褪色。在食盡人間煙火的日子里,依然可以眉眼如和煦日光,淺笑若暖人春風,開始明白:生命里所路遇的所有的人和事,即便不是來拯救你的,也是命運派來渡你的——坦然且自在地面向那些已經到來、正在到來或者即將到來的善與惡,是對生活的最大誠意。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編輯/王輝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