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終總結、沖擊工作任務、各項考評來襲,你是不是有些力不從心?面臨年關,不少人神經高度緊繃。最近,如果你也發現自己常常失眠、情緒低落、常發脾氣,可要當心了,因為你極有可能是被年底焦慮纏上了。如何破?歲末年初,小編帶您選購適合自己的“精神年貨”,一掃年底焦慮!
知曉篇 年終焦慮癥你有嗎?
案例1
今年47歲的王家亮是一家私營企業的部門經理,到了年底,各種年終銷售報表、新年發展規劃、年終測評、獎金分紅計劃等紛至沓來,以致他近來總是感覺疲憊不堪、精神萎靡,有幾天還嚴重失眠,到醫院檢查了身體,也沒什么大毛病。“僅僅是常規的工作壓力還可以承受,可是最近公司新來了兩個能干的副總,年輕有為,讓我感覺到了很大的壓力。”王家亮說。尤其到了年底,公司開始各種年終測評和業績考核,未來還面臨著崗位調整,讓他感覺壓力倍增。“一想到未來可能遭遇的不確定性,我就有一種莫名的擔憂,一開始沒感覺有多大問題,但是這幾天連正常的睡眠都無法保障了……”
案例2
孫鵬是一家外企的財務總監,年底加班對他而言簡直就是家常便飯。“最近簡直忙瘋了!每天都要加班兩三個小時,回家后還要考慮工作上的事,平時還經常出差,感覺每天被工作壓得透不過氣來。面對排山倒海的工作,不僅體力有些透支,脾氣也隨之增大,近來總是和愛人吵架。”他說。
癥狀點評:
臨近年底,很多事情都集中到一起,這很容易讓人感到心情低落、煩躁,專家將其稱之為“灰色心情”。“灰色心情”的焦慮狀態很常見,年底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比較容易爆發。時至年尾,內心莫名地會生出擔心和焦慮感,但是找不到合乎邏輯的理由,甚至會不自覺地想象著有糟糕的事情將發生在自己身上,比如,害怕出門旅行,害怕去參加派對或擔心與某個人的會面等。美國休斯敦大學焦慮性障礙診所的主任Peter Norton博士表示:“如果是這樣,那么你可能患上了‘廣泛性焦慮癥’。有這一癥狀的人通常會體驗到一種‘無法控制的憂慮感’。”其癥狀包括長期性的神經質、膽小、焦躁情緒,睡眠出現障礙以及容易感到身心疲乏等。
癥狀表現
不要小看年終焦慮癥的危害,巨大的精神壓力會導致人的神經、免疫、分泌系統紊亂,胃疼、胃潰瘍、腹瀉、皮炎等一系列身心疾病也會找上門來。如果你出現了以下癥狀,很有可能是患上了年終焦慮癥。
1.經常坐臥不安,感覺自己有很多事要做。
2.食欲下降,感覺沒有胃口。
3.莫名煩躁,動不動發無名火。
4.頻繁失眠,總是想東想西。
5.總想假期無限長。
6.莫名心慌、胸悶、心悸,呼吸急促。
7.容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
高發人群
“年終焦慮癥”的困擾,多發生在抵抗風險能力低、心理素質欠佳的職場群體身上。不同人群“年終焦慮癥”的癥狀不同,與他們的身份和職場地位有關,其中職員和中層管理人員是“年底焦慮”的高危人群。
盡管外因事件會激發焦慮情緒的產生,但它也有可能幫助人們克服焦慮心理。而我們要做的是,找到一些適當的療法來緩解這些癥狀,以避免這些負面情緒影響或干預到我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調適篇 如何趕走年底焦慮?
應對“年終焦慮” ,先把攀比心放下
年終焦慮癥的背后,有表層壓力,更滲透著深層壓力。只要踏踏實實工作就能解決表層壓力,但深層壓力則難以排解。人們常常用收入、業績、職位高低等可見標簽來衡量一個人價值的大小,這就是攀比之心的心理基礎,也是浮躁急切的焦慮心理產生的深層原因。要解決年終焦慮癥的問題,關鍵在于要明白人最大的滿意感來自哪里,跟別人比不如跟自己比。年末事忙的時候,可以將必須要做的事情列一個清單,按重要程度排序,去掉那些無關大局的事,盡可能地選擇做一些能給自己帶來快樂、成就感的事情。同時,將困難的事情細分為小步來做,逐步攻克,難事也就變得不那么困難了。除了尋找心理平衡之外,你還需要幾個小竅門讓自己的情緒變得好起來。
學會傾訴
每個人在工作和事業之外,還應該有健康、家庭、親人等許多事情值得關注,這樣才不會在面對激烈的競爭時心理失衡,才不會因某一方面的失勢,就如同失去整個世界一樣悲觀。要善于將自己融入家庭或集體中,切莫“所有問題都自己扛”,通過與朋友交流、尋求專業的幫助以及心理指導等方法盡快得到恢復。
休息時盡量不要玩手機
到公司突然發現沒帶手機,這是許多人的“噩夢”。2012年的一項研究顯示,73%的美國人會因為手機沒在身邊而感到焦慮。不妨試著遠離手機這個“焦慮源”,尤其是在休息的時候。 其實,讀書、看電影、做手工,甚至做頓飯都比玩手機帶給人的愉悅感更強。
不要人比人
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曾說:“比較是偷走快樂的賊。”許多人本身過得不錯,但看到同學買車了,同事買房了等等就心存煩惱。每個人的生活節奏不同,而且風光的背后總有難念的經。因此,停止跟別人比較,自己過得好才是真的好。
整理辦公桌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發現,桌子上到處都是文件,會讓人無法集中精力,感覺更累。辦公桌整潔的人更慷慨、更健康。因此,不妨把辦公桌收拾整潔,給自己創造一個舒心的辦公環境。
用食物打敗焦慮
“快樂水果”
香蕉、櫻桃和葡萄柚被稱為“快樂水果”的前三名。香蕉中含有一種稱為生物堿的物質,可以振奮精神和提高信心。國內外科學家認為,長期在電腦前工作的人會有頭痛、肌肉酸痛等癥狀,經常吃點櫻桃,這些癥狀可有所改善。而葡萄柚濃郁的香味不但有助于提神醒腦,而且其所含的大量維生素C,有增強抗壓力的作用,使人精神愉悅。
烤土豆和全麥面包
人體從食物中攝取的碳水化合物可以通過增加血液中5-羥色胺(一種人在感到快樂時大腦大量分泌的物質)和大腦中神經遞質的含量,使人變得鎮定。烤土豆、全麥面包或低糖全谷類食品等,與糖果相比需要更長的消化時間,所以它的鎮定作用也更持久。
魚和堅果
靠食物來減壓時要確保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歐米伽-3脂肪酸。有試驗表明,食物中所含的必需脂肪酸有助于緩解焦慮和沮喪情緒,讓人迅速快樂起來。鮭魚、亞麻籽油、堅果和雞蛋都含有大量的此類“快樂因子”。
綠茶、菊花茶
日本滋賀縣立大學與太陽化學株式會社一項研究發現,綠茶富含獨特的游離氨基酸L-茶氨酸。L-茶氨酸是一種鎮靜劑,可直接或間接影響神經化學物質的水平,每天攝入200毫克的L-茶氨酸有助于焦慮癥較重者專注日常事務。研究發現,經常喝花茶可有效舒緩神經,廣泛性焦慮癥患者經常喝甘菊茶,可緩解壓力和改善焦慮癥狀。
補充B族維生素
美國《今日心理學》雜志載文稱,大腦需要大量的B族維生素,否則容易出現易怒、焦慮等癥狀。雞蛋、牛肉、豬肉、柑橘等食物都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
多喝水
你可能覺得,只有口渴的時候才應該喝水,其實不然。在你感覺口渴時,身體已經處于“干涸”狀態了。這種緩慢的失水,即使程度很輕,也能引起焦慮。因此,不管你有多忙,確保每天至少喝8杯水。
遠離酒精
許多人喜歡“借酒澆愁”,卻往往“越澆越愁”。對大部分人而言,宿醉、失眠、口渴、排尿增加、并發脫水都會誘發焦慮。一杯稀釋過的純果汁是緩解緊張的更好選擇。
情緒健康操
運動是消除焦慮的最好方式。百忙之中不妨抽時間選擇一些游戲性強、能夠轉移注意力的運動項目,如臺球、網球、乒乓球、羽毛球、籃球等。盡量不要選擇獨自慢跑的運動方式,這樣容易讓人產生孤獨感,反而影響心情。如果喜歡慢跑,最好聽著音樂或結伴跑,這樣能分散注意力,緩解焦慮情緒。運動時,最好選擇充滿陽光的戶外場所,因為燦爛的陽光也可以改善情緒,給人充足的氧氣。在這里,小編向壓力一族推薦一套情緒健康操,不但能舒展筋骨,還可以排解壓力。
解答專家: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大學城醫院心理衛生中心主治醫師 王我
預備動作:
1.抬頭挺胸收腹,氣息向上,集中注意力。
2.雙手半握拳,放松垂直放于身體兩側。
Step1 熱身運動
動作要領:走一字步,踏步向前,可配合拍手動作,每回到原位時拍手。重復4個8拍。
專家指點:這是一個熱身動作,配合節奏規律的呼吸,可以有效放松身體,讓整個軀體醒過來,此時可以幻想在鳥語花香的鄉間小道上愉快漫步,讓心情跟著輕松起來。
Step2 伸展運動
動作要領:走V字步,回歸原位時雙手從左、上、右伸展,同時頭部跟著手掌的方向轉動。重復4個8拍。
專家指點:從心理學行為認知的理論上講,行動能夠改變認知,身體的舒張能夠帶動心理間接讓人打開心扉。舒張身體的過程,也是在釋放壓力,緩解緊張情緒。
Step3 收縮運動
動作要領:側身以左腳為支撐,抬起右腿,腳尖繃直,大腿與地面平行;同時舉起左手向下拉,直到左手手肘碰到右腿膝蓋,然后換左腿右手。重復4個8拍。
專家指點:身體的放松,能夠改善情緒緊張,在手與腿的收縮運動過程中,體驗者能感受到身體本身的張力與較強的自控能力。
Step4 快速運動
動作要領:走交叉步左右移動,配合拍手動作,盡量以自己最快的速度進行,直至覺得身體有點累為止。
專家指點:快速運動能夠加快新陳代謝,促進精力高度集中,并使全身力量作用在簡單重復的動作上,當舒緩下來時,伴隨著全身肌肉的放松,也使精神達到放松狀態。
Step5 放松運動
動作要領:雙腿張開與肩同寬,雙手放于兩側;下蹲同時吐氣,雙手向下;雙手交匯時,身體和雙手同時向上,吸氣。重復4個8拍。
專家指點:此時可想象置身于自己喜歡的場景,可以是海邊,森林,湖畔……伴隨身體的舒張達到徹底放松。
Tips:焦慮癥和普通焦慮是有區別的,大家不要混淆了
焦慮癥:無緣無故,沒有明確對象和內容的焦急、緊張和恐懼,似乎某些威脅即將來臨,但病人自己說不出究竟存在何種威脅或危險,往往這種狀況持續的時間很長。焦慮癥會給身心健康帶來危害,比如不能集中精力工作、坐立不安、失眠多夢等。
普通焦慮:是一種常見的情緒體驗,因為面臨一定程度的現實風險而產生擔心和疑慮。可以說,這樣的焦慮是正常的,從某種角度說有利于自我設定規避風險的計劃而成功實現目標。
編輯/李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