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關系目前正處于有史以來最好時期。
3月19日,俄羅斯總統辦公廳主任謝爾蓋·伊萬諾夫表示,“我們兩國之間的關系是全面合作伙伴關系和真正的戰略協作關系。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目前的俄中關系正處于從未有過的水平?!?/p>
無疑,中俄聯盟有益于打破兩國與周邊國家近期地緣政治發展的僵局。
對俄羅斯來說,烏克蘭問題懸而未決。去年,普京簽署了批準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加入俄羅斯聯邦的法律,標志上述地區成為俄羅斯的新聯邦區。這種做法顯然激怒了其他西方國家,他們輪番對俄羅斯采取經濟制裁,直接導致去年末俄羅斯經濟危機。但這些威脅,遠不足以致使普京放棄“兼并”烏克蘭部分地區的想法。
作為俄羅斯最“好”的鄰居,中國政府在關鍵時刻給予了其重要的經濟支持。
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數量在去年11月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峰,相較于2013年同期上漲86%。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時期,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下降了0.5個百分點,是2009年10月以來的首次下降。
但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整體貿易額度卻在均衡增長。普京曾推測說,到2020年,俄中兩國貿易總額將達到2000億美元。這個目標如今正在加快實現。在經貿合作領域,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公開表示,對此充滿信心。他回答記者關于“盧布貶值對俄中經貿的影響以及中國是否會在西方制裁的背景下向俄羅斯伸出援助之手”的提問時說,中俄兩國經濟結構互補性強,企業合作意愿較高,雙邊經貿合作的基本面依然良好。這與早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講話方向一致,“如果俄方需要,我們會在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提供必要協助?!?/p>
李克強總理去年10月對俄羅斯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訪問活動,共計簽署38項經貿合作協議。
中國做這一切都是為了什么?北京距離莫斯科有多遠?中國最終能夠得到些什么?
這些問題都要交給歷史去回答,但是顯而易見,北京不愿意放棄對俄羅斯進行長期的經濟投資部署。
中美的外交關系變化當然是影響其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全球金融體系變軌的影響下,抗衡美元形成新的國際貨幣出現新的契機。中國領導人自然希望俄羅斯能夠成為廣泛的人民幣擴張區。
去年,習近平和普京共會面5次。這是中俄聯盟的必然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