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津市北辰區政協調研組
經濟新常態就是經濟結構的對稱態,在經濟結構對稱態基礎上的經濟可持續發展,包括經濟可持續穩增長。經濟新常態是調結構穩增長的經濟,而不是總量經濟;著眼于經濟結構的對稱態及在對稱態基礎上的可持續發展,而不僅僅是 GDP、人均GDP增長與經濟規模最大化。當然經濟新常態不是不需要GDP,而是不需要GDP增長方式;不是不需要增長,而是把GDP增長放在發展模式中定位,使GDP增長成為再生型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模式的組成部分。
打造城市和產業兩個升級版,著力推進產城融合,把產業規劃建設與城市規劃建設對接,合理布局二、三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空間,留足綠地景觀與城市建設空間。圍繞打造“大交通”體系,加快推進重大網絡工程建設,舉全區之力興建公共服務產品和商貿配套設施,促成一批城市綜合體項目開發建設。按照 “總體規劃、分步實施、重點突破”的原則,選準條件成熟的地塊先行先試,盡快提升北辰城市品味和城市能級。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積極推動各級各類交易平臺建設;大膽探索政府購買第三方服務,切實聽取專業化公司在項目預審、資產評估、工程造價、法律后果和經濟責任上的主導意見;借鑒上海自貿區的“負面清單”的項目準入機制、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超時默許”的審批機制和濱海新區 “一個圖章管審批”的服務機制,及時總結北辰一站式審批和一條龍服務的成功經驗,嚴格清理規范各類收費項目,圍繞開辟綠色通道和降低企業行政成本,為來區投資客商提供便捷高效公平的市場環境。
按照“一精二強三大”的發展思路,實行更加有利于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避免 “脫實向虛”的發展傾向,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健康發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著力培育和壯大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節能環保和現代服務業為主的新興戰略產業,并在土地供應、稅費優惠、資金扶持等方面予以傾斜,以工業升級版五年行動計劃為主抓手,大力實施骨干企業和上市公司培植工程,努力打造北辰五百億級和千億級產業集群,并使其成為天津對外的“一張名片”。
克服“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分散式開發模式,整合鎮村開發區資源,并推行退出機制,以國家級北辰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招商引資的主戰場和經濟發展的大平臺,大膽探索開發區招商機制、投資機制和分配機制,并且集中全區土地、財政、金融、人才等資源向開發區傾斜。特別是要提高全區節約集約用地水平,通過整合、置換和儲備,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數量和節奏,改善用地結構布局,挖掘用地潛力,盤活土地資源,強化土地配置和使用效率。
研究制定產銷對接的優惠政策,瞄準產業鏈中的高端化和高值化拉長并擴大產業鏈,通過縱向延伸拉長制造鏈條,橫向完善拓展服務鏈條,集中力量引進高度關聯、相互支撐的全產業鏈項目,實現集群效應和規模效益。尤其是應按照 “中國制造2025”規劃綱要和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學編制北辰發展“十三五”規劃、主導產業發展規劃、工業轉型規劃、現代服務業規劃和投資促進規劃;研究制定加快經濟發展的產業政策措施,明確其產業發展重點、區域布局和主攻方向,特別是財政政策要持續發力,讓企業得到穩定支持,把“蓄水養魚”、涵養稅源落到實處,進而實現產業配套的低成本運營和產業鏈招商的新優勢。
應將自覺融入北京提升到空前的戰略高度,用足用活國家及天津有關優惠政策,并采取更加實際、更加開放的政策舉措,從發展理念、規劃布局、基礎設施有效融合,到產業、科技、人才、金融和社會事業全方位合作,真正走出一條合作雙贏、風險共擔、互惠互利的新路子。
主攻大項目好項目,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生命線”工程,堅持內外并舉,把握國際國內產業和資本轉移新趨勢,發揮自身綜合優勢,重點瞄準世界500強、央字頭和國字號企業,通過以民引外、以研引產、以股權換合作、以市場換技術等多種形式,著力引進大公司、大集團、行業領軍企業、研發基地、結算中心、采購中心等,以利于促進產業集聚、實現規模經濟和規模效益。
放大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示范引領效應,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新型業態(如電商經濟)創業投資基金,靈活采取BT、BOT、PPP等多種投資合作模式,使投速、投量、投向和投效有機結合,推動投資結構不斷優化,進一步激活民間資本,帶動社會有效投資。瞄準城市建設薄弱環節(如標志性建筑和公共設施),謀劃推進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地鐵、公路、燃氣等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新引擎。
既要“千軍萬馬”,更要“精兵強將”。應千方百計營造和培育大師級或領袖級招商專家產生的氛圍與土壤,大膽探索并努力實踐用人機制,舍得為人才花錢,為知識買單,聘用懂招商、會談判、有經驗的人才充實到招商隊伍,賦予他們一定的決策權,能夠在談判中“拍板”決策,并在晉升、薪資政策上向招商一線傾斜,對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包括企業)和個人給予重獎,讓“以項目論英雄”成為普遍的價值認同。
調研組成員:趙建華,駱守佶,李書秀,周立明,李士久,范國偉,王學剛,高勇,劉雅新,李文靜,張偉,云進,李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