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需求迅速增長,對金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來越高。10月8日,由中國人民銀行組織建設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一期在上海上線運行,為境內外金融機構人民幣跨境和離岸業務提供資金清算、結算服務。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在CIPS一期上線啟動儀式上說,“CIPS系統的建成運行是我國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的重要里程碑。CIPS系統的建成運行有利于提高人民幣跨境結算的效率,促進人民幣在全球范圍內使用,更好地支撐實體經濟發展和 ‘走出去’戰略實施”。
CIPS一期采用實時全額結算方式處理客戶匯款和金融機構匯款業務;按照北京時間運行,以中國法定工作日為系統工作日,日間處理支付業務的時間為9時到20時;各直接參與者一點接入,集中清算業務,縮短清算路徑,提高清算效率;采用國際通用報文標準,便于參與者跨境業務直通處理;為境內直接參與者提供專線接入方式。CIPS首批直接參與機構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國民生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匯豐銀行(中國)、花旗銀行(中國)、渣打銀行(中國)等19家境內中外資銀行。此外,同步上線的間接參與者包括位于亞洲、歐洲、大洋洲、非洲等地區的38家境內銀行和138家境外銀行。
9月28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馬凱與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卡泰寧在北京共同主持第五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歐盟委員會表示中國將對接歐盟投資計劃,宣布向總額為3150億歐元的歐盟投資計劃進行投資。中國成為第一個宣布向該計劃投資的非歐盟國家。早6月在布魯塞爾舉行的第十七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上,中方暗示了對接投資計劃的可能。在基礎設施投資層面,雙方達成了相互合作的方針。
卡泰寧表示,歐中關系不斷向更廣更深層次發展,強有力的貿易投資關系是歐中關系的核心。在全球經濟發展不確定情況下,新一屆歐委會致力于推動歐中加強投資等各領域合作。希望通過此投資計劃以及一帶一路倡議,深化與中國的經濟關系,促進歐中互聯互通。對話期間,雙方表示對中歐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積極支持并愿意參與對方經濟發展規劃,共創開放與公平的貿易投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