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男
(遼寧師范大學 海華學院,沈陽 110000)
企業不斷的發展需要內部的合理的對業績進行評價,但是從調查的情況來看這一問題一直是難以徹底解決的問題之一,雖然在近些年,國內學者對此問題有很深刻的理解和探尋,但是在問題的解決上仍然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要想徹底解決,還需要一個過程。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各種經濟活動,由于人員的分配的不均,所以活動產生的效益是不同的,這就要求公司建立一種合理的企業業績評價體系,各個公司只有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才能激發企業內部員工的動力,從而使企業得到較快的發展。
企業業績評價,是指為了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運用特定的指標和標準,采用科學的方法,對企業經營過程及其結果進行的價值判斷。績效評價不僅是委托人對代理人實施目標激勵的有效方法,也是委托人決定代理人激勵強度的主要依據,還是影響公司價值取向和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因素。縱觀近幾年中國現代企業業績評價實踐,國內有關部門和研究機構雖然對企業業績評價工作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但中國企業業績評價體系仍然尚未完全建立,特別是對上市公司的企業業績評價仍然缺乏科學、系統和可操作性的評價體系。在這一層面上來看對現代的企業業績評價包括以下四方面。
經濟的表面繁榮和增長存在許多隱患,如環境惡化、資源短缺或耗竭等。在評價企業業績時,首先應對社會貢獻大小作出評價,如環境保護狀況、公益建設、行業或區域影響力等。另外,產品市場占有能力、領導班子基本素質、在崗員工素質狀況等因素也是必須考慮的內容。
指企業在生產和改進現有產品時,開發和創造適應市場需要的新產品的能力。對企業業績進行評價,更不能忽視其無形業績,對其科技投入、創新能力等內容進行評價。
首先,財務指標權重過大,導致企業過分重視短期財務結果,助長管理者急功近利思想和短期行為,使得企業不愿意進行可能會降低當前盈利水平的資本投資,從而影響了公司長期戰略目標的實現。其次,由于知識經濟時代的特殊性,企業只有投資和關注于顧客、供應商、員工和技術創新等各個方面,才能完成創造未來價值的行為,但財務指標評價體系顯然不能實現對這一過程的指導,它評價和描述的是過去的事情,用來指導和評價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顯得捉襟見肘。而且,現行的會計制度對企業無形資產的確認和計量做出了很嚴格的限制,企業的很多無形資產不能在企業的財務報告中體現,使得財務指標在評價企業無形資產方面也顯得力不從心,而這恰恰是評價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長期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績效評價體系中財務指標權重過大,易導致企業重短期業績評價,輕長期業績評價,重過去財務成果,輕未來價值創造;重有形資產業績,輕無形資產業績等傾向。
由于財務指標權重過大,上述評價模型涉及企業戰略性發展的指標較少,對顧客、員工和內部流程方面的指標涉及較少或幾乎沒有涉及,不利于企業的戰略管理和核心競爭力的形成。例如:財政部的績效評價模型中,其定量分析指標全部是財務指標,沒有對企業經營管理和核心競爭力等其他方面指標進行設計。此外,上述評價模型大多是從企業經濟利益出發進行評價,追求企業價值最大化,較少考慮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和取得的社會效益,對企業社會貢獻未作評價。現代社會的企業追求的不僅是企業價值的最大化,還要考慮其作為社會組成部分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企業應該將企業-社會價值最大化作為其價值導向。但在上述評價模型中,未涉及對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評價。
上述評價指標體系存在由于設計不合理而導致評價結果不夠準確的現象。在財政部發布的績效評價模型中,整套財務指標體系中的指標,有些是正指標(如存貨周轉率),有些是逆指標(如不良資產比率),但卻同時進行加權平均,影響了評價結果的可靠性。例如基本指標中的資產負債率,修正指標中的不良資產比率、資產損失率等都是適度指標或逆指標。模型對適度指標資產負債率進行了特殊規定,但對逆指標不良資產比率等未做說明,而是與資產負債率一道直接與其他指標進行加權計算,使計算結果缺乏科學性。此外,在中國證券報和亞商企業咨詢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1999年和2000年“中證亞商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排行榜”上,東方電子連續兩年位列排行榜首位,評價結果顯示該公司在財務狀況、核心業務、經營能力、企業制度、管理層素質和行業環境等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現,公司具有良好的持續發展能力,但隨著東方電子財務造假曝光,評價結果和公司真實情況之間的差異使得該評價體系也開始受到市場的質疑。
盈利作為企業生存的核心,在企業的經營中占主導位置,這就致使企業陷入一個怪圈。為了盈利就會不擇手段,而不擇手段就會減少企業的盈利。而大多數企業并沒有看清楚這個問題,他們認為取得的眼前利益就是真正的利益,實際上卻不是如此,這些蠅頭小利只是公司以后經營的一個定時炸彈,總有一天會出現嚴重的問題。而在企業追尋更多利益的同時,就會自然而然的破壞其原有的業績評價管理系統。一個正常的業績數量系統是能夠穩定企業的經營,但不一定會給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利益。企業的經營為了更好的獲取盈利,有時就會突破一些制度上的束縛,這就給我們的企業敲響了一個警鐘。公司要想得到更多的利益,就會讓各項控制制度進行“關照”,但是要想提升自身的業績管理水平,就會讓一些企業面臨減少利益的局面。很多企業都會選擇前者,這就是導致了我國企業業績評價系統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結果,就是市場所決定的,所以,企業要有得必須有失,關鍵是看我們的企業做出怎樣的選擇。
我們的企業在實際經營的過程中往往會看到這種行為:公司的會計監察部門會千方百計的討好公司領導,從而讓自己獲得更多的利益,還會讓企業更好的偽裝下去。他們殊不知這種行為是嚴重的違法行為。而反觀我國的所有的會計人員,我們不難得到這樣的一個規律:那即是會計工作的人員數量眾多,但是高級的會計人員卻少之又少。而在公司的業績評價領域對于高素質的會計人員的依賴程度更是非常的深,因為業績評價是一個非常系統的一個整體。在進行這項工作時需要對公司的各個領域都要有所關注,這是一個需要有很高的業務水平才能夠所勝任的一個崗位,一般的會計人員是無法做到的,然而要是給我國的每個企業都配備一個這樣的高級會計人才顯然是不切實際的,所以,我們的企業經營離不開高素質的人,尤其是在業績評價這一綜合性較強的領域,這個崗位不僅要求工作人員具備很高的工作才能和技巧,還需統領公司的各個部門,這是企業的企業部門不能所比擬的。
我國企業的數量已經不下百萬,近幾年來也保持著高速的增長。我國企業的數量雖然很多,但是每年都有很多的企業面臨倒閉的風險,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公司的經營缺乏一個擁有戰略性的計劃。在現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當中,一個公司要想長遠的發展就必須要對自身經營的方式,規模等各個方面都要有一定的藍圖,這樣才能有備無患,更好的抵御公司將來面對的風險。以美國的通用汽車為例,這個企業在以前是一個非常有競爭力的企業,在國際的市場中都有著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其自身的業績管理做的也非常的好,這也讓其公司的相關領域都方興未艾。但就是由于這些曾經的輝煌致使其喪失了對經濟危機的警惕性,在2008年,由于市場等各個方面出現嚴重的危機,致使公司的運營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問題,最終,在三年以后,通用企業公司宣布破產。在這個實例中我們不難發現,企業把將來面對的風險做到心中有數,并做好預案進行面對,就會讓企業在真正面臨風險時處理問題時就會游刃有余,反之,就會讓企業面臨崩潰的風險。所以,我們的企業要想提升業績處理能力,就必須要學會對各種將要面對的問題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這樣才會讓企業防患于未然,在真正面臨問題時就會不慌手腳。
要擁有反映財務效益狀況的指標主要由企業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資本保值增值率、銷售(營業)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指標組成,綜合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而且要反映資產運營狀況的指標主要由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不良資產比率、資產損失比率等指標組成,反映企業資產運用水平及資產質量。再次要有反映償債能力狀況的指標主要由資產負債率、已獲利息倍數、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流動負債比率、長期資產適合率、經營虧損掛帳比率等指標組成,反映企業不同時期盈利或償還債務的能力。最后要有反映發展能力狀況的指標主要包括銷售(營業)增長率、資本積累率、總資產增長率、固定資產成新率、三年利潤平均增長率、三年資本平均增長率等,反映企業未來發展能力。
1.提高領導班子的基本素質
第一,提高領導班子的知識結構,管理經驗,對企業經營管理行業技術的掌握程度,經營業績水平。
第二,提高領導班子團結程度,廉潔自律程度,是否愛崗敬業、獎懲分明,員工的擁戴程度。
第三,完善經營理念的先進性,是否勇于創新,在進行重大決策時是否均經過充分的科學論證并能達到預期目標,工作成績好壞等。
2.建立產品市場占有能力體系
企業產品市場占有能力主要通過以下方面進行考察。
第一,主要產品的質量達到何種標準級別。如企業產品質量是達到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并通過IS0認證,還是達到國家先進標準,或符合國家標準,甚至不符合國家標準。
第二,主要技術指標達到何種標準級別。企業產品的技術含量如何,是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還是技術水平落后,也是影響企業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三,產品知名度高低,性能價格比合理與否,售后服務水平高低及產品更新換代速度。
第四,產品市場占有率高低及產品產銷率高低等。
3.完善企業服務滿意度
第一,提高服務質量,提高服務人員素質。
第二,完善商品服務種類,定價合理,嚴格履行對消費者的各種承諾。
第三,完善服務場所的設施、裝璜等,滿足顧客的心理需要等。
第一,健全企業組織結構、合理、精簡,制定的規章制度先進性、完備性及可行性,合理進行的貫徹執行。如果企業機構臃腫,規章制度不健全,或形同虛設,將難以維持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
第二,檢查企業的會計核算、財務管理、質量管理、投融資管理等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
第三,嚴格計劃控制手段,不斷創新,提高經濟效果。
第四,權責明確,提高激勵約束機制有效度等。
業績評價問題的處理是一個對于企業經營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如果處理得好,就會讓企業的經營更加健康,也會讓企業能夠在激勵的國內外市場的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但是,企業如果對這個方面不予重視,就會對企業的長遠經營帶來很大的困擾。從上述的內容中可以看到,我國的企業大部分都沒有一個合理的成文的業績評價體系,所以要建立全面的企業業績評價定量指標評價系統,建立企業業績評價定性指標評價系統,提高基礎管理比較水平,從只有把這些問對策運用好,才會讓企業更好的面對將來以及現在所遇到的各種問題。
[1]黃 輝.淺析企業業績評價的非財務指標設置[J].河北財會,2013(9).
[2]劉 霞.完善企業業績評價[J].財會世界,2014(7).
[3]任 蓮.新會計準則下企業財務分析改革初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1).
[4]肖 江.構建財務分析體系,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J].時代金融,2012(20).
[5]譚開誠.新會計準則在財務分析體系中的應用[J].時代金融,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