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靈
中國美術學院圖書館
國外在美術圖片數據庫方面的研究,起步和發展及運用均早于國內,對國內該方面的研究有重要的參考借鑒作用,筆者將國外四個較有特色的美術圖片數據庫進行列舉和介紹,并作簡單分析。
美術圖片數據庫最初被運用于美術館或者博物館的館藏展品數字化,國外在這方面起步比國內早,藝術表現形式、服務形式也較國內多樣。國外較為知名的美術圖片數據庫主要用途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基于博物館中關于美術藏品數字化建立的美術圖片數據庫,還有一類是圖片商業庫。這兩類數據庫主要功能體現在“展”,在各項標準、技術、設備等方面,均領先于國內,為美術圖片特色數據庫建設很多方面能提供很好的示范與借鑒。
烏菲齊美術館位于意大利佛羅倫薩的烏菲齊宮內,是世界最著名的繪畫藝術博物館之一。烏菲齊美術館主要收藏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和其他各畫派代表人物如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倫勃朗、凡·戴克、魯本斯等藝術大師的作品而馳名,素有“文藝復興藝術寶庫”之稱。館內共有46個畫廊,約10 萬件藏品,概括各種繪畫藝術的流派。烏菲齊美術館的美術圖片數據庫建立的初衷,主要是用于開辦虛擬畫展。大師們的真跡如此珍貴,年代久遠的油畫對于溫度、濕度和空氣的敏感度相當高。而每一次展出,除了對作品保護搬運的可觀費用外,還需要支付高昂的保費,設置嚴密的安防,且每次只能展出一小部分作品,有些甚至從未展出,哪怕是親身至佛羅倫薩,也不可能盡覽這些藝術瑰寶。
ARTstor Digital Library(http://www.artstor.org/index.shtml),簡稱ARTstor,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性組織,建設和推廣其藝術圖像數據庫,由美國的梅隆基金 會(The Andrew W.Mellon Foundation)在2004年正式推出。該數據庫收錄超過60 種主題,近130 萬張圖片,涵蓋藝術、建筑、人文和社會科學等十多個學科門類的影像資料,藏品來自于世界各地一流的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檔案館及專業攝影師、學者和藝術家們的收藏。
Catalog of Art Museum Images Online,CAMIO 藝術博物館在線(http://camio.oclc.org/),簡稱CAMIO。隸屬于OCLC(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Inc),即聯機計算機圖書館中心旗下,這是一個非營利性組織,總部位于美國俄亥俄州,是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文獻信息服務的機構之一,以推動全球信息共享并減少信息成本為主要目的。CAMIO 收錄了世界各地豐富多樣的藝術資料,其囊括的內容及描述來自全球數十家世界級知名博物館。AMIO 數據庫館藏豐富,涵蓋公元前 3,000年至今的10 萬余件藝術作品,內容包括繪畫、雕塑、攝影、裝飾和實用物品、印刷品、珠寶、服飾、紡織物、建筑等。CAMIO 展示了各種美術和裝飾藝術等作品資料,為教學、科研和藝術鑒賞提供了高質量的藝術圖像。比較難得的是,CAMIO 的館藏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是難得的珍稀藝術資料,且所有內容均已獲得版權,可用于教學研究活動;其數據庫圖像分辨率高,部分作品還提供多視角圖像,作品描述專業詳盡,很大一部分描述來自專業博物館;圖像采用的是 JPEG 格式,尺寸各異,便于保存和下載。
“世界數字圖書館”由來自19 個國家的26 個合作方參與創立,其中包括美國、中國、法國、埃及、伊拉克、墨西哥等國的國家圖書館,參與方都致力于將最優秀的內容提供給該計劃,館藏堪稱包羅萬象。比如中國的甲骨文和石碑圖文資料、土耳其書法作品圖片、早期阿拉伯科學讀本資料、拉丁美洲老照片等。
但其開館之初,館藏資源僅包括:圖書151 種,期刊37 種,手稿124 種,地圖306 種,影片11 部,圖像、攝影作品546 幅,錄音制品5 種。直至本文截稿之時,經筆者粗略統計,其館藏資源增加詳情見表1。

表1 “世界數字圖書館”資源統計與增長情況
從表2 顯示的數據來看,五年多的時間,所有文獻類別的數量都有很大的提升,年平均增幅度亦較高,類別亦有所增加,但總的來說,對于這樣一個海量信息時代,其增長值和總數值的絕對值都顯得比較低。作為一個“數字圖書館”,資源相對充實應該是最基本的條件,而由權威機構組織實施并由多國參與的“世界數字圖書館”,其國際性與權威性,對應這樣的數據,似乎顯得有些“寒磣”。這可能跟數字資源的制作成本太高,有很大的關系。
國內的美術圖片數據庫起步遠遠遲于國外,研究使用都還在最初階段,本文因篇幅和本人能力限制,僅與各個美術館、博物館和各個美術高校圖書館的相關研究人員參考,并與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