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偉萍
強化以目標為導向的崗位考核
文|王偉萍
它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企業轉型的需要。“控制用工總量 提高勞動生產率”是適應整體改革、幫助企業順利步入新生期的必經之路。其中用工控制是目標,生產率提高是途徑,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作用。崗位考核作為企業增強團隊凝聚力、提高生產效率、管理水平及企業競爭力的有效工具,是企業新生期人力資源管理必不可缺的基礎工作。
它是提高生產隊伍活力的需要。生產隊伍一般由老、中、青三個梯次人員合理搭配組成。不同年齡段職工相互作用、影響,使生產隊伍不斷散發著創造力和活力。油田用工總量管控工作開展以來,各單位直接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缺乏勞動力引進渠道,特別是一線隊伍無法獲得新鮮勞動力的補充。長期沒有青年員工補充的隊伍創造力和活力必將逐漸減退,崗位考核制度的應用可以從手段上激發生產隊伍的活力。
它是人力資源工作科學管理轉變的需要。放棄粗放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將每名勞動者作為一個可量化評價的對象,形成橫向縱向可比較、可衡量的客觀考核結果,從而改善組織的反饋機能,提高員工的工作績效,更可激勵士氣,同時在人員配備、員工發展、薪酬晉升、技能等級鑒定、高技能崗位選評、公平合理地酬賞員工等人力資源的管理工作提供決定性的評估資料。
評價細則要更具針對性、目標更細致明確。評價細則有兩個功能。一是體現企業對被考評人管理的核心目標,二是作為考評打分的衡量標尺。要實現崗位的目標管理、考核打分更貼合實際生產,必須要打破統一通用的評價細則,建立針對各技能操作崗位的評價細則。
拉近考評人與被考評人的距離。崗位考評一般由基層隊干部評價技能操作人員,由于基層隊干部參與生產管理職能多,與個別職工的交流有限、有距離感。而班組長作為技能操作人員,最了解技能操作崗位的工作生產實際,日常與組員生產生活在一起,對職工的日常表現更是了如指掌,故設定班組長作為技能操作人員崗位考評主持人。
縮短評價期間。從目標導向的角度看,評價細則向職工提示的企業管理的目標,縮短評價周期,增加考核頻率,深化了職工對企業管理目標的理性認識,是實現目標管理的第一步;從考評打分的角度看,縮短評價期間,考評人對期間內評價人的工作業績貢獻情況記憶猶新,可以減少誤差,給出更準確的評價,保證考核的公平性;從考評反饋的角度看,評價期間越短,技能操作人員獲得工作反饋越及時,對今后的工作的促進作用越明顯,越容易滿足職工的上進訴求,是實現目標管理關鍵的最后一步。針對技能操作崗位的特點,設計對工作情況每日記錄,每月匯總日記錄情況進行考評。
量化考評結論。現行的考核辦法將考核結果按評分劃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直接對職工做出了結論。這種離散數據在技能等級鑒定、高技能評分等工作中應用受到限制。另外,由于反映職工業績情況的結論相對粗狂,日常工作業績優、劣的兩名職工考評結論卻可能一樣,也慢慢消磨了職工的工作熱情,偏離了考核的初衷。因此,面向目標的崗位考核制度必須保留量化的考核結果。
考評量化結果在各單位間要具有可比性。現行辦法考核時,各基層單位各自為戰,基層隊之間不但業務范圍、工作性質、人員余缺等情況差異較大,而且有的基層隊從嚴考評,有的基層隊中庸平均,對評價細則的把握大相徑庭,造成各單位間考評結果不具備可比性。為提供對人力資源科學管理更有價值的評估數據,必須將考評結果通過公式轉換,轉化為在各單位間具有可比性的量化結果。
最大程度消除考核評價中易發生的人為誤差。通過縮短評價周期、細化評價細則、數學公式消減等措施,最大程度的弱化光環效應、趨中誤差、個人偏見等人為誤差對最終考核量化分的影響。
考評結構簡單直接,職工能看懂,易理解。無論考評制度制定的如何完美,如果考評結構過于復雜,驗算公式過于艱深,就不容易獲得職工的認可。加之職工內在抵制考評的心態,將不利于職工采取積極的態度改善工作中的不足,考評制度推行的難度也大大增加。因此考評結構的設計要簡單直接,達到職工第一次接觸便能夠接受的程度。
制定與崗位生產目標一致的評價細則。評價細則的設立遵循“突出勞動貢獻、密切聯系生產”的原則,包括基本貢獻、工作態度、特殊貢獻三個方面,權重分別為7:2:1,各基層單位可上述范圍內自行設置評價細則。一般基層隊內設立統一的評價細則,基層隊各班組工作內容差異較大的也可由各班組設立評價細則。
根據生產的需要,新設備、新操作工藝的出現等因素的影響,需要對考核細則進行必要的修訂。考核細則的修訂由使用考核細則的四級單位自行實施,修訂內容需在實施單位討論通過,并報三級單位、人力資源部備案。
每日業績貢獻記錄、每月匯總考核。每日利用班前會布置全天工作,利用班后會由班組長主持業績貢獻記錄工作,班組內部進行討論,對異議表決,共同完成業績記錄工作。班組內將逐漸形成良好的團隊氛圍,對班組勞動目標達成共識。運行成熟后,可輪流主持業績貢獻記錄工作,實現自我評價。每月將業績貢獻記錄匯總,得到月度綜合得分。
通過調節系數將月度業績貢獻轉換為最終量化分。考評結果由月度業績貢獻分和調節系數組成。月度業績貢獻為累計各組員全月業績貢獻記錄情況;調節系數是各級各單位之間貢獻差異的調整系數,包含班組系數、四級系數、三級系數。職工每月最終考評分為業績貢獻與調節系數的乘積。
評價工作每月開展一次,不再開展季度、年度考核。積累每月考評量化成績,形成技能操作人員的崗位考核結果。
簡單明白的考評公示結果。每月在基層單位公示職工月度業績貢獻及三個調節系數。從職工的角度看,月度業績貢獻由自己全程參與;調節系數是使用了哪些公式層層轉換得到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與所在班組、基層隊、三級單位的其他職工使用的是相同的調節系數。職工對公示的內容是很容易接受的。
中石化勝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渤海鉆井總公司鉆井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