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保娣 鄒文芹
江蘇省邳州市人民醫院產后科,江蘇邳州 221300
延續性護理對初產婦產后母嬰健康的影響
周保娣 鄒文芹
江蘇省邳州市人民醫院產后科,江蘇邳州 221300
目的探討延續性護理對初產婦產后母嬰健康狀況的影響。方法選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產科無并發癥的600例初產婦,按照數字分組法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300例。實驗組產婦出院后由回訪小組實施電話隨訪和上門訪視等干預措施,對照組實施電話隨訪咨詢。觀察兩組產婦產褥期的母嬰健康狀況和遵醫行為。結果實驗組產后子宮復舊不良、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痔瘡肛裂、產后便秘、急性乳腺炎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新生兒黃疸、消化道疾病、臍帶脫落、皮膚異常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的復診率為95.00%,對照組的復診率為76.33%,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遵醫行為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出院后初產婦進行延續性護理,可有效降低產褥期母嬰常見病的發生率,提高母嬰健康水平。
初產婦;延續性護理;母嬰健康
隨著人們對健康需求的不斷增加,患者及家屬對自我調理、病情觀察及健康保健等方面的知識需求逐漸增加,開展出院患者回訪延續性健康教育已成為醫院提高服務質量,拓展醫療市場的一種手段,已被廣泛應用[1]。張桂秋等[2-3]的研究顯示,產后延續護理能有效改善母嬰的健康狀況和提升產婦自我護理能力。延續護理是一種從醫院走向社會且可以節省人力資源的延伸訪視形式[4],產褥期是女性一生中一個特殊時期,既有為入母的喜悅,更多的則是對產后自我保健及育嬰知識與技能的需求。為將產后母嬰保健知識進一步拓展和鞏固,本院對產后600例初產婦實施上門及電話隨訪,以延續產婦出院后的健康教育指導,現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產科住院生產的產婦及所產新生兒各6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條件:①均為孕足月初產婦,整個孕期無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②生產期無任何并發癥;③無母乳喂養禁忌;④正常足月兒,體重2600~3400 g(平均3100 g),出生1 min的Apgar評分>7分,5 min的Apgar評分為10分。按照數字分組法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300例,兩組產婦在年齡、職業、家庭背景、文化程度、分娩方式等以及兩組新生兒在性別、體重及Apgar評分等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責任護士遵醫囑對出院產婦進行常規評估和出院健康指導,告之科室的聯系方式及產后復診時間。回防辦專職人員登記產婦的聯系方式,建立健康檔案,由回防辦專職人員在產婦出院后當天,第5、15、28、40天進行5次電話隨訪,了解母嬰健康狀況,回答產婦提出的問題,對產婦提出的一些專業性較強的問題由保健人員做好記錄,并咨詢產科專業人員后再給產婦回復,同時記錄隨訪中的異常狀況。
1.2.2 實驗組 由產科護士長負責成立延續性護理小組,組員包括產科副主任醫師1名、主訪醫師2名、兒科主治醫生2名、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3名、院回訪辦人員1名,要求組員均具有較為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及較強的溝通表達能力,經過相關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培訓,包括護患溝通技巧、產褥期產婦生活保健及嬰幼兒健康護理、職業道德、安全知識等方面[5]。熟練掌握所有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并能靈活使用,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崗。培訓方法和形式多樣,有理論知識授課,實踐操作技能演示,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
自然分娩產婦產后24 h,剖宮產術后4 d,無特殊情況由醫生決定予以出院。出院當天由保健科、院回訪辦人員及訪視護士到病床邊共同完成該產婦及主要照護者的全面評估,建立母嬰回訪檔案,實施保護性醫療措施。具體內容有:①家庭一般信息資料;②家庭經濟狀況及產婦文化程度;③孕期準父母有無參加過孕婦學校、母嬰保健知識及技能的學習與培訓;④當前年輕父母對母嬰護理知識與技能掌握情況,家庭主要照護者對母嬰保健知識技能了解程度及該產婦社會支持系統狀況;⑤分娩方式及新生兒出生時情況;⑥出院時母子健康狀況等。
延續性護理方法如下:分為電話隨訪與上門訪視,分別在產婦出院回家當天、第5、15、24、40天由院回訪辦人員進行電話隨訪,并于出院后第1、6、28天由回訪護士與回訪辦人員攜帶常用醫療衛生用品完成上門訪視工作。電話隨訪內容根據母嬰生理特點和易發生的健康問題,制訂每次隨訪交流和健康教育內容計劃,有重點和針對性[6-7]。具體電話隨訪及上門訪視的內容為:①出院當天隨訪了解母嬰回家后的家居環境,母嬰飲食,新生兒用具消費隔離情況、臍部、皮膚護理情況,家庭成員手衛生狀況;②第1天由回訪辦人員與回訪護士上門訪視上次電話隨訪中護理問題,對不合理處提出改進意見;③第5天隨訪了解產婦子宮復舊、惡露情況、會陰及腹部切口愈合、產后康復鍛煉、母乳喂養、大小便情況及有無痔瘡、肛裂等,了解新生兒吮乳、大小便、臍帶脫落情況,指導新生兒沐浴撫觸;④第6天上門訪視第5天的電話隨訪內容,發現問題及時處理;⑤第15天隨訪主要了解產婦奶量是否充足、乳腺管是否通暢、乳頭有無皸裂,新生兒臍帶脫落黃疸消退情況及體重變化;⑥第24天了解母嬰健康狀況,評估產婦乳房、產后康復、新生兒照護知識及技能掌握等情況,了解產婦需要哪方面的指導與幫助;⑦產后第28天由回訪小組成員攜帶必需用品做最后一次上門訪視,指導產婦采取合適的避孕方式,繼續加強產后康復鍛煉;⑧產后第40天隨訪母嬰康復情況,并提示及時復診。
實驗組由電話隨訪及訪視人員及時記錄并收集整理資料,對照組由電話隨訪人員詢問產婦代寫相關資料。
1.3 觀察指標
根據電話隨訪及上門訪視記錄的內容,了解兩組母嬰在此期間的健康狀況、遵醫率、產后門診復診率。
1.3.1 母嬰健康狀況 產婦并發癥觀察:產婦子宮復舊、切口愈合情況,有無發生痔瘡、便秘、急性乳腺炎等。新生兒方面:有無發生病理性黃疸、臍帶延遲脫落、皮膚異常(皮膚出現紅斑點、濕疹、膿包瘡,皺褶處破潰,臀部發紅)、鵝口疹、口腔破潰、腹瀉、新生兒生出28d后體重增加≤500 g。
1.3.2 遵醫行為 主要觀察產后門診復診率,即產后42~50 d來本院產科門診復診的產婦。分為優、一般、差,遵照醫囑執行率≥98%為優,<遵照醫囑執行率85%~98%為一般,遵照醫囑執行率<85%為差。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5.0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實驗組產婦經延續性護理后,并發癥發生率16.6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66.33%,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 兩組新生兒健康狀況的比較
觀察組新生兒病理性黃疸、臍帶延遲脫落等發生率為17.3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54.99%,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1 兩組產婦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n(%)]

表2 兩組新生兒健康狀況的比較[n(%)]
2.3 兩組產婦產后復診率的比較
實驗組的復診率為95.00%(285/300),對照組的復診率為76.33%(229/300),實驗組的復診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41,P<0.05)。
2.4 兩組產婦遵醫行為的比較
實驗組遵醫行為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產婦遵醫行為的比較[n(%)]
隨著人們對健康需求的增加,產婦對母嬰保健的深層次需求日益突出,延續性護理模式在國內外均被廣泛應用,且受到越來越多產婦的歡迎[8-9]。產婦、嬰幼兒及老年人群是我國目前延伸護理服務的主要對象,護理服務的內容包括婦幼保健和健康教育等[10]。產后訪視通過護理、督導可以提高產婦自我護理能力和信心,增強對新生兒的保健護理能力,降低產婦和新生兒的發病率[11]。
3.1 延續性護理可提高母嬰健康水平
實施出院延續性護理,有效利用了綜合性公立醫院的資源優勢,使產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和母嬰發病率明顯降低。本研究中,實驗組產婦產后子宮復舊不良、痔瘡、便秘、急性乳腺炎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新生兒病理性黃疸、期待脫落延遲、皮膚異常、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生率也低于對照組,產后復診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結果與國內相關研究[12]結果一致,說明延續性護理提高了產婦的遵醫行為,主動自愿采納有利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13]、指導產婦康復訓練,正確母乳喂養,讓產婦知道母乳喂養對新生兒的保護是人工喂養所不能比擬的[14];合理營養膳食,應用現代科學護理理念及護理技巧呵護嬰兒。本研究結果顯示,延續性護理提高了產婦的遵醫行為,同時訪視者充分發揮產婦社會支持系統的作用,讓產婦在和睦統一的家庭氛圍中康復、嬰兒在溫馨和諧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3.2 延續性護理有利于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建立患者對醫院的信賴至關重要。延續性護理使產婦和新生兒在回家后仍能得到專業人員的指導與幫助,加深對醫院的信任,使在院期間建立的醫患關系得以延續。本研究中,實驗組上門回訪272人次,占總干預人數90.7%,解決健康問題352人次,需要到醫院治療處理85人次,所有產婦均回到本院復診,不僅提高了母嬰健康水平,而且擴大了產科在當地的社會影響力。延續性護理小組構建了醫院與患者之間的橋梁,加強醫患溝通和信任,而有效地溝通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增加患者的滿意度,且對護理質量有促進作用[15],同時增強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不僅提高了醫院經濟效益,而且獲得較大的社會效益,醫院形象得以提升。
3.3 產科延續性護理有待拓展延伸
本研究干預對象是健康的群體,其對健康的需求僅限于保健康復知識及育兒知識,將此措施應用于妊娠合并癥或分娩并發癥的婦女中,將有更重要的實際意義。對妊娠合并癥的婦女,隨著分娩結束,妊娠合并癥也會隨之好轉或減輕,癥狀不典型時使產婦和家屬認為疾病已康復,將更多地精力用于照護嬰兒,對妊娠合并癥造成的損害不予重視,將給以后的健康狀況帶來隱患。孕期回訪可有效預防妊娠合并癥與并發癥的發生,對已出現異常狀況者經過合適調試,最大限度地延續癥狀進展,降低對母嬰的危害。
隨著綜合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健康需求不斷提高,醫院職能將會不斷擴展與延伸,實現由固定場所以治療疾病為主向預防疾病、提高全民健康意識為主的職能轉換。延續性護理使醫患間實現了充分的溝通,出院后醫患間仍有互動,將能做到對患者進行實時風險評估與風險提示,不僅孕產婦包括所有患者及正常人群的健康狀況將得到更多的保障。
綜上所述,對出院后初產婦進行延續性護理,可有效降低產褥期母嬰常見病的發生率,提高母嬰健康水平。
[1]李冰.出院患者回訪中潛在的護患糾紛及防范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12):62.
[2]張桂秋,閆樹英,楊曉燕,等.健康管理對出院后產褥期母嬰健康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3):293-296.
[3]郭真真.延續性護理對產婦產后抑郁及自理能力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4):901-903.
[4]俞桃英.護士對出院患者實施電話隨訪的體會[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3):246-247.
[5]丁敏芳.初產婦出院后延續護理服務的實踐與研究[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18(6):869-870.
[6]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63-66.
[7]崔焱.兒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35-36.
[8]張桂秋,陳寧紅,殷博.住院分娩產婦隊延續護理的需求調查[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0):52-53.
[9]葛玲青,黃海燕,李愛金,等.延續護理對產婦產褥期心境及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5,30(8):23-25.
[10]萬曉霞.院外延伸護理模式對老年肺癌術后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0):2206-2207.
[11]徐妙儀,王云霞,趙月仙.護理督導再社區產后訪視中的使用[J].護理研究,2006,20(6):1576-1577.
[12]商冬麗.電話隨訪服務隊產后復診率及產婦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J].中國產婦保健,2013,28(8):1257-1258.
[13]李宜,孫資,關鈺,等.臨床路徑在正常產褥期富家女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3):221-222.
[14]楊倩.持續母乳喂養指導對破宮產術后喂養情況的影響[J].護士實踐與研究,2010,7(2):19-20.
[15]胡芬,王桂蘭.護患治療性溝通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08,23(1):71-72.
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i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in prim ipara postpartum
ZHOU Bao-di ZOUWen-qin
Department of Postpartum,People′Hospital of Pizhou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Pizhou 2213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in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in primipara postpartum.Methods600 primipara with no complication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2 to June 2013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n=300)and control group(n=300)according to the digital groupingmethod.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intervention measures,such as telephone call follow-up and visit by review team,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elephone follow-up consultation.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compliance behavior in primipara puerperium was observ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The occurrence rate of posthqtal period womb return to old badly, poor healing of abdominal incisions,haemorrhoid and anal fissure,postpartum constipation and acutemastiti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P<0.05).The occurrence rate of neonatal jaundice, digestive disease,umbilical cord abscisic and dermal abnormaliti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P<0.05).The referral rat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5%,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76.33%,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compliance behavior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rimipara postpartum application continuous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decrease the occurrence rate of maternal and child common disease,and improve the level ofmaternal and child common health.
Primipara;Continuous nursing;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R473.71
A
1674-4721(2015)09(c)-0189-04
2015-04-23 本文編輯:李秋愿)
周保娣(1966-),女,本科,副主任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