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敏 徐繼揚 楊 燕 稽 玲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江蘇 揚州 225000)
大黃鼻飼聯合血液灌流治療急性重度有機磷中毒療效觀察
徐 敏 徐繼揚 楊 燕 稽 玲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江蘇 揚州 225000)
目的探討大黃鼻飼聯合血液灌流在治療急性重度有機磷中毒中的療效。方法選擇蘇北人民醫院急診科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機磷中毒患者62例,20例未選擇進行血液灌流的患者為對照組(A組),剩余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1(B組)和治療組2(C組)。A組為常規治療,B組為常規治療加血液灌流,C組為常規治療加血液灌流、大黃鼻飼。比較3組臨床療效。結果與A組比較,B組、C組患者血膽堿酯酶上升快、完全恢復時間較A組短,阿托品總用量少,中間綜合征發生率低,住院時間短,且C組療效優于B組(均P<0.05)。兩組治療組比較C組胃腸道反應發生率小于B組(P<0.05)。結論大黃鼻飼聯合血液灌流在治療急性重度有機磷農藥中毒中的效果較好。
有機磷中毒 大黃 血液灌流
急性有機磷中毒(AOPP)是急診內科常見的疾病,其起病急,進展迅速,輕、中度中毒患者多可通過洗胃、導瀉,解毒、復能劑應用等治療措施痊愈,但重度患者臨床發生多器官衰竭率高,死亡率為10%~20%[1]。血液灌流(HP)作為一種體外毒物清除技術,可將溶解在血液中的毒物、藥物吸附到具有高比表面積的固型物質(吸附劑)上以達到凈化血液的目的,近年來已成為治療重度有機磷中毒的有效方法[2]。此外由于有機磷農藥在體內的代謝存在“肝腸循環”,如何及時清除胃腸道內的毒物,減少毒物的吸收,也是治療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的一個重要環節。我院自2011年開始應用大黃鼻飼聯合血液灌流治療急性重度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療效良好。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收治的口服AOPP患者62例,均符合AOPP診斷及分級標準[3]。其中男性24例,女性38例;年齡21~70歲;口服劑量40~500 mL;服藥至洗胃時間1~12 h。20例未選擇行血液灌流的患者為對照組(A組),剩余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1(B組)和治療組2(C組),每組21例。A組20例,平均(49.10±17.60)歲,服藥劑量(154.0±94.2)mL,服藥至就診時間平均(4.4± 3.6)h,入院時血膽堿酯酶平均(517.2±317.3)U/L;B組 21例,平均(51.20±15.70)歲,服藥劑量(179.5± 93.2)mL,服藥至就診時間平均(4.9±2.7)h,入院時血膽堿酯酶平均(500.5±305.0)U/L;C組21例,平均(48.30±13.20)歲,服藥劑量(167.6±100.5)mL,服藥至就診時間平均(4.4±2.9)h,入院時血膽堿酯酶平均(543.9±293.6)U/L。3組患者年齡、服藥至就診時間、服毒量及入院時血膽堿酯酶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3組患者在急診時均給予常規徹底洗胃并留置胃管。入院后給予(1)根據患者中毒情況反復給予阿托品、氯磷定治療,達到阿托品化后將阿托品減量維持。(2)大量補液、利尿,導瀉(A、B組使用甘露醇),保護器官功能,維持酸堿平衡及內環境穩定等綜合治療。(3)B、C組盡快開展血液灌流治療,每日1次,每次持續2 h,連續灌流3 d。(4)出現呼吸衰竭時,給予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C組患者在上述治療基礎上應用100 mL大黃液胃管注入。大黃液由20 g大黃粉加入100 mL溫開水配成,每日2次,連用3 d。
1.3 觀察指標 比較3組患者入院48 h后血膽堿酯酶指標,血膽堿酯酶完全恢復時間,阿托品總用量,中間綜合征發生率,住院時間。比較兩組治療組對患者胃腸道功能的影響,包括首次排便時間、腹脹、消化道出血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3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 見表1。與A組比較,B組、C組患者血膽堿酯酶上升快,完全恢復時間較A組短,阿托品總用量少,中間綜合征發生率低,住院時間短(均P<0.05),且C組療效優于B組(P<0.05)。
表1 3組AOPP患者觀察指標比較(±s)

表1 3組AOPP患者觀察指標比較(±s)
與A組比較,*P<0.05;與B組比較,△P<0.05。
組別n 阿托品總用量(m g)住院時間(d)A組2 0 1 9 3 . 5 ± 2 8 . 7 8(4 0) 1 5 . 2 ± 3 . 3膽堿酯酶完全恢復時間(d)9 5 5 . 7 ± 3 4 4 . 1 9 . 1 5 ± 2 . 7 B組 2 1 1 1 4 . 8 ± 2 2 . 1*2(9 . 5)*1 1 . 8 ± 2 . 8*入院4 8 h血膽堿酯酶(U / L)中間綜合征n(%)1 2 8 0 . 9 ± 4 1 0 . 3*7 . 3 ± 2 . 7*C組 2 1 1 5 4 8 . 6 ± 3 9 2 . 9*△5 . 6 ± 2 . 0*△9 6 . 7 ± 1 1 . 9*△1(4 . 8)*9 . 9 ± 1 . 7*△
2.2 兩組治療組對患者胃腸道功能的影響 見表2。兩治療組比較,C組胃腸道反應發生率少于B組 (P<0.05),且C組患者首次排便時間顯著早于B組 (P<0.05)。
表2 兩組AOPP患者治療組對胃腸道功能的影響(±s)

表2 兩組AOPP患者治療組對胃腸道功能的影響(±s)
與B組比較,△P<0.05。
組別 腹脹n(%)首次排便時間(h)B組 1 8(8 5 . 7) 9 . 5 ± 3 . 6 C組 6(2 8 . 6)△6 . 3 ± 2 . 3△n 消化道出血n(%)2 1 9(4 2 . 9 5)2 1 2(9 . 5)△
有機磷農藥屬于有機磷酸酯或硫化磷酸酯類化合物,為脂溶性,難溶于水。經過口服吸收后能迅速分布于全身各組織器官,主要是通過抑制膽堿酯酶進而引起膽堿酯酶能神經先興奮后抑制等一系列毒蕈堿樣、煙堿樣、中樞神經系統癥狀,重癥患者常會由于呼吸衰竭或者多器官功能障礙而死亡。常規治療包括膽堿酯酶復能藥解磷定和膽堿受體阻斷藥阿托品,二者均不能清除被機體吸收入血的毒素。血液灌流可清除血液中脂溶性高,易于蛋白結合的藥物和毒物,一般認為,中毒后6~8 h內行血液灌流為最佳時間[4],一次灌流可清除30%~50%的毒物[5],一次血液灌流后由于血液內毒物濃度下降,患者癥狀可出現改善,但因有機磷農藥具有高脂溶性及大分布容積的特征,在灌流結束后幾小時或1 d內,隨著起初溶解于脂肪內毒物的不斷釋放,其血濃度又增高,可致癥狀反復。故血液灌流一般每日1次,持續2~3 d,必要時可相應增加次數,并縮短時間間隔。
有機磷農藥因含有一定量的黏著劑、穩定劑等,口服后極易黏附于胃黏膜皺襞,洗胃難以將毒物徹底清除,加之治療過程中阿托品的應用會引起患者胃腸道功能障礙,可導致毒物持續吸收,加重有機磷農藥中毒癥狀。口服有機磷農藥后5 min即有毒物排入腸道[6],吸收的毒物在腸內通過轉化,毒性可增加數百倍,其毒性物質隨膽汁儲存于膽囊,再進入小腸。只有導瀉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排除腸道中的農藥并阻斷 “肝腸循環”。以往治療有機磷農藥中毒的患者,常用20%甘露醇作為導瀉劑,但甘露醇的導瀉是通過高滲作用使腸腔內水分增加,促進腸蠕動,加速排便,并不能直接促進腸蠕動,加之甘露醇在結腸內被細菌分解產生氣體H2,可引起腹脹,對治療有機磷農藥中毒的效果并不明顯[7]。中藥大黃具有通腑瀉濁、攻積導滯、瀉下、止血保肝的作用,大黃的主要成份番瀉苷類的代謝產物番瀉苷元,能增加腸蠕動,抑制腸內水分吸收,促進排便并有抗感染作用[7];大黃酸和大黃素可中和胃皺襞內的毒素,促進膽紅素及膽汁酸分泌,使奧狄氏括約肌舒張,膽囊收縮,膽汁排出增多,阻斷肝腸循環[8];大黃對胃腸道黏膜亦有保護作用。
本研究結果示,B、C兩治療組療效優于A組,且大黃鼻飼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對于急性重度有機磷中毒的患者可以減輕腹脹、消化道出血的發生率,促進排便,減輕患者痛苦,減少胃腸道內毒物的吸收,縮短血膽堿酯酶恢復正常時間,阿托品總用量減少,住院時間短,大黃鼻飼聯合血液灌流治療效果更加明顯。綜上所述,大黃鼻飼聯合血液灌流在急性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中的效果較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苑鑫,何躍忠.血液灌流在急性重度有機磷農藥中毒方面的應用[J].軍事醫學科學院院刊,2005,29(4):393-395.
[2] 周艷,潘曉平,唐立.血液灌流搶救重度有機磷中毒療效的Meta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09,36(3):413-415.
[3] 葉任高.內科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955.
[4] 杜建平.血液灌流治療重度有機磷農藥中毒的療效評價[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1):80-81,96.
[5] 劉傳繢.有機磷農藥中毒急救技術[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4:10.
[6] 鞠貞會,張淑梅,許文英,等.解磷定胃內給藥治療有機磷中毒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2,17(4):257-258.
[7] 雷淑芬,陳朝暉,陳秀英,等.生大黃粉用于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的療效分析[J].浙江實用醫學,2010,15(2):85-86,99.
[8] 丁紅生.急性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并發呼吸衰竭應用大黃的臨床體會[J].中國中醫急癥,2006,15(10):1155.
R595.4
B
1004-745X(2015)03-0514-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3.052
201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