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可可豆銷售和品質印度尼西亞國家標準(SNI)的2014年第67號農業部長條例將于2016年開始生效。印尼農業部將責成全國加工業實施可可豆發酵處理義務。為達到該標準,農民級的可可豆須預先發酵處理。
日前,印尼農業部農產與加工局局長尤斯尼·艾米莉雅·哈拉哈普稱,該2014年第67號農業部長條例,將提高可可豆品質,使銷售額能更好。“該條例將在2016年開始生效,有2年過渡期,在過渡期間我們將努力達到該指標,清楚地注明可可豆的各生產地,加強可可豆各生產地追溯性。”艾米莉雅稱,今后2年,農業部將加強與地方政府和有關者合作,特別是在可可生產中心。“目前,發酵處理可可豆已經過整頓,希望2016年能實施其義務。”
她說,加工業要求優質可可豆進行發酵,農業部希望由農民進行發酵工作,而不需要別方進行。發酵能提高農民的可可豆價值,目前,未發酵和已發酵可可豆價格差異每公斤僅1 000-2 000盾。“如果品質優良,價格自然而然將提高,良好品質和證明書將提供保證。”
此前,印尼農業部長蘇斯沃諾稱,希望印尼生產的優質發酵可可豆能在全球市場競爭。目前,每年印尼生產的70萬t可可豆,經過發酵處理的僅30%,農業部諒解,這是因為印尼農民的技術能力和資金問題,為此,農業部持續對可可農進行輔導,以便提高生產的可可豆品質。
印尼可可業協會(AIKI)執行經理辛德拉·威查亞對此仍感到質疑,因為最近印尼可可豆品質愈發降低,再加上至今仍不能克服的蟲害問題。受蟲害襲擊的可可豆,發酵后品質變得更惡劣,對可可農不利。他坦承,可可豆發酵能增值,但僅10%-15%,如能提高產量,從每公頃0.3 t提高到1 t,則能提高30%的產量,對可可農更有益。
預計今年印尼可可豆產量仍在50萬t以下,而明年可可工業需要大約100萬t可可豆,因此,一部分仍須進口供應,對此,印尼可可業協會感到惋惜,因為國內可可市場潛力非常明朗。“因此,政府須推動國內增加可可豆產量。”
(摘自印度尼西亞《商報》,201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