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Oracle是世界最大的企業軟件公司,其所研發的Oracle數據庫在世界各國的很多企業中都有著廣泛應用。這是一種世界通用的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具有適應性強、擴展容量大,安全性高、穩定性好等優點。但由于很多企業的數據庫所保存的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為了進一步保證數據庫的安全,避免因為意外而造成數據信息丟失,就需要對Oracle數據庫中的數據信息進行備份處理?,F文章就主要研究了Oracle數據庫的備份策略與實施方案,并探討了備份的恢復策略。
關鍵詞:Oracle數據庫;備份;恢復;策略;安全
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企業信息數據庫系統中所儲存的信息數據越來越多,在此情況下,這些諸多數據信息的安全問題就顯得格外突出。如何有效避免外界人為因素、自然因素、軟硬件問題等多種影響因素的安全威脅,就成為了當前備受人們關注的信息技術研究課題。筆者認為,采用數據庫備份的方法能夠起到較好的預防效果,以下本文就針對Oracle數據庫的備份與恢復策略問題進行探討。
1 Oracle數據庫的備份策略設計
1.1 數據備份系統的性能要求
筆者在對Oracle數據庫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脅因素進行分析研究后,認為在對Oracle數據庫進行備份策略設計時,至少應該使備份策略具備以下幾點基本性能,才能使數據庫的備份系統起到安全防范的作用。
1.1.1 較強的可擴展能力。目前企業的數據庫所存儲的數據信息資源數量越來越多,總量越來越大。這不但要求數據庫需要具備較強的可擴展性,還要求數據庫的備份系統也要具備同樣大的可擴展性。并且該數據備份系統的升級和擴容都要非常靈活方便,以便于隨時根據現有數據庫進行擴展。
1.1.2 較好的可恢復性能力。數據庫之所以要進行備份系統設計,就是為了能夠在原文件遭受破壞后,通過還原備份文件來實現數據找回。因此數據備份系統必須要具備可靠的恢復能力,以便快速可靠的還原數據。
1.1.3 保持業務連續性。由于企業一般都要求數據庫系統能夠連續進行業務操作,若長時間中斷進行數據備份處理,就會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轉。為此要求數據庫備份系統必須要能夠保證業務的連續性。
1.2 備份設備的選擇
以Oracle數據庫中的PCEDM數據庫為例,在對其進行備份設備的選擇時,需要對其進行一定的性能需求分析。結合本文上述分析,筆者建議可以采用IBM TSM軟件當做PCEDM數據庫的備份管理軟件系統,并以此進行備份數據管理。
TSM軟件系統一般對于企業級的數據庫備份系統較為適用,大多數企業在進行數據庫備份策略設計時的首選軟件系統就是TSM系統,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另外,TSM的管理架構具有較高的擴展性,在多種計算機操作系統中都能得到支持運行,并且能夠進行集中化、自動化的存儲管理,因而能夠滿足數據備份系統的高效性、自動性和可擴展性要求。除此之外,TSM還具有較為專屬的二進制格式,能夠對每次傳輸的數據進行加密處理,在備份或恢復處理時,則通過CRC數據校驗來實現,因而數據的完整性與安全性得到了極大的保障。
1.3 備份策略制定
通過詳細分析Oracle數據庫存儲結構、數據庫運行方式、數據存儲文件、數據增長速度和數據增長密度時段等實際情況,結合Oracle數據庫幾種備份方式的優缺點,本文制定了以下備份策略:
1.3.1 采用Oracle提供的備份工具RMAN與冷備份、邏輯備份相結合的方式,其中,RMAN備份為主要備份方式,冷備份、邏輯備份為輔助備份方式。
1.3.2 RMAN備份包括全備份和增量備份2種方式。本文采用了備份數據量小、存儲空間要求較低的Differential增量備份方式。在進行一次級別n的Differential增量備份時,RMAN只會對那些與最近一次級別等于或小于n的增量備份相比發生變化的數據塊進行備份。
1.3.3 備份觸發方式:Unix計劃任務定時啟動。建立系統CRON任務,按照備份策略編輯命令,定時啟動系統的計劃任務(crontab)進程,調用RMAN備份或邏輯備份啟動文件。
1.3.4 數據庫歸檔方式:在Archivelog(歸檔)模式下,數據庫不僅可以進行一致備份,還可以在數據庫打開的情況下進行聯機備份。將所有使用RMAN備份的目標數據庫全部切換為Archivelog模式,建立歸檔文件系統/oraarch,各Oracle實例的歸檔目錄統一設置為:/oraarch/$ORACLE_SID。
2 備份方案實施
2.1 冷備份
在數據庫以TRANSACTIONAL,IMMEDIATE 或NORMAL方式關閉后進行的備份稱為冷備份或脫機備份。在數據庫關閉狀態下,冷備份利用操作系統拷貝命令對所有的數據文件、控制文件、聯機日志文件、初始化參數文件等進行備份。一旦數據庫出現故障,可以將這些拷貝文件重新覆蓋到原文件位置。這種備份可將數據庫恢復到它被關閉前的狀態。由于PCEDM數據庫需要保證7x24 h運行,而冷備份必須在數據庫關閉的情況下進行,因此冷備份在正常的服務檢修期間進行,每年2次。
2.2 邏輯備份
邏輯備份利用Oracle Export工具將數據庫中的模式對象導入到二進制文件中,然后在需要時再利用Oracle Import工具將二進制文件中的模式對象重新導入到數據庫中。邏輯備份可基于全庫模式、用戶模式或表模式將數據導出,較為靈活。對于一些重要的數據可以采取該種方式作為輔助備份。本例利用系統的CRON計劃任務定時自動運行邏輯備份腳本。
此外,采用邏輯方式導出導入數據的方法可較好地實現在不同操作系統平臺、不同數據庫版本之間進行數據庫遷移,這對于物理備份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備份形式。
2.3 RMAN備份
RMAN是一個由Oracle提供的外部工具,專門用來對數據庫進行備份與恢復操作。RMAN通過在目標數據庫中啟動Oracle服務進程完成備份任務。
3 Oracle數據庫恢復
對數據庫進行備份的最終目的,還是要對其進行恢復以便于使用者利用其中的信息。為此研究數據庫的備份,必然還要研究其恢復方法。根據數據庫本身可能形成的故障,在對其進行恢復時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完全恢復,或者不完全恢復。以RMAN為例,其數據恢復方式如下所示:
3.1 RMAN完全恢復
在利用RMAN進行完全恢復時,所有在線和歸檔重做日志文件中的記錄都會被用來恢復數據庫,從備份中恢復已經損壞的文件,然后應用日志文件將該數據文件恢復到當前時間點。
3.2 RMAN不完全恢復
在RMAN中可以通過不完全恢復將數據庫恢復到一個指定的時刻、指定的SCN或應用了指定日志順序號的歸檔重做日志后的狀態,即從時間、SCN或日志順序號3種方式中選擇一種作為恢復終止標記。
4 結束語
本文中所論述的Oracle數據庫的備份與恢復策略是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情況和經驗而得出的,在一定時期的實踐運行中得知這種數據庫備份策略的實施運行起到了較好的備份效果。不但實現了數據備份的自動管理,提高了備份系統的運行效率和運行質量,而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可擴展性和可靠性,是一種性能良好的數據庫備份和恢復策略,值得大力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謝東.基于Oracle的數據庫安全策略[J].現代情報,2006,26(1).
[2]余以勝.Oracle數據庫備份解決方案的研究[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06,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