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麗+孫浩
入夜之后,有許多人應該睡覺卻睡不著,他們輾轉反側,久久不能入眠,腦中不斷地浮現過去、現在、未來的事,有悲傷、有氣憤、有憂慮、有害怕……
睡眠這個熊孩紙,太關注了反而來事,越想越睡不了
失眠的原因大多兩個方面:首先是對睡眠狀態(tài)過于關注。因為太惦念才成了問題,在睡前就產生了預期的焦慮和擔憂,會不會睡不好啊,千萬別睡不著啊……思慮過度,大腦皮層不是抑制反倒亢奮。這種憂慮使一個人期待著睡意的來臨,越睡不著就越愛看表,而越看表就越睡不著,惡性循環(huán)。
不規(guī)則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導致有的人飲酒過后也容易興奮,導致入睡難。晚餐酒局也會導致失眠。非頑固性失眠患者可以試用:
非藥物性自我調整,即白天增加活動,加強體育運動,使興奮狀態(tài)增加,衰退狀態(tài)自然就快。
別把睡眠當回事。有的人喜歡回憶細節(jié),像過篩子似地檢查一遍睡眠狀況,如昨晚睡了幾個小時?做了多少夢?起夜幾次?這樣就進入一個怪圈,由擔心到關注,直到產生了問題。其實睡覺和吃飯一樣,都是人的一種本能,很多人不會把吃了一兩飯還是二兩飯,或者早吃一會兒還是晚吃一會兒當回事。
不是時間長才是好睡眠
不困時不要上床,不要等覺。睡前做些靜態(tài)的事,如看電視、看報紙,使自己處于安靜狀態(tài)。
從生活方式上,不要隨意打亂生物鐘。不熬夜,上網時間不要過長,晚上吃個蘋果有助于睡覺。
睡覺環(huán)境以不受干擾最合適,要注意通風,保持相對安靜,光線適宜。
其實衡量睡眠狀況好不好除了睡覺時間的長短,睡覺質量更重要,不必以多少小時為硬指標,只要解乏了、休息了、狀態(tài)不錯,就算好睡眠了。專家認為,要睡得舒服安穩(wěn),多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視覺。最好看不到外邊和室內的任何一點光線,選擇柔色或暗色的窗簾,不要開著燈睡覺。
開燈睡覺時的燈光會擾亂人體的自然平衡,不僅影響睡眠質量,時間長了還可能引起各種疾病。
2.觸覺。室內溫度應保持在冬季19攝氏度,其他季節(jié)22攝氏度最為適宜。
3.嗅覺。室內空氣以清新為好,最好有蘋果香氣、檸檬香氣或玫瑰花的香氣存在,這些香氣具有安神的作用。
4.味覺。睡前不要吃過多的食物,但飲少量的葡萄酒、牛奶等,口中有一定的味覺易于安眠。
本版由新華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