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咖聚洛陽,透視獸藥行業發展主旋律
——“獸藥行業發展暨畜產品安全高層論壇”紀要
○本刊/趙曉松
2015年9月16日,獸藥行業發展暨畜產品安全高層論壇在洛陽鉬都利豪國際酒店隆重召開。16日上午,馬有祥、馮忠武、陳偉生和才學鵬四位行業大咖齊聚本論壇,就畜牧業現狀及發展前景,獸醫獸藥工作、動物疫病防控、獸藥行業現狀和形勢以及監管措施作了精彩的演講。

中國獸藥協會副會長李向東主持
“獸醫、獸藥是為畜牧養殖業的發展提供服務而存在的,養殖業希望少發病、不發病。對于獸醫、藥企呢?如果養殖業對藥品沒有需求,就會導致藥品的滯銷,因此獸藥業會希望多發病,多用藥。從市場經濟學來講,企業是要盈利的,一定程度上,這兩邊兒的關系又是冤家,但總體上是相互依存的,因此為建設現代畜牧業,沒有現代獸醫、藥的保障是無法實現的”。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雖有畜牧,但不能稱之為“畜牧業”,唯有進入90年代后期,中國才真正稱得上存在畜牧業。如今作為世界第一畜禽養殖大國的我們,肉類產量8 706.7萬t,禽蛋產量2 893.9萬t,而從畜牧到畜牧業最顯著的標志,并非這些龐大的生產數字,而是我國日趨壯大的規模化養殖。2014年全國生豬存欄4.666億頭,出欄7.35億頭,占世界總值的一半。隨著畜產品結構不斷優化,產業化水平、畜產品質量安全等也不斷提高,但我們遇到的問題也隨之升級,新常態下畜牧業面臨著新的挑戰:①畜產品消費增長逐步趨緩;②畜產品產量增速趨緩;③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④重大疫病和質量安全事件威脅;⑤發展水平與國外差距較大;⑥進口沖擊壓力越來越大。
那么要如何規劃來應對這些挑戰呢?馬有祥認為:要以行業發展為基礎,設置應對機制。
1產業規劃布局搞好頂層設計
1)加快發展增長潛力較大的地區:建設批高標準、種養結合的養殖基地,做大做強加工龍頭企業,實現產加銷對接。
2)適度發展傳統優勢產區: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完善良種繁育體系,擴大屠宰加工能力,提高產業綜合生產能力。
3)優化布局南方水網地區:調整區域內生豬產業布局,以發展種養概念、農牧結合的生態養殖主體,轉變生產方式。
2抓好畜禽糞污染綜合利用,實現生產生態協調發展
強化指導和服務,在創新技術工藝和模式下功夫,推廣糞污減量化排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模式。
3抓好現代畜禽種業,加快核心種源國產化進程
通過項目引導、政策獎勵手段,鼓勵規模大、實力強的“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建立商業化育種體系,提升企業育種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并加強地方品種資源動態監測和評估,突出重點,分類保護,有序開發。

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馬有祥:《畜牧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農業部獸醫局局長馮忠武:《新時期獸醫工作的目標和重點工作》

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陳偉生主任:《動物疫病防控形勢與措施》

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所長才學鵬:《我國獸用生物制品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4抓好標準化規模養殖、提高綜合生產能力
創建一個“標準化”體系,包括: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
5抓好草食畜牧業發展,促進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發展草食畜牧業是促進農業“轉方式、調結構”的有效途徑和重要突破口,重點是五方面工作:①增量提質擴母畜;②多措并舉轉方式;③堅持不懈推品改;④以養代種增飼草;⑤創新機制促金融。
6建立畜牧業穩定發展的調控機制
對金融、保險、期貸、收儲、信息監測預警等方案進行全方位調控。
馮忠武局長針對《新時期獸醫工作的目標和重點工作》提出四項主要問題,在問題中,可以看出,馮忠武局長對明年的查驗決策作出了明確的指示。
1疫病防控責任和事權問題
長期以來,獸醫部門承擔具體的強制免疫工作,既造成工作定位不準確,加重人、財、物力負擔,又造成了飼養者防疫責任缺失。由于獸醫部門大包大攬,養殖者有病不報,造成無法在第一時間掌握情況。他強調:“我們一定要注意,獸醫部門只負責防治,要明確自己的工作定位,防疫的主體責任就是養殖者、生產者。”
2動物疫病防控支持政策問題
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少,周期長,基礎設施條件無法滿足工作需要;動物防疫公共財政保障制度存在總量不足;動物防疫財政投入結構環節不合理。這和我們的各個生物企業有關,目前,農業部也在和財政部進行溝通,在“農業政策創設”會議上,提議創設一個“先打后補”機制,讓養殖者先注射疫苗,然后根據免疫的效果進行補貼,補貼直接交給養殖者,減少把錢交給生產企業,省略中間環節。
3動物疫病風險管理問題
三環節要進行主要管理,借鑒日本寵物疫苗生產企業,減少人員或無人員,機械加工,使可能出現的風險徹底消除。
4獸醫衛生立法問題
主要表現: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現行法律法規內容和理念已不適應獸醫衛生事業發展需要,亟待修改完整。
所以獸醫衛生立法應與國際規則完全接軌;完善獸醫衛生相關法律法規體系,技術標準與法規要緊密結合。在2016年,中檢所至少90%的抽樣檢查將放在縣級以下疫病防疫部門的冷庫和飼養場內,必須解決疫苗防疫效果問題。
陳偉生主任提到,當前,我國主要疫病防控措施是強制免疫、監測預警、區域化管理、消滅計劃等,那么如何選擇防控策略,實現防控目標呢?針對于此,我們需要進行深思。
1防控主體結構失調
主要是來自政府與養殖者及社會服務的失調,制約現階段疫病的防控。因此,必須堅持主體責任與服務多元化的防控方向,發揮政府在疫病防控中公共服務職能,合理界定各級政府的責任和范圍,進一步明確養殖者的主體義務,要由單純的政府供給轉變為社會共同參與,充分發揮獸醫服務機構的作用,才能逐步建立健全中國特色的動物防疫體系。
2防控措施結構失調
防控疫病的三條途徑失衡,長期得不到扭轉,重視保護易感動物,而疏于前兩者,必將會導致疫病越來越多,易感動物越來愈難以保護。要調整當前重大動物疫病以免疫為主體的防控策略,采用綜合防控,提高養殖場與基層綜合防控水平。
3防控監管結構失衡
其重點在于源頭監管,使養殖環節、運輸與交易環節和屠宰加工環節進行有機結合。
才學鵬所長主要歸納出來5方面問題:①產業發展規劃和政策相對滯后;②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獨立開發研發與工藝改進落后;③新型疫苗研制水平較低,重組亞單位、基因缺失、活載體、表位、核酸疫苗處于研發階段,聯苗技術含量低;④同質化趨勢明顯,缺乏核心競爭力;⑤疫苗原材料標準和工藝落后,佐劑缺乏質量標準,礦物油、濃縮、抗原生產有待向國外生物企業靠近。
最后,才學鵬所長就《國家獸藥質量安全二維碼追溯體系》表示:二維碼是市場流通簡單的標識,經營者、消費者在買賣獸藥產品時可隨時隨地查詢產品信息與流通信息,并可及時舉報虛假、錯誤信息。
2016年監督、管理人員可使用二維碼專用設備,方便的進行抽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