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秋敏,范才良,劉付國樹,李恒,劉娟,朱兆榮
(西南大學榮昌校區動物醫學系重慶402460)
行走在鄉村的老中獸醫
——采訪基層老中獸醫孟遠富
任秋敏,范才良,劉付國樹,李恒,劉娟*,朱兆榮
(西南大學榮昌校區動物醫學系重慶402460)

孟遠富老師近照拍攝于2015年7月
孟遠富(1955-),男,1970年在重慶市榮昌縣清升鎮回龍村小學初中畢業后,自學中獸醫學,次年在重慶市榮昌縣清升畜牧站擔任防疫員,并于1988年正式進入畜牧站工作,主要從事動物疫病防疫、疾病治療等方面的工作,并于1996年至2008年期間擔任清升鎮畜牧站站長12年。2013年退休離任,現自己在清升鎮經營一家中獸藥鋪,為鎮上農戶提供治療畜禽疾病服務。
在西南大學榮昌校區動物醫學系系主任劉娟教授的帶領下,筆者參加了實施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西南區傳統中獸醫搶救與整理項目(項目編號:2013FY110600),對西南區中獸醫專家教授和基層老中獸醫進行了采訪。在2015年7月8日,筆者對重慶市榮昌區清升鎮基層老中獸醫孟遠富進行了采訪。
采訪組:孟老師您好,我們了解到您為中獸醫事業奉獻了一生,特地來拜訪您。請問孟老師您現在從事的是什么工作呢?
孟老師:自2013年我從清升鎮畜牧站退休后,因割舍不下幾十年來從事中獸醫工作的深厚感情,又來到鎮上開起了我現在所經營的中獸藥鋪,為鎮上的農戶家里的牲畜看病抓藥,幾乎都能藥到病除,所以也得到了農戶們的信賴,今天到現在(當日上午10: 15)已經開出了五副中藥,有消食健胃的,有清熱瀉火的,還有清熱涼血的。
采訪組:孟老師,在您行醫的四十多年里,采用西藥治療動物疾病的情況多嗎?
孟老師:我行醫至今已經44年了,一直用中獸醫知識來看病治病,我現在的藥鋪也沒有西藥出現。一方面是因為我的文化程度不高,只有初中水平,對西醫的很多機理理解不透;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這么多年我應用中獸醫解決了我所遇到的不同種動物的各種疾病,中藥副作用小,經濟劃算,我從內心深處敬佩和喜歡我的職業,更敬佩和喜歡博大精深的中獸醫學,所以我一直堅持應用中獸醫學看病治病。
采訪組:孟老師,您應用中獸醫學都治療過哪些疾病呢?效果怎么樣?
孟老師:治療過的疾病就數不勝數了,肢體病、消化道疾病、皮膚病、產科病、傳染病等等。九十年代以前動物的傳染病種類并不多見,常見的有豬瘟、豬丹毒、豬肺疫、牛出敗等,除了豬瘟,其他的傳染病都能收到很好的療效。
采訪組:孟老師能不能向我們舉一個您在臨床治療中遇到的病例呢?
孟老師:曾有一農戶家中一頭母豬大便結節,不吃飼料,面部皮膚微紅,用手觸摸豬耳根部,發現母豬體溫略偏高,根據臨床癥狀初步判定為上中焦邪郁生熱,遂用涼膈散煎服灌喂,一副藥之后母豬開始排大便,飲食少量。隔日再取一副涼膈散煎后混飼料喂服,兩副中藥后母豬的食欲、體溫、排便、面部皮膚均正常。分析原因,此母豬是因天氣炎熱,熱聚胸膈,火熱上沖,燥熱內結,難于下泄。涼膈散有一歌訣:涼膈硝黃梔子翹,黃芩甘草薄荷饒,竹葉煎蜜療膈上,中焦燥實服之消。連翹為君藥,清熱解毒;黃芩、山梔、大黃、芒硝為臣藥;薄荷、竹葉為佐藥;甘草、白蜜為使藥。
采訪組:孟老師,在您行醫的過程中,動物難產的情況多嗎?您是怎么解決的呢?
孟老師:動物難產也是一種常見現象,我們一般都會采取人工助產的方式,對于動物的產后護理,中藥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了,因為中藥是我國勞動人民幾千年實踐的結晶,適合中國國人和動物的體質,也適于中國人和動物養生保健,安全可靠。去年3月份,清升鎮有戶人家里的一頭母牛難產,上午10時畜主便自己在家中取胎,因沒有經驗,一直到下午2:30仍未取出,于是打電話讓我去幫忙。到達農戶家后,母牛已經精疲力竭了,經檢查,發現胎兒胎位正確,但因胎兒頭胸部太大,致使其卡在母畜盆骨里不能順利產出。于是我用產科線鋸等器材先分解了胎兒的頭部,取出頭部后再分解了胎兒的左前肢,取出左前肢后再握住胎兒右前肢將胎兒的剩余部分拉出來,隨即給母牛注射消炎藥,同時輸營養液,再給母牛開了兩副產后調理藥生化湯(當歸、川芎、桃仁、炮干姜、炙甘草)加味黨參、熟地、山藥。方中重用當歸活血補血,化瘀生新,為主藥;川芎活血行氣,桃仁活血祛瘀,為輔藥;炮干姜溫經散寒,止痛,為佐藥;炙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此牛難產時間長,氣血虧虛,故加黨參,熟地,山藥。服用之后母牛恢復得極好,上個月又產下一頭小牛,畜主又來找我給母牛開了產后調養的方劑。所以只要我們自己的中獸醫知識扎實,經驗豐富,治療效果好,便會得到大家的認可。
采訪組:孟老師,作為一名老中獸醫,您覺得您的工作辛苦嗎?
孟老師:辛苦是必然的,但我卻樂在其中,特別是每每治愈動物的疾病后,辛苦與成就感、幸福感比起來就不值一提了。有一次出診經歷令我印象尤為深刻,1988年11月的一天中午,清升鎮15村1組曾先生家一頭牛突然不吃料,畜主誤以為牛挑食,于是生火給牛煮了玉米料,仍舊不吃。晚上12點后發現牛咳嗽、喘氣。凌晨2:30畜主發現牛的病情越發嚴重便來找我,大約3:30我跟著畜主從家里出發,當時正值冬季,加上又下著雨,寒風吹在臉上如刀割似的。4:20左右到達他家后,發現牛頭頸直伸,搖頭流涎,張口伸舌,不斷做吞咽動作,并有大量泡沫狀唾液從口角流出,患牛發出嘶啞的聲音,咳嗽。觸診發現頸部食道內有硬狀凸起物,問診畜主得知牛犯病當天上午喂了生紅薯,遂診斷為食道梗阻。由于梗阻物相對光滑且在頸部食道內,經觸診梗阻物可緩慢移動,于是我讓畜主將牛鼻繩提高,使患牛呈仰頭姿勢,采取食道內移法用力將阻塞物向下推,大約十幾秒鐘的時間就解決了問題。畜主真誠地向我致謝,且不斷夸我妙手回春,當時的我早已忘記了深夜的寒冷和路途的艱辛。
采訪組:聽了孟老師的行醫經歷,我們也被中獸醫學深深吸引,但是現在越來越多農戶、養殖場選擇用西醫治療畜禽疾病,對此您怎么看呢?
孟老師:中獸醫和西獸醫都各有優點,對有些疾病又顯得各有所短。十九世紀以來,在西學東漸的背景下,西醫才開始傳入中國,而在此之前的世世代代里,我們的祖先用中醫知識防治了各種人類和動物的疾病。在西醫發展并不成熟的十九世紀前期,中醫仍然在醫學領域發揮著主導地位。當時的中醫,不管是人醫還是獸醫,都具備很強的專業素養,能夠解決臨床中的問題。所以,只要中醫學子們肯努力,愿意付出心血,把中獸醫學好,能夠解決實際生產中的問題,中獸醫學就有希望。
采訪組:那孟老師,您覺得我們怎樣才能把中獸醫學好呢?
孟老師:學好中獸醫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還得從根源做起。第一,國家在發展規模化養殖的同時,應該對農村的種植業和養殖業有更好的規劃,確保農民的利益,同時也讓基層獸醫有事可做。第二,2008年畜牧站取消了藥房,這也阻礙了中獸醫的發展,應該從其他方面予以弘揚。第三,作為學生,應該多閱讀中醫古籍,排除現代思維定式的干擾,以古人的思維和視角,理解經典著作的內在意蘊,領悟中獸醫之精髓,同時向老中獸醫們學習,將理論運用到實踐才是最終的目的。只要你們相信中獸醫,并為之不懈努力,你們定會青出于藍,中獸醫的復興就指日可待!
采訪間隙,孟老師向我們展示了他行醫時使用過的器具。

圖1 中藥研缽

圖2 中藥研槽中藥研缽與中藥研槽均由鐵制成,距今約60年歷史。

圖3 牛骨制閹雞棒

圖4 不銹鋼制閹雞棒使用時,在閹雞棒上穿一根棕絲,用于隔斷公雞的睪丸。

圖5 閹雞器械

圖6 閹雞鑼閹割員下鄉閹割時,敲響閹割鑼,告知鄉親們閹割員的到來。四川人俗稱“繃子”
科技部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2013FY110600-03)。
*通訊作者:劉娟,女,教授,從事中獸醫醫藥研究與教學,E-mail:liujuan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