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波+尹國江

大連市沙河口區非公企業黨工委充分發揮非公企業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作用,在非公企業黨組織中深入開展“三個融入”,突出服務導向,完善保障體系,強化人才隊伍,提升服務實效,大力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實現了黨建工作與非公企業經濟的雙促共贏。
一、把黨建工作融入企業管理中,為企業發展注入活力。為達到黨建工作與企業行政管理目標的一致性,沙河口區非公企業黨工委引導企業黨組織在黨的組織設置和管理上,做到“三個適應”:黨組織的設置與企業管理體制相適應、黨組織負責人配備與企業管理隊伍相適應、黨員培養與企業管理人才需求相適應,黨建工作成為非公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是在全區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中采取“雙向進入”的辦法,實行黨委會成員與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中的班子成員交叉任職,讓黨組織成員進入非公有制企業決策層。區非公企業黨工委協調非公有制企業,安排有機關工作經驗或黨建工作經驗的退休干部、轉業干部到企業任職,幫助企業開展黨建工作。目前,全區已有100多名退休和轉業干部在非公有制企業擔任中層以上領導,其中50多名進入了企業決策層。二是積極引導黨組織參與企業的重大決策。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重大事項及黨組織的主要工作,先提交黨委會討論形成決議后,再提交董事會決定,做到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考核,確立黨組織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政治引領地位。黨組織還引導黨員職工積極參政議政,使企業的重大事項由黨組織和黨員先討論,為企業發展出“金點子”,建立了企業與職工良好的互動關系,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進一步增強。
二、把黨建工作融入法律服務中,為企業和諧提供保障。沙河口區非公企業黨工委把搞好法律服務作為協調企業與職工關系、正確處理勞資矛盾、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根本性工作。在企業開展“法律進企業”活動,進一步增強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廣大職工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有力地提升了依法管理企業的水平。組織區人民法院與大型企業進行對接,針對當前企業存在的合同履行監管不到位、企業維權困難、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等問題,到企業開展法制宣傳,舉辦法制講座。幫助企業建立完善的企業法律顧問制度,推進企業法律風險管理,加強對企業的法律服務工作,搭建綜合服務平臺,幫助企業解決涉法問題。企業黨組織以企業黨建工作帶動工會和共青團等群團組織發揮作用,注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與溝通工作,在企業、黨組織與職工間搭建起連心橋,爭取企業職工的信任、支持和擁護,暢通職工反映意見、建議的渠道,協調企業與職工、職工與職工之間的關系,正確處理勞資矛盾,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切實解決職工的合理要求,凝聚了人心,建立了勞資平等、誠信互助、互利共贏的和諧勞動關系。
三、把黨建工作融入人才培養中,為企業競爭提升軟實力。沙河口區委組織部高度重視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把非公黨務工作者納入全區干部教育培訓計劃,請專業人員授課,有專門經費保障,有專用培訓場地和設施,全面提升了全區非公企業黨務工作者黨建工作的“基本功”,黨務工作者自身的能力和服務企業發展的本領也得到了增強。區非公企業黨工委引導企業黨組織把人才培養工作作為企業發展的有力抓手,建立并實施了以“把黨員優先納入升職范圍,優先組織黨員參加各類培訓”“把業務骨干培養為黨員,把黨員培養為業務能手”為主要內容的“兩優先、兩培養”制度,不斷提高黨員隊伍的綜合素質,促進了企業人才隊伍建設,提升了企業競爭力。企業黨組織在黨員發展和職位提升上有個“硬性規定”:黨員發展對象必須是本單位的業務骨干,部門經理必須是優秀黨員。目前,全區規模以上非公企業管理人員80%以上是黨員。區非公企業黨工委每年對新任黨組織書記進行專題培訓,著力解決新任黨組織書記存在的黨建工作經驗不足、黨務知識不懂、工作方法不新的“三不”問題,把他們“扶上馬,送一程”。
(作者單位:大連市沙河口區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