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亮
“干部像候鳥,頻往家里跑;白天尋不見,晚上影難找;辦事得趕早,晚了就白跑”。這是一首農村群眾針對鄉鎮干部“走讀”現象的順口溜。遼中縣針對廣大群眾對鄉鎮干部“走讀”現象的負面反映,開展了“干部住鎮,三進三聯”活動,讓鄉鎮干部往下“走”,往群眾身邊“走”,使之成為鄉鎮干部的工作新常態。
走村不漏戶,戶戶見干部。全縣170多名鄉鎮縣管干部,在遼中縣委的統籌安排下,每名鄉鎮干部每周住鎮不少于2天,每鎮保證每天住鎮領導不少于2人,要求住鎮干部充分利用晚上住鎮的時間,進村,以座談會、談心等形式聯系村屯干部;進戶,以“五必訪”為內容聯系特殊群體;進廣場,與群眾互動,聯系廣大百姓。截至目前,全縣每名鄉鎮干部累計住村時間均超過30天。在已實現進村、進廣場全覆蓋的同時,進戶入門780家,走訪群眾1萬余人。
干部走下去,民情訪上來。全縣鄉鎮縣管干部通過開展“干部住鎮,三進三聯”活動,改變“上級問下級”“表來表去”等內部循環征求民意的做法,住鎮干部真走實訪,給群眾一張“黨員群眾雙向聯系卡”,撰寫一本“民情日記”,召開一次民情座談會,幫助辦理一些實事,化解一個信訪案件,形成一份民情報告。活動中,住鎮干部了解到群眾生產生活方面的問題201個、社會風氣方面的問題34件。
順著民意干,按照民心辦。住鎮干部把辦實事作為“干部住鎮,三進三聯”活動的落腳點,有住鎮干部了解到個別村民巧立名目大辦酒席,借機斂財,住鎮干部及時向上級反映情況,縣里隨即出臺了《關于嚴禁婚喪喜慶事宜大操大辦的暫行規定(試行)》。大黑鎮住鎮干部晚上深入馬家村低保戶李素賢家了解民情,發現李素賢住的是險房,次日,村里便組織專人前去維修,以確保其人身安全。截至目前,全縣住鎮干部解決群眾困難、問題200多個,送去幫扶資金100多萬元。
天天見干部,工作新常態。通過開展“干部住鎮,三進三聯”活動,遼中縣堅持把立足當前與著眼長遠、開展活動與制度制定相結合,努力形成聯系服務群眾制度化。全縣健全完善縣管領導干部聯系點制度,要求每人每年深入聯系點不少于12次,每次不少于半天。鄉鎮黨委主要領導帶頭深入到條件艱苦、矛盾突出的村屯調解糾紛,化解矛盾。完善鄉鎮黨委班子調查研究制度,強化問題導向,帶著課題蹲點入戶,每人每年形成1份有價值的調研報告,并推動1個相關問題的解決。通過把活動轉化為制度,用制度規范干部行為,構建了鄉鎮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常態化、長效化的工作格局。
(作者單位:遼中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