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林
有一條“小魚”,正在清亮亮藍汪汪的游泳池里,快快樂樂地游來游去。
這條“小魚”頭裹白底黑點泳帽,眼戴泳鏡,穿著天藍色小褲衩,一會兒從水里露出頭,一會兒又鉆進水里,自由自在游得不亦樂乎。忽然,“小魚”發現對面游來一條“大魚”,立刻停下來,換了姿勢,飄在水面,兩手不停地壓水。“大魚”倏忽之間穿了過去,“小魚”又開始游起來。泳道長五十米,“小魚”瀟瀟灑灑地一口氣游了個來回,然后才靠在泳池邊,抹一下臉上的水,右手食指和中指擺成V字型,高高舉過頭頂,他還沖著我得意地笑。
這條“小魚”是家齊,現在他已經學會了蛙泳和踩水。剛才的一系列表演,他是在向我炫耀游泳技術呢。
這個暑假,他每天都去游泳館學習游泳。最初,我認為他純粹是到那里玩兒,因為他特意帶上了漂亮的海豚游泳圈。小孩子喜歡水是天性,一進泳池,他就仿佛到了游樂場,吸引著他迫不及待地奔進了泳池,抱著游泳圈玩個熱火朝天。這種玩法玩膩了,他開始瞄著那些學游泳的人。我想,他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萌生了學游泳的念頭吧。經過一番細致的觀察,他應該是下定了決心,也沒跟我商量,就比照著那些游泳人的姿勢,在水里不停地撲騰著,姿勢雖有些笨拙,但還蠻像回事呢。有時他還嗆了一口水,但他還是繼續努力地練習著。后來他走到我身邊說:“老爸,我想學游泳。”
我是“旱鴨子”,對游泳沒一丁點興趣,陪他來玩也只是靠在半米深的泳池邊,身體浸在里面始終處于泡澡狀態。他在游泳池里的變化絲毫沒有逃過我的眼睛。最初我想制止他的這種行為,后來還是忍住了,心里不住地對自己說,誰天生就會游泳呢?還不都是后天學習的結果嗎?況且他還是蠻有經驗的,不是經過細致觀察了嗎?我沖他點點頭,堅定地說:“當然好了。”回到家,我把這個意外的發現告訴妻,妻也支持,鼓勵他:“這樣不僅可以學到一門本領,而且也能鍛煉好身體,一舉兩得啊!”
家齊對這個決定興奮不已,第二天就央求著媽媽陪他去游泳館。游泳館有規定:孩子學游泳,大人不讓進。因此,他學游泳的全部過程,我們都沒有親眼所見,只有晚上回家時,我才聽到他眉飛色舞地講個不停。那時我知道了踩水、蛙泳等方面的相關術語。我們配合他,非常認真地聽他講,認真看他比劃著姿勢。有時還要請教這個小“老師”一些游泳方面的問題,他就不厭其煩地給我們講解,有時還問一句:“明白了嗎?”我們立刻點點頭。于是,他就露出了滿足而興奮的表情。
三個星期后,游泳學習班結束了,家長可以觀摩孩子學習情況。那天我有事,沒有親眼觀看他的游泳技術。妻專門用手機錄下了他的游泳視頻。晚上我一回到家,他就拉著我看視頻,還以旁觀者和參與者的身份向我作解說,而且不斷強調,我們是在一米五深的池子里游泳的,最深的地方一米八呢。看著水中游泳的他,我的心里一陣興奮。我向他提出要親眼見證一下他的游泳技術。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那么自信,那么自豪。
清亮亮藍汪汪的游泳池里,游來了一條充氣小鯨魚。他看到了,嘻嘻笑著就朝它游去,快游到身邊時,仿佛擔心被小鯨魚看見似的,就鉆到了小鯨魚身下的水里了。不一會兒,他又冒出頭,卻沒發現那條小鯨魚。我朝著他的后面指指,小鯨魚正和他捉迷藏呢。他笑嘻嘻地又向小鯨魚游去。
他還為我表演了“扔炮彈”——這是我發明的名詞。他站在游泳池邊,捏住鼻子,看看池里沒有其他人,于是就把自己的身體丟進了水里,撲通一聲,水花四濺,他在水面上消失了。我的心里一陣緊張,喊了一聲“喂,小心!”就急急向水里搜尋。他正在水底擺動著雙腿,青蛙般悠閑地游著,慢慢浮上來,游到我身邊,抹一下臉,甩掉水花,沖我急急催著:“下來啊,下來啊!”
我心里頓感釋然,終于下定決心,走到深水池邊,身子慢慢探進了水里。我的想法是先練練膽子,準備扶著泳道線,穿越50米的泳道。我翹著腳尖,小心翼翼一步步向前挪著,當我走到快一米八深時,便再也挪不動了,兩腳踩不到底,還灌了一口水。我的勇氣頃刻之間被沖洗得干干凈凈,內心里產生了恐懼,狼狽地順著原路挪了回去,乖乖地坐在泳池邊的椅子上,平靜了好一會兒。細細想想,應該是年齡、興趣、膽怯,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阻擋了自己對這種健康運動的學習,甚至心底里沒有一點勇氣和毅力,這也許就是不惑之年的一種頑固吧!其實那個時候,我對自己的這種行為感到有些滑稽和可笑。
我這樣想著的時候,他卻已經游到了終點。他在向我招手。我非常歉意地也向他招招手,并且示意他再游回來。他明白了我的意思,又把自己丟進了水里,小魚一樣向我游來。他從“旱鴨子”變成了“水鴨子”,變成了一條熱愛游泳的“小魚”,我心里真是很自豪——
十三歲的他,已經能夠把喜歡的事情做好了;已經能夠獨立地學習了;已經開始嘗試接受和對新鮮事物地挑戰了。
我就那么幸福地看著他向我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