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佳利,譚艷君,霍 倩,張志鵬
(西安工程大學紡織與材料學院,陜西 西安 710048)
羧甲基淀粉合成工藝的優化探究
馬佳利,譚艷君,霍 倩,張志鵬
(西安工程大學紡織與材料學院,陜西 西安 710048)
為了找到替代海藻酸鈉印花糊料的原料,并降低生產成本。改性淀粉應運而生,其中羧甲基淀粉能溶于水,且無毒無味,為黏稠狀透明液體,而且具有良好的粘合性、乳化性、滲透性和成膜性。本文采用普通玉米淀粉與氯乙酸在堿性條件下利用異丙醇作為溶劑進行醚化,對各種影響因素做出探討,確定出最優工藝為:氯乙酸與淀粉物質的量比為1.15∶1,氫氧化鈉與淀粉物質的量比為2.5∶1,堿化溫度為30℃,堿化時間為60 min,醚化溫度為59 ℃,醚化時間為4 h,異丙醇體積濃度96%,異丙醇用量3.5 mL/g。
印花糊料;羧甲基淀粉;醚化;改性
目前我國活性染料的印花糊料多為海藻酸鈉。海藻酸鈉具有較高的給色量,—COO基團有強水化能力。另外,它還具有良好的抱水性、易洗除性,印花后花型輪廓清晰,不易滲化,是傳統輥筒印花機的理想糊料。隨著印花技術發展對糊料要求的提高和海藻酸鈉價格的不斷上漲,人們開始尋找一種性能良好、價格低廉的印花糊料來部分或全部取代海藻酸鈉。目前國內外研究開發出多種用于活性染料印花的糊料,其中羧甲基改性淀粉(CMS)因其能溶于水,且無毒無味,呈黏稠狀透明液體;水溶液對光、熱十分穩定,而且具有良好的粘合性、乳化性、滲透性和成膜性而被廣泛認可。
本文在前人的基礎上,以玉米淀粉和氯乙酸為原料,利用淀粉分子葡萄糖殘基中C2、C3和C6上的羥基所具有的醚化反應能力,與氯乙酸在氫氧化鈉的堿性條件下發生SN2雙分子親核取代反應而制的新型糊料,即羧
-甲基淀粉。研究了氯乙酸用量、氫氧化鈉用量、堿化時間、堿化溫度、醚化時間、醚化溫度、異丙醇濃度、異丙醇用量等因素對反應的影響以及對不同溶劑下的各個因素做出了對比,同時通過正交實驗確定出不同溶劑的最優工藝。
1.1 材料
玉米原淀粉(AGU),山東棗莊;氯乙酸(MCA),天津市福晨化學試劑廠;氫氧化鈉,天津市光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異丙醇,廣東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鹽酸,西安三浦化學試劑有限公司;酚酞,天津市福晨化學試劑廠。
1.2 實驗步驟
向三口燒瓶中依次加入一定量的淀粉和異丙醇,開動攪拌使淀粉充分分散15 min后,加入總量1/2的NaOH,在一定溫度下堿化一段時間,滴入氯乙酸,滴加完后再滴入剩余的NaOH,調節醚化溫度和時間進行醚化,反應結束后,冷卻、過濾、洗滌、抽濾、干燥。
1.3 取代度的測定
采用國際標準ISO 11216測定取代度(酸洗法),計算式見式(1~2)。


式中:A—中和1 g酸式羧甲基淀粉所消耗的NaOH的物質的量/mmol;V1—加入的NaOH標準溶液體積/mL;V2—滴定過量的NaOH標準溶液所消耗的HCl標準溶液的體積/mL;C1—NaOH標準溶液的濃度/mol/L;C2—HCl標準溶液的濃度/mol/L;m—用于測定的酸式羧甲基淀粉的質量/g;0.162—淀粉失水葡萄糖單元的物質的量/mmol;0.058—失水葡萄糖單元中一個羥基被羧甲基取代后,失水葡萄糖單元毫摩爾質量的凈增值。
2.1 氯乙酸用量對羧甲基淀粉取代度的影響
淀粉量固定為0.1 mol,異丙醇體積濃度為97%,溶劑比3.4 mL/g,堿用量9.6 g,堿化溫度35 ℃,堿化時間1 h,醚化溫度55 ℃,時間4 h。改變氯乙酸用量,曲線見圖1。

圖1 氯乙酸用量對取代度的影響Fig.1 Effect of nMCA/nAGUon the degree of substitution
從圖1可看出,隨著氯乙酸量增加,取代度先增后降。當外界條件改變時(氯乙酸的量增加),原來的平衡就被破壞,在新的條件下正方向反應速率將占主導地位,直到建立新的平衡為止。增加氯乙酸的用量,可以加速醚化反應速度和提高產物量。氯乙酸過量會水解,造成原料浪費,另外,酸過量使得反應體系中的NaOH用量降低,堿化反應方程式將向左移動,因此,氯乙酸的最佳用量為0.11 mol。
2.2 NaOH用量對取代度的影響
固定淀粉用量為0.1 mol,溶劑比3.4 mL/g,MCA為10.395 g,異丙醇濃度為97%,堿化溫度35 ℃,堿化時間1 h,醚化溫度55 ℃,醚化時間4 h。改變堿量,數據見圖2。

圖2 NaOH用量對取代度的影響Fig.2 Effect of nNaOH/nNaOHon degree of substitution
從圖2可以看出,堿分2次加時,第1次加減使淀粉堿化,第2次加減是提供堿性環境進行淀粉的醚化,第1次加量稍多的取代度明顯高于第1次加堿量少的,但在加堿量為0.26 mol時第1次加堿量多少對取代度的影響很小,而且此時的取代度偏低。總體堿過少取代度也偏低是堿化反應沒有進行完全使生成的淀粉酸鈉水解,堿量過多取代度也會降低,是因為過量的堿會與氯乙酸發生副反應影響醚化效果。堿最佳用量為0.24 mol。
2.3 異丙醇濃度對取代度的影響
淀粉固定用量為0.1 mol,堿用量9.6 g,MCA為10.395 g,溶劑比3.4 mL/g,堿化溫度35 ℃,堿化時間1 h,醚化溫度55 ℃,醚化時間4 h。改變異丙醇體積濃度,取代度曲線見圖3。

圖3 異丙醇體積濃度對取代度的影響Fig.3 Effect of isopropanol volume concentration on degree of substitution
從圖3可以看出,隨著異丙醇體積濃度的增加,淀粉的取代度隨之增加。但是由于反應物料中除淀粉外,其余都溶于水,水量太少時則會影響堿和羧甲基試劑向淀粉內部的滲透,難以激活反應,因此在濃度高于97%時生成物出現結塊現象;另外,水對鈉離子存在溶劑化作用,水量越大,溶劑化作用越強,使得鈉離子向淀粉顆粒擴散作用減弱,相反的水量越少會失去溶劑法的作用。異丙醇體積濃度為97%較適宜。
2.4 異丙醇用量對取代度的影響
淀粉用量固定0.1 mol,堿用量9.6 g,MCA為10.395 g,異丙醇體積濃度為97%,堿化溫度35 ℃,堿化時間1 h,醚化溫度55 ℃,醚化時間4 h。改變異丙醇用量,取代度數據見圖4。

圖4 異丙醇用量對取代度的影響Fig.4 Effect of isopropanol amount on degree of substitution
從圖4可以看出,當異丙醇用量過多時反而使取代度降低,而且還造成藥品浪費。但用量過低也會使取代度降低,并且不利于攪拌,因此異丙醇最佳用量為3.4 mL/g。
2.5 堿化溫度對取代度的影響
淀粉用量固定為0.1 mol,異丙醇體積濃度97%,堿用量9.6 g,MCA10.395 g,溶劑比3.4 mL/g,堿化時間1 h,醚化溫度55 ℃,醚化時間4 h,堿化溫度改變,取代度曲線見圖5。

圖5 堿化溫度對取代度的影響Fig.5 Effect of alkalization temperature on degree of substitution
從圖5可以看出,改性淀粉的取代度隨堿化溫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是當溫度大于30 ℃后取代度降低。這是因為堿化反應為放熱反應,當堿化溫度過高時反應向逆方向進行,取代度降低。而在40 ℃時取代度雖然有升高但反應結束后反應物偏干,因此堿化最佳溫度為30 ℃。
2.6 堿化時間對取代度的影響
固定淀粉用量為0.1 mol,異丙醇體積濃度97%,堿用量9.6 g,MCA10.395 g,溶劑比3.4 mL/g,堿化溫度30℃,醚化溫度55 ℃,醚化時間為4 h,改變堿化時間,取代度曲線見圖6。

圖6 堿化時間對取代度的影響Fig.6 Effect of alkalization time on degree of substitution
從圖6可以看出,0.5 h與1 h的取代度差距較大,在長于1 h后取代度變化范圍較小,時間太短(0.5 h)不利于淀粉與氫氧化鈉的堿化反應,而時間過長對于取代度的影響又不大,因此最佳的堿化時間為1 h。
2.7 醚化溫度對取代度的影響
固定淀粉用量為0.1 mol,異丙醇體積濃度97%,堿用量9.6 g,MCA為10.395 g,溶劑比3.4 mL/g,堿化溫度30 ℃,堿化時間1 h,醚化時間4 h,改變醚化溫度,取代度曲線見圖7。

圖7 醚化溫度對取代度的影響Fig.7 Effect of etherification temperature on degree of substitution
從圖7可以看出,醚化溫度在55 ℃左右產物的取代度最高。原因可能是溫度低于55 ℃時,反應速度慢且不利于淀粉的溶脹,產物的取代度較低;溫度高于55℃則時易造成反應物糊化,同時也有利于副反應發生,也會導致產物取代度的降低。因此,醚化的最佳溫度為55 ℃。
2.8 醚化時間對取代度的影響
固定淀粉用量為0.1 mol,異丙醇體積濃度97%,堿用量9.6 g,MCA為10.395 g,溶劑比3.4 mL/g,堿化溫度30 ℃,堿化時間1 h,醚化溫度55 ℃。改變醚化時間得到數據見圖8。

圖8 醚化時間對取代度的影響Fig.8 Effect of etherification time on degree of substitution
從圖8可見,隨著反應時間增加,淀粉取代度先增加后降低。這是因為當反應時間為4 h時,反應物間充分反應,產品的取代度最大;隨著反應時間的進一步延長,會導致淀粉分子堿性降解,反應物減少,使產品的取代度降低。因此,最佳的反應時間是4 h。
2.9 單因素最佳反應條件的確定
由以上單一變量實驗可知羧甲基淀粉制備的最優工藝為:異丙醇體積濃度為97%,淀粉用量為0.1 mol,堿用量為0.24 mol,氯乙酸用量為0.11 mol,異丙醇體積用量3.4 mL/g,與淀粉的質量比),堿化溫度為30 ℃,堿化時間1 h,醚化溫度55 ℃,醚化時間為4 h。
2.10 正交實驗的設計與分析
根據前面的單因素實驗,考查了8因素3水平,見表1。故設計L27(38)正交實驗,以取代度作為研究指標,結果見表2。

表1 正交實驗選擇條件和水平Tab.1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由極差值可以看出:影響取代度的主要因素為異丙醇的體積濃度及其用量。影響較小的是醚化溫度。
1)影響取代度的因素由強到弱依次為:異丙醇體積濃度>異丙醇用量>氫氧化鈉用量>堿化時間>堿化溫度>氯乙酸用量>醚化溫度。
2)制備羧甲基淀粉的最佳工藝:氯乙酸與淀粉物質的量比為1.15:1,氫氧化鈉與淀粉物質的量比為2.5:1,堿化溫度為30 ℃,堿化時間為60 min,醚化溫度為59 ℃,醚化時間為4 h,異丙醇體積濃度96%,異丙醇用量3.5 mL/g。

表2 正交實驗結果Tab.2 Result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3)在最佳條件下制備的羧甲基淀粉的取代度為:1.124。
[1]賀奔, 郭建生. 羧甲基纖維素鈉糊料取代海藻酸鈉的研究[J]. 紡織科技進展, 2010(06):27-29.
[2]張友松,胡克祥.我國變性淀粉生產現狀及發展方向[J].精細與專用化學品,2003(18):3-5.
[3]段善海,徐大慶,等.物理法在淀粉改性中的研究進展[J].食品科學,2007,28(3):361-365.
[4]OvcL,Albeta,SrokovcL,Iva.Carboxymethyl Starch Octenylsuccinate: Microwave and Ultrasound-assisted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J]. Starch,2008,60(8):389-397.
[5]Lehmann A, Volkert B, Fischer S, et al. Starch based thickening agents for personal care and surfactant systems[J]. 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 2008,331(1):150-154.
[6]Wang L, Pan S, Hu H, et al.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carboxymethyl kudzu root starch[J].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0,80(1):174-179.
[7]趙祥忠,霍愛兵.羧甲基淀粉的制備研究[J].沈陽化工,1999,28(4):12-39.
[8]崔國士,武宗文.羧甲基淀粉鈉的干法合成及性能研究[J].河南化工,1997(10):19-20.
Study of synthesis process optimization of carboxymethyl starch
MA Jia-li,TAN Yan-jun,HUO Qian,ZHANG Zhi-peng
(College of Textiles and Materials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048,China)
In order to find a kind of printing paste instead of alginate and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s, the modified starches are emerged. And they are water soluble, non-toxic, tasteless, transparent and sticky liquid, and have good adhesion, emulsification, permeability and film-forming capacity. In this paper using isopropyl alcohol as a solvent the etherification process of common corn starch and chloroacetic acid was carried out in the alkaline condition, and the various affecting factors were discuss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process as follows: the molar ratio of chloroacetic acid and starch was 1.15:1, the molar ratio of sodium hydroxide and starch was 2.5:1, the alkalization temperature was 30℃, the alkalization time was 60 min, the etherification temperature was 59℃, the etherification time was 4 h, the isopropanol concentration was 96% and the amount dosage of isopropanol was 3.5 mL/g.
printing paste;carboxymethyl starch;etherification;modification
TQ432.2
A
1001-5922(2015)03-0056-05
2014-05-26
馬佳利(1990-),女,研究生,研究方向:紡織品化學與染整工程。E-mail:51072695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