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龍,王敬明,馮 坤,蔡硯發,李 斌,殷紅惠,李大肥,周煉川,馬 瑩,王 剛,劉鵬程,李潤濤,周長華,楊 科,陳 劍
(1.云南省文山州煙草公司,云南文山 663000;2.四川省涼山州煙草公司德昌縣分公司,四川德昌 615500;
3.貴州省黔西南州煙草公司,貴州興義 562400;4.英美煙草遠東煙葉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00)
英美煙草合作煙區生物多樣性風險與機遇評估
許 龍1,王敬明1,馮 坤1,蔡硯發2,李 斌2,殷紅惠1,李大肥1,周煉川1,馬 瑩3,王 剛4*,劉鵬程4,李潤濤4,周長華4,楊 科4,陳 劍4
(1.云南省文山州煙草公司,云南文山 663000;2.四川省涼山州煙草公司德昌縣分公司,四川德昌 615500;
3.貴州省黔西南州煙草公司,貴州興義 562400;4.英美煙草遠東煙葉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00)
采用英美煙草(BAT)生物多樣性合作聯盟《生物多樣性風險與機遇評估手冊》中提供的方法,對BAT中國合作煙區進行生物多樣性風險與機遇評估。評估結果表明,生物多樣性存在8大風險和1個機遇。對中高等風險和機遇制定了行動及監控計劃,以降低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BAT;合作煙區;生物多樣性;風險與機遇評估
生物多樣性風險與機遇是指因某些人為或自然因素對生物多樣性產生不利或有利影響,同時又具有某些不確定性的事件[1]。生物多樣性風險與機遇評估是對威脅生物多樣性的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和處理,對機遇進行充分利用,并制定行動及監控計劃,降低對生物多樣性的威脅,更好地保護生物多樣性[2]。Reyers等[3-4]提出了國家生物多樣性風險評估(NABRAI)模型,利用該方法評估了62個國家的生物多樣性風險。英美煙草公司(簡稱BAT)與歐洲地球觀察研究所、國際動植物保護組織以及熱帶生物學協會3個環境保護非政府組織合作,于2001年發起了英美煙草生物多樣性合作聯盟。英美煙草公司每年向該聯盟出資150萬英鎊,在全球參與多個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 該合作聯盟制定了專業的《生物多樣性風險與機遇評估手冊》,是評價生物多樣性風險與機遇的專業工具。該評估工具獲得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商業委員會認可,認為該評估工具綜合全面,在農業景觀內從事業務的任何公司或機構均可使用。
生物多樣性風險與機遇評估工具用于評估在農業景觀內由于人們的經營業務對生物多樣性造成的依賴和影響,對由這些影響和依賴造成的風險和可能存在的機遇進行評估和排序(評分),并針對這些風險和機遇制定行動和監控計劃。 2014年5~12月,由英美煙草遠東煙葉有限公司主持,邀請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專家擔任顧問,對云南省丘北縣、硯山縣、廣南縣,貴州省興仁縣、織金縣,四川省德昌縣、米易縣等英美煙草中國合作煙區開展了生物多樣性風險與機遇評估,旨在為降低生物多樣性風險研究提供借鑒。
英美煙草生物多樣性合作聯盟《生物多樣性風險與機遇評估手冊》詳細闡述了生物多樣性風險與機遇評估的方法和步驟。該評估工具的功能有3個方面。
1.1 篩選和確認風險該評估工具提供的工作表包含了從農業景觀、陸生及水生生物棲息地、陸生及水生生物種類、土壤結構與健康、外來入侵生物等各類風險40余項。通過實地調查、咨詢、查閱資料和討論,對上述風險進行判定“是”或“否”,確認存在的風險。
1.2 風險與機遇評估排序對上述影響和依賴產生的風險和可能存在的機遇進行評估和排序(評分)。根據風險出現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的高低利用生物多樣性風險矩陣對風險進行評分(圖1)。6~9分為高風險,3~4分為中等風險,1~2分為低風險。

圖1 生物多樣性風險矩陣
1.3 制定行動及監控計劃對中高等風險必須制定行動及監控計劃,以降低或抵消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對低風險可以暫不制定行動及監控計劃,但如果該種低風險有可能演變成中高等風險,則必須制定行動及監控計劃。制定行動及監控計劃可通過避免、減少、恢復、抵消及額外保護項目等途徑降低或消除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圖2)。
避免:有多種措施可以避免對生物多樣性造成影響。例如,避免將煙葉或其他作物種植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上,從而降低對生物多樣性的風險。
減少:通過測土配方施肥可減少肥料的施用,以及推行GAP管理,實施IPM,可減少農藥的使用,從而降低對土壤生物多樣性的風險,減少對土壤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恢復:對一些廢棄的建筑、工地等設法進行恢復,重新種植樹木或作物,對生物多樣性進行逐步恢復。
抵消或額外的保護機遇:通過與政府、研究機構、大學、NGO等合作,提供資金或人力、物力,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更好地保護生物多樣性。

圖2 生物多樣性風險減低層次示意
該次評估活動共發現影響和威脅生物多樣性的風險8個、機遇1個,即風險1:單一作物大量連片種植[5]。風險2:部分農田邊緣缺乏自然植被緩沖帶。風險3:露天焚燒秸稈。風險4:外來入侵生物擴散。風險5:受到風、雨、塌方等的影響而出現土壤侵蝕。風險6:土壤地膜殘留污染。風險7:河道兩岸部分區域缺乏河堤或自然植被緩沖帶。風險8:自然水生生物由于人為捕撈導致數量及種類減少。機遇:實施GAP管理,降低風險6。
上述8個風險中,有5個風險分值≥3,屬于中高等風險,需要制定行動及監控計劃,以減輕這些風險對生物多樣性造成的負面影響。其他風險分值在1~2分,屬于低風險,暫不需要制定行動及監控計劃。1個機遇需要制定行動及監控計劃。
對分值大于或等于3的中高等風險需要制定行動及監控計劃,這些風險形成的原因及影響如下:
風險3:露天焚燒秸稈。部分農戶習慣在作物收割后將作物秸稈就地焚燒。但該現象存在巨大風險:首先是對土壤微生物造成影響,影響土壤生物多樣性。其次是可能引發山火或森林火災,對生物多樣性造成更大威脅。另外,對環境也造成污染。
風險4:外來入侵生物擴散。在評估區域發現最多的外來入侵生物有紫莖澤蘭(EupatoriumadenophorumSpreng)、水葫蘆[Eichhorniacrassipes(Mart.)Solms]、革命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Mart.)Griseb]、馬纓丹(LantanacamaraL.)、銀膠菊(PartheniumhysterophorusL.)、福壽螺(PomaceacanaliculataSpix)、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clarkii)等。上述入侵生物最早于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通過越南、緬甸進入我國,最晚至20世紀80年代引入我國,后逐步擴散并四處蔓延。外來入侵生物的入侵和擴散對本土生物生長及繁殖造成影響,影響本土生物的多樣性。
風險5:受到風、雨、塌方等的影響而出現土壤侵蝕。土壤周邊缺乏植被緩沖帶或者在坡度過陡的地方種植作物,遇暴雨或大風時易引起塌方、土壤沖刷和土壤侵蝕。
風險6:土壤地膜殘留污染。在作物生長前期使用地膜可以促進作物早生快發,提高產量,所以地膜被廣泛應用在農業生產上。在地膜使用過程中,除煙草上嚴格推行GAP管理、實行清潔環保的生產方式、加強揭膜管理外,在其他作物如辣椒、玉米等種植過程中未推行GAP管理,未實行揭膜管理,導致殘留地膜污染土壤。田間現場調查和訪問發現土壤中有殘留地膜存在,有被污染的風險,部分地塊已出現輕微污染。
風險8:自然水生生物由于人為捕撈導致數量及種類減少。政府缺乏有效的監管和引導,當地居民缺乏環保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加之人為捕食等原因,導致河流、湖泊等水體水生生物種類及數量減少。通過實地調查,并訪問當地居民,河流和湖泊中的原生生物如魚類、蟹、水生昆蟲等的豐富程度降低,種類及數量減少。
針對主要風險和機遇制定了以下行動及監控計劃。
風險3:露天焚燒秸稈。針對該風險的目標是:在評估的區域消除田間焚燒秸稈現象,農戶認識到田間焚燒秸稈的風險和危害。行動及監控計劃如下:①與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和煙草公司分享《生物多樣性風險與機遇評估執行報告》 。 ②培訓農戶,使農戶了解焚燒秸稈的風險和危害,消除田間焚燒秸稈現象。
風險4:外來入侵生物擴散。針對該風險的目標是:在評估區域阻止外來入侵生物擴散,當地政府和居民了解外來入侵生物對本土生物的影響。行動及監控計劃如下: ①與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和煙草公司分享《生物多樣性風險與機遇評估執行報告》。 ②與煙草公司合作,在云南省丘北縣天星鄉及四川省德昌縣六所鄉煙葉產區組織一次活動,鏟除紫莖澤蘭等外來有害生物,使當地居民對外來入侵生物的危害有所認識。
風險5:風、雨、塌方等影響而出現土壤侵蝕。目標是:土壤侵蝕停止,土壤周邊的自然植被恢復。行動及監控計劃如下:①與煙草公司和煙農商討,不在坡度大于15°的地塊種植煙葉。②在可行的地方冬季種植綠肥改良土壤。
風險6:土壤地膜殘留污染。目標是:消除地膜殘留污染,農戶認識到地膜殘留污染的危害,在作物生長后期自覺實行揭膜管理。行動及監控計劃如下:①與煙草公司及當地農業部門溝通,指出地膜殘留污染的危害和嚴重性。②開展地膜殘留污染情況調查,撰寫報告,與煙草公司及當地農業部門分享報告。③督促農戶使用地膜時將殘膜清理干凈。
風險8:自然水生生物由于人為捕撈導致數量及種類減少。目標是:停止對自然水生生物的過度捕食,自然水生生物得到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行動及監控計劃如下:①如發現任何違反有關法規捕食水生生物的事件,告知相關部門進行處理。②在合作煙區(如云南普者黑)水生生物豐富的地區組織植樹造林活動,保護水源不受污染,更好地保護水生生物。
機遇:實施GAP管理,降低風險6。目標是:土壤無地膜殘留污染,當地農業部門技術人員及農戶都了解GAP的要求并自覺實施。行動及監控計劃如下:①在評估的地區對技術人員及農戶進行GAP管理培訓。②在作物生產過程中嚴格實施GAP管理。
[1] 丁暉,徐海根,吳翼,等.生物多樣性風險評估方法和案例研究[J].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2014,30(1):90-95.
[2]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Biodiversity Partnership,Biodiversity Risk & Opportunity Assessment Handbook[Z],2012.
[3] REYERS B,VAN JAARSVELD A S,MCGEOCH M A,et al.National biodiversity risk assessment:A composite multivariate and index appmach[J].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1998,7(7):945-965.
[4] REYERS B,JAMES A N.An upgraded national biodiversity risk assessment index[J].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1999,8(11):1555-1560.
[5] 駱世明.農業生物多樣性利用的原理與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26-56.
Biodiversity Risk and Opportunity Assessment in BAT Leaf Co-operative Areas
XU Long1, WANG Jing-ming1, FENG Kun1, WANG Gang4*et al
(1. Wenshan Prefecture Tobacco Company, Wenshan, Yunnan 663000; 4.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Far East Leaf Co. Ltd., Kunming, Yunnan 650000)
Following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Biodiversity PartnershipBiodiversityRiskandOpportunityAssessmentHandbook, the biodiversity risks and opportunities in BAT China leaf cooperative areas were evaluated. The assessm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8 risks and 1 opportunity. Action and monitoring plans have been made for medium and high risks, in order to reduce impacts on biodiversity.
BAT; Leaf cooperative area; Biodiversity; Risk and opportunity assessment
許龍(1976- ),男,云南保山人,高級農藝師,從事烤煙生產及收購管理工作。*通訊作者,從事烤煙生產與農藝研究。
2015-08-10
S 572
A
0517-6611(2015)28-0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