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昆鵬 石必明
(安徽理工大學(xué)能源與安全學(xué)院,安徽省淮南市,232001)
遠距離下保護層的保護效果考察與分析
聞昆鵬 石必明
(安徽理工大學(xué)能源與安全學(xué)院,安徽省淮南市,232001)
潘一東礦使用層間距較遠的11-2煤層作為13-1煤層的下保護層進行區(qū)域防突,為確保保護效果達標需要對其進行深入考察。本文從區(qū)域邊界瓦斯壓力、煤層膨脹變形量、透氣性系數(shù)等方面考察保護效果,確定其保護范圍。同時分析了開采保護層對被保護層進行卸壓瓦斯預(yù)抽對保護邊界范圍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開采保護層使保護區(qū)域內(nèi)瓦斯壓力下降明顯,結(jié)合卸壓抽采可以使被保護煤層的卸壓范圍得到擴大,卸壓區(qū)內(nèi)煤體最大膨脹率為19.13%,煤層透氣性系數(shù)可增大到原來的277.6倍。
區(qū)域防突 保護層開采 下保護層 效果考察 卸壓抽采
保護層超前開采已被廣泛應(yīng)用于國內(nèi)煤與瓦斯突出礦井煤層群開采時預(yù)防突出的區(qū)域性措施,是防治煤與瓦斯突出的有效方法。但是,隨著被保護層與保護層垂直距離的增大,保護效果是逐漸降低的,甚至可能出現(xiàn)保護效果不達標的情況。
潘一東礦絕對瓦斯涌出量為128.96 m3/min, 2012年礦井被鑒定為煤與瓦斯突出礦井。主采C組13-1煤層平均厚度5.55 m,賦存穩(wěn)定;下覆B組11-2煤層為穩(wěn)定的中厚煤層,平均厚度1.77 m。兩煤層均為突出煤層。
開采突出煤層前必須進行區(qū)域防突措施,有保護層的必須優(yōu)先開采保護層。13-1煤層上覆D、E組薄煤層在井田內(nèi)賦存不穩(wěn)定,為不可采煤層, 13-1煤層沒有上保護層;隨著采深的增加,瓦斯壓力和瓦斯含量就越大,13-1煤層的突出問題就會越嚴重,即使在掘進中采取“四位一體”的防突措施后,掘進工作面的推進速度依然緩慢;又因13-1煤層的瓦斯無法預(yù)先卸壓,給抽采帶來困難,通風(fēng)壓力大,極易超限。故優(yōu)先開采突出危險性較小的11-2煤層作為13-1煤層的下保護層,使13-1煤層中被保護區(qū)域的煤體先卸壓消突。
11-2煤層與13-1煤層之間法線距離61.55~72.87 m,平均66.7 m。下保護層開采時,要求層間法線距離不小于100 m,雖然11-2煤層和13-1煤層法線距離在有效范圍之內(nèi),但已屬于遠距離保護層開采,對13-1煤的保護效果是否達標有待考察。
開采保護層時,卸壓抽放鉆孔參數(shù)的設(shè)計尚缺乏依據(jù);沒有進行效果考察,抽采鉆孔的終孔位置亦無法確定,鉆孔的密集程度也無從入手。在保護區(qū)域邊界附近,經(jīng)過部分卸壓的被保護層煤體其瓦斯可抽性指標變化規(guī)律,如透氣性系數(shù)、殘余瓦斯含量等,都需要實際分析和研究。保護層開采結(jié)合瓦斯抽采后,保護邊界區(qū)域抽采作用對強化保護效果以及是否可以促進部分卸壓煤體向充分卸壓煤體轉(zhuǎn)化,從而擴大保護邊界,都需要進一步研究。
考察內(nèi)容為:11-2煤層的1252(1)工作面在回采過程中,工作面邊界范圍對應(yīng)的被保護層位置附近的瓦斯壓力值;1252(1)工作面回采過程中其上覆巖層的膨脹變形特征;1252(1)工作面的回采對13-1煤層瓦斯抽采的影響。
3.1 瓦斯壓力考察
3.1.1 走向邊界范圍瓦斯壓力考察
被保護層13-1煤層的1253(3)工作面(未開采)為保護層11-2煤層的1252(1)工作面回采過程中卸壓消突的工作面。在1252(3)底板巷(此巷道用于1252(3)工作面掘進運輸平巷時對掘進巷道前方的煤體進行抽采消突)中施工5個測壓考察孔,鉆孔直徑94 mm。A1孔開孔處距密閉墻約10 m,其他各鉆孔開孔水平距離間隔1 m,測壓鉆孔的終孔位置為鉆孔進入13-1煤層頂板1 m處。保護層走向區(qū)域測壓鉆孔布置見圖1。A1終孔距封閉墻在13-1煤層的鉛垂投影內(nèi)40 m; A2終孔距鉛垂投影內(nèi)20 m(理論保護線的位置); A3、A4、A5終孔距封閉墻在13-1煤層的鉛垂投影外0 m、15 m、25 m。

圖1 走向測壓鉆孔布置圖
A1、A2測壓孔的瓦斯壓力隨1252(1)工作面回采進尺的變化如圖2所示。由圖2可以看出,工作面回采至55 m時,A1點瓦斯壓力由3.25 MPa大幅降至1.25 MPa;回采至170 m時,瓦斯壓力逐步下降并最終穩(wěn)定在0.15 MPa,這與上覆關(guān)鍵層周期離層卸壓有關(guān),說明區(qū)域內(nèi)產(chǎn)生了明顯的卸壓效果;工作面回采至30 m時,A2點壓力迅速上升;在回采至55 m時達到頂峰3.0 MPa,原因是在采動影響下,前方煤體內(nèi)應(yīng)力集中,主應(yīng)力不斷增強;工作面回采至60 m時瓦斯卸壓至0.2 MPa;至65 m時壓力保持在0.85 MPa,原因是瓦斯解吸增加,但流量趨于平穩(wěn)。

圖2 A1、A2測壓孔壓力與工作面回采推進距離的關(guān)系
A3、A4、A5測壓孔均處于切眼垂直投影外,理論上保護層保護區(qū)域應(yīng)為保護層工作面(即1252(1)工作面)切眼鉛垂投影線在13-1煤層投影線內(nèi)20 m,本文設(shè)置原因是通過考察A3~A5測壓孔瓦斯壓力,若能達到消突條件,則可以進一步研究煤層的其他參數(shù),以擴大被保護層的消突范圍。但由于A2點邊界壓力大于規(guī)定0.74 MPa標準,說明此處尚未消除突出危險性。故A3~A5測壓鉆孔位于未消突區(qū)域,瓦斯壓力便不在圖2中給出。
3.1.2 上、下巷道邊界范圍瓦斯壓力考察
在1252(3)底板巷左幫垂直于掘進方向,施工4個測壓鉆孔,鉆孔直徑94 mm,B1鉆孔開孔位置距1252(1)工作面收作線位置內(nèi)側(cè)70 m,其他各鉆孔開孔間距1 m,測壓鉆孔的終孔位置為鉆孔進入13-1煤層頂板1 m處。保護層上巷道在13-1煤層垂直邊界區(qū)域壓力鉆孔布置如圖3(a)。B1、B3終孔距保護層開采工作面1252(1)上巷道鉛垂投影內(nèi)25 m、8 m;B2終孔距上巷道鉛垂投影內(nèi)17 m(理論保護線的位置);B4終孔距上巷道鉛垂投影外7 m。
在西翼矸石帶式輸送機巷右?guī)痛怪庇诰蜻M方向施工4個測壓鉆孔,鉆孔直徑94 mm,C1鉆孔開孔位置距1252(1)工作面收作線位置內(nèi)側(cè)50 m,其他各鉆孔開孔間距1 m,測壓鉆孔的終孔位置為鉆孔進入13-1煤層頂板1 m處。保護層下巷道在13-1煤層垂直邊界區(qū)域壓力鉆孔布置如圖3(b)。C1終孔距保護層開采工作面1252(1)下巷道鉛垂投影內(nèi)15 m;C2終孔距下巷道鉛垂投影內(nèi)7 m (理論保護線的位置);C3、C4終孔距下巷道鉛垂投影外8 m、23 m。

圖3 巷道邊界瓦斯壓力考察鉆孔布置圖
如圖4(a)為上巷道B3、B2測壓孔壓力與1252(1)工作面回采進尺的關(guān)系曲線。工作面從260 m回采至330 m時,B2點壓力由0.5 MPa迅速上升到1.9 MPa,因為回采過程中巷道邊界應(yīng)力集中導(dǎo)致瓦斯壓力劇增;從330 m向后回采時,壓力開始分階段下降;回采至430 m時,壓力降為0.55 MPa并保持穩(wěn)定,產(chǎn)生了明顯的卸壓效果;工作面從260 m回采至390 m的過程中,B3點的瓦斯壓力由原來的0.3 MPa逐漸上升至0.5 MPa,工作面從390 m向后繼續(xù)回采時,壓力由原來的0.25 MPa上升到2.2 MPa(>0.74 MPa)。因受采動影響應(yīng)力持續(xù)疊加,瓦斯壓力也不斷上升。可見,13-1煤層的保護范圍上邊界為上巷道鉛垂投影線內(nèi)15 m處,通過計算卸壓角為82°。
如圖4(b)為下巷道C2、C3測壓孔壓力隨1252(1)工作面回采距離的變化曲線。開采后C2點的壓力由原來的3.2 MPa連續(xù)降至0.4 MPa,為保護層開采卸壓所致;C3點的壓力隨1252(1)工作面的回采不斷上升,由初始的1.0 MPa上升至3.5 MPa,主要是受到回采主應(yīng)力疊加的影響,瓦斯壓力上升顯著,但隨著采動卸壓程度增大,瓦斯壓力又明顯下降,并維持在1.1 MPa(>0.74 MPa)。可見,被13-1煤層的保護范圍下邊界為下巷道鉛垂投影線內(nèi)15 m處,通過計算卸壓角為77°。
3.2 保護層變形規(guī)律考察
由于13-1煤層與11-2煤層的平均層間距達66.7 m,11-2煤層屬遠距離保護層,對保護效果造成不良影響,具體表現(xiàn)為被保護層壓縮變形和膨脹變形均變小,膨脹變形的滯后時間增長,不利于關(guān)鍵層的離層和破斷裂隙的產(chǎn)生,同時將增大保護層工作面的開采超前距。

圖4 巷道測壓孔壓力與工作面推進距離關(guān)系
對頂?shù)装逦灰谱兓臏y量通常使用擴張式基點法。施工中要求測量鉆孔必須進入頂?shù)装甯?.0 m。整個裝置由鋼管、固定鋼板、鋼絲繩和變形重錘等組成,施工布置如圖5所示。

圖5 變形鉆孔施工布置圖
保護層上方13-1煤層走向邊界區(qū)域側(cè)變形鉆孔布置如圖6所示。隨著保護層的回采,1#和2#變形鉆孔測得的變形量如圖7所示。在保護層回采的20~80 m內(nèi),1#、2#孔得到的變形量逐漸增加且趨勢大致相同。這是因為13-1煤層受到11-2煤層的采動影響,保護層上覆巖層中的關(guān)鍵層彎曲下沉,保護效果還未充分體現(xiàn),所以膨脹變形暫時緩慢進行;當(dāng)回采至90 m時,關(guān)鍵層發(fā)生垮落,變形孔1#的最大變形為19.13‰,變形孔2#的最大變形為15.26‰,通過1#和2#測得的變形量判斷區(qū)域整體變形大于3‰。封閉墻垂直投影處的測孔因鋼絲繩銹蝕斷裂,故沒有測得完整數(shù)據(jù)。

圖6 變形鉆孔布置剖面圖

圖7 1#、2#變形鉆孔變形量與工作面推進距離的關(guān)系
3.3 煤層透氣性系數(shù)考察
使用保護層工作面底抽巷A4鉆孔(圖1)進行13-1煤層卸壓前后透氣性系數(shù)的測試。根據(jù)A4鉆孔的測試數(shù)據(jù)計算13-1煤層的透氣性系數(shù)。13-1煤層A4鉆孔測試原始記錄如表1所示。

表1 A4鉆孔測試原始數(shù)據(jù)記錄
最后根據(jù)透氣性系數(shù)的相關(guān)公式計算得出卸壓后13-1煤層透氣性系數(shù)達到28.47 m2/MPa2·d,較原始透氣性系數(shù)0.125 m2/MPa2·d,透氣性增大277.6倍。
通過11-2煤層的開采使13-1煤層的主應(yīng)力有所下降,膨脹變形使得煤體彈性潛能得到釋放,透氣性系數(shù)提高顯著。但由于下保護層11-2煤層距離13-1煤層較遠,根據(jù)關(guān)鍵層理論,遠距離被保護層處于關(guān)鍵層破壞時的彎曲下沉帶內(nèi),彎曲下沉帶多為離層裂隙,層間斷裂裂隙不發(fā)育,故13-1煤層與相鄰圍巖之間垂直裂隙產(chǎn)生少,難以與保護層采空區(qū)形成溝通,這樣被保護層的瓦斯向保護層采空區(qū)自然釋放少。雖然煤層卸壓導(dǎo)致部分吸附瓦斯解析,因煤體膨脹變形造成的瓦斯壓力下降只是暫時的,最終壓力依然會在一些區(qū)域保持較高值,進一步卸壓就必須借助鉆孔抽采瓦斯。因為保護層開采已使透氣性系數(shù)大幅提高,如果鉆孔設(shè)計合理,則瓦斯抽采率增大較多,能有效降低瓦斯的初始釋放。
在布置被保護層的首個工作面1253(3)前,用1252(3)底板巷對被保護范圍內(nèi)的13-1煤層卸壓瓦斯進行打鉆抽采。經(jīng)過對抽采半徑的考察,設(shè)計在1252(3)底板巷內(nèi)布置128個穿層鉆孔,在掘進頭布置14個穿層鉆孔進行抽采。井下穿層鉆孔利用地面泵站進行抽采,實現(xiàn)單獨抽采計量。1252(3)底板巷內(nèi)某一個鉆場的鉆孔布置如圖8所示。

圖8 底板巷抽采鉆孔布置示意圖
抽采系統(tǒng)形成后,經(jīng)過近一年的抽采,通過對底板巷每日抽采量累計以及工作面進尺的統(tǒng)計,得出了底抽巷鉆場流量與1252(1)工作面回采距離的關(guān)系,見圖9。

圖9 底抽巷瓦斯抽采量與工作面推進距離關(guān)系
當(dāng)1252(1)工作面回采至100 m時,瓦斯抽采量急劇上升。抽采量在工作面回采至180 m時達到80 m3/min,出現(xiàn)小范圍的下降;在工作面回采至220 m時,抽采量達極大值85 m3/min,表明此時抽采區(qū)域接近充分卸壓;回采進尺達280~800 m時,鉆場抽采瓦斯量處于40 m3/min左右波動,其中工作面回采至約620 m時,抽采量較長時間穩(wěn)定在一定的數(shù)值范圍,表明采空區(qū)開始逐漸壓實,13-1煤層的膨脹變形量有所下降。
保護層開采配合抽采鉆孔抽采,穩(wěn)定階段瓦斯抽采濃度達到78%,抽采量約6萬m3/d。此條件下進一步考察得出:13-1煤層的保護范圍可以擴大到接近保護層1252(3)的上下巷道、停采線與開切眼垂直投影線對應(yīng)位置。最后考慮到原先切眼外15 m處瓦斯壓力處于相對高值,建議在邊界區(qū)采用密集鉆孔對其進行有效的抽采,確保足夠長時間,消除邊界區(qū)的突出危險性,并在采掘工作時采取必要的局部防突措施。
(1)通過保護效果檢驗,遠距離被保護層11-2煤層的開采能夠使保護層13-1煤層卸壓,瓦斯壓力下降;以保護層工作面邊界垂直投影內(nèi)約15 m為保護區(qū)域邊界,保護區(qū)域內(nèi)瓦斯壓力均小于0.74 MPa,達到保護效果。
(2)保護區(qū)域內(nèi)煤層膨脹率均大于3‰,達到保護要求,其中變形孔測得的最大變形為19.13‰;保護層工作面回采后,13-1煤層透氣性28.47 m2/MPa2·d,比原始透氣性增大277.6倍。
(3)保護層開采并配合鉆孔抽采卸壓瓦斯,穩(wěn)定抽采時平均抽采率達76.48%。在保護邊界區(qū)采用密集鉆孔進行有效抽采足夠長時間,可消除邊界區(qū)的突出危險性,能使被保護層的保護區(qū)域邊界接近保護層開采區(qū)域的垂直投影處。
[1] 俞啟香.礦井瓦斯防治[M].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xué)出版社,1992
[2] 石必明,劉澤功.保護層開采上覆煤層變形特性數(shù)值模擬[J].煤炭學(xué)報,2008(1)
[3] 國家安全生產(chǎn)監(jiān)督管理總局.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guī)定[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2009
[4] 陳思,石必明等.保護層開采過程中增透效果及卸壓范圍研究[J].煤炭科學(xué)技術(shù),2012(4)
[5] 楊潤全.遠距離下保護層開采上覆被保護層卸壓效應(yīng)研究[J].中國煤炭,2012(11)
[6] 石必明.保護層開采覆巖變形移動特性及防突工程應(yīng)用實踐[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2008
[7] 俞啟香,程遠平等.高瓦斯特厚煤層煤與卸壓瓦斯共采原理及實踐[J].中國礦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2004 (2)
[8] 袁亮.卸壓開采抽采瓦斯理論及煤與瓦斯共采技術(shù)體系[J].煤炭學(xué)報,2009(1)
[9] 程遠平,俞啟香,袁亮等.煤與遠程卸壓瓦斯安全高效共采[J].中國礦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2004(2)
(責(zé)任編輯 張艷華)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rotection effect under the far-distance-lower-protective-layer
Wen Kunpeng,Shi Biming
(School of Mining and Safety Engineering,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 Huainan,Anhui 232001,China)
It was necessary that the protection effect should be deeply investigated to ensure the protection effect reaching the standard in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gas outburst prevention that 11-2 coal seam was regarded as the far-distance lower protective layer of 13-1 coal seam in the Panyi Dong Coal Mine.The protection effect was investigated from the regional boundary gas pressure and swelling deformation rate and gas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and the protection range was determined,and then the influence of destressed gas extraction in the protected layer under mining the protective layer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boundary range was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exploring the protective layer make the gas pressure decreasing significantly in the protective region and the destressed range of protected layer expanding combination of destressed gas extraction,the maximum swelling deformation rate of coal seam reached 19.13%and the gas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increased to 277.6 times as the original in the destressed region.
regional gas outburst prevention,protective layer mining,gas pressure,swelling deformation rate of coal seam,gas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destressed gas extraction
TD712
A
聞昆鵬(1990-),男,安徽蕪湖人,安徽理工大學(xué)能源與安全學(xué)院在讀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礦井瓦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