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燕群 黃潮波
宮頸癌是發生于宮頸陰道部及宮頸管上皮的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隨著時代的進步,宮頸癌的發病人群由中老年婦女逐漸向年輕女性蔓延[1]。因此,早期診斷和治療宮頸癌對改善患者的預后、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著重要意義[2]。本研究對陰式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的診斷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6月~2013年4月于珠海市金灣區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就診并進行手術治療的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患者75例,其中CIN患者31例,CA患者44例,年齡27~75歲,平均(46.3±11.2)歲。所有患者均經過細胞學或病理學診斷確定存在宮頸病變。另選擇30名經過健康檢查無宮頸病變的志愿者作為對照組,年齡25~69歲,平均(43.2±10.8)歲。2組患者在年齡等基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所有患者宮頸病灶檢查方式均為陰式超聲彈性成像技術。
1.2 檢查方法 采用Hitachi HV 900彩色超聲診斷儀經陰道檢查子宮,觀察宮頸厚度、宮頸管線、子宮內的異常占位情況,觀察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態、邊界及與周圍組織關系。利用彈性模式對宮頸行彈性成像檢查[3]。彈性圖中,不同彩色代表不同組織的彈性大小不同,綠色代表正常硬度,紅色代表較正常硬度更軟,藍色代表正常硬度更硬。
1.3 觀察指標 根據THOMAS提出的彈性分級標準觀察病灶組織彈性分級[4]:1級:大部分綠色,少量紅色,極少量藍色,無局灶性藍色區域,可見清晰的宮頸管線;2級:大部分綠色,少量紅色和藍色,存在局灶性藍色區域,但其中經常參雜其他顏色,可見清晰的宮頸管線;3級:大部分綠色,少量紅色和藍色,存在局灶性藍色區域,可見模糊的宮頸管線;4級:宮頸藍色區域多于紅色區域,存在可疑藍色區域突出宮頸輪廓,可見宮頸管線中斷;5級:藍色區域多于紅色區域,存在邊界清晰的藍色區域突出宮頸輪廓,可見宮頸管線中斷。采用國際婦產科聯盟標準(FIGO 2012年)對病灶組織進行術后病理分期[5]。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宮頸病變患者與健康女性的檢查結果對比 超聲影像顯示對照組的女性患者為硬度平均、橫切面圓形、縱切面柱形的宮頸,回聲均勻,大部分為綠色,無局灶性藍色區域,可見清晰宮頸管線。CIN患者可見大體硬度平均、橫切面圓形、縱切面柱形的宮頸,大部分綠色,無局灶性藍色區域。CA患者為平均密度增高的組織,以藍色為主,周圍為紅或綠色的假包膜。
2.2 彈性分級1~3級陰式超聲彈性成像診斷結果 以彈性分級1~3級診斷時,CIN組彈性分級正確診斷率為93.5%,顯著高于CA組彈性分級正確診斷率63.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彈性1~3級陰式超聲成像診斷(n)
2.3 彈性分級4~5級陰式超聲彈性成像診斷結果 以彈性分級4~5級診斷時,CA組彈性分級正確診斷率為93.2%,顯著高于CIN組彈性分級正確診斷率74.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彈性4~5級陰式超聲成像診斷(n)
宮頸癌為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主要病因是人乳頭瘤病毒(HPV)持續感染,早期無明顯癥狀,進展期常表現為接觸性出血、經期紊亂、經量增多,絕經期患者可有不規則陰道流血癥狀[6]。宮頸癌的早期診斷對疾病的治療和預后有著重要意義。臨床上對宮頸癌的診斷一般通過宮頸細胞學檢查結合宮頸組織活檢來確定[7]。超聲檢查作為無創、實時動態影像學檢查,在宮頸癌患者的早期診斷中起著相當大的作用。陰式超聲為新一代實時組織彈性成像的超聲成像技術。原理是通過不同的色彩表示病灶極其周圍組織的硬度變化,通過對不同彈性的辨別來判斷病灶的良惡性。超聲彈性成像技術的原理是由于各種組織的彈性不同,受到壓力后變形的程度也不同,受壓后的的回聲信號不同,將回聲信號轉化為實時彩像進行觀察。
本研究結果顯示,宮頸CIN超聲顯示宮頸硬度大體平均,回聲欠均勻,,無局灶性藍色區域;宮頸癌病灶組織較平均硬度增高,局灶性宮頸管線,藍色為主的病灶中心及紅色顯示的周邊假包膜。以彈性分級1~3級診斷時,CIN組彈性分級正確診斷患者29例,診斷率為93.5%,顯著高于CA組彈性分級正確診斷率63.6%(P<0.05)。以彈性分級4~5級診斷時,CA組彈性分級正確診斷患者41例,診斷率為93.2%,顯著高于CIN組彈性分級正確診斷率74.2%(P<0.05)。與相關文獻報道結果一致[8]。
陰式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的診斷應用上均有重要價值,對彈性分級1~3級的宮頸癌前病變及彈性分級4~5級的宮頸癌具有診斷價值,值得臨床推廣。
[1] 孫婷,王佳冰,史琳,等.經陰道超聲彈性成像診斷宮頸癌的臨床進展[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4,8(5):940-944.
[2] 屈振吉,尚艷梅.超聲彈性成像對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的診斷價值[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3,20(10):1149-1151.
[3] 魯蓉,肖螢.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法與彈性評分法診斷宮頸占位性病變的價值比較[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4,10(10):32-36.
[4] 劉彥英,趙曉紅,叢淑珍,等.灰階超聲聯合實時組織彈性成像診斷宮頸癌[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2,28(1):144-147.
[5] 付瑤,邢萍,張彧,等.陰式彈性成像技術在宮頸癌診斷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3,7(13):6109-6111.
[6] 曾雪燕,劉蜻蜻.超聲彈性成像技術的臨床應用及研究進展[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23):157-159.
[7] 高慶梅,張枚.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及其臨床應用[J].實用醫藥雜志,2014,31(1):79-81.
[8] 常玉潔,馮根義,聶西龍.實時超聲彈性成像臨床應用122例分析[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4,23(2):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