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
場景1:怎樣面對孩子摔跤?
當諾一與霓娜陪著爺爺們游玩的過程中,孩子總是歡快地奔跑,媽媽安娜則輕松地走在后面與爺爺們聊天,完全不擔心孩子們的行動會有什么問題。在聊天中,她告訴爺爺,劉燁特別擔心孩子下樓梯時摔倒,特別受不了孩子摔跤。而這正反映出一些中國家長對孩子的態度:不敢放手。安娜則認為,不怕跌倒,才會成長。
西方家長
重視讓孩子學會獨立。孩子能做的,就放手讓孩子做,這是對孩子的尊重。比如孩子在前面走,父母在后面走,這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家長
往往對孩子實行層層保護,生怕孩子磕著碰著,往往抱著孩子或牽著孩子。
場景2:怎么面對孩子請求?
小女兒霓娜想喝果汁,小小的眼睛里流露出渴望。爸爸劉燁直截了當地告訴她,“果汁現在不可以喝,吃完飯才可以喝。”而媽媽安娜則是用一根美味的香腸轉移了霓娜的注意力,很快將喝果汁的事情忘了個一干二凈。
西方家長
認為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意愿和個性。別人沒有特權去干預和限制孩子的行為自由。家長會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彼此之間會進行平等對話。
中國家長
往往需要孩子順從、聽話。家長對孩子具有很強的支配欲,要孩子聽從自己的意愿。
場景3:命令?引導?
諾一和曾江爺爺一起玩拐杖,他將拐杖對著爺爺開始“槍戰”。當爸爸劉燁看到了孩子的這一舉動,原本溫和的臉立馬嚴肅起來,趕緊喝止:“諾一,對爺爺不許這樣!”并指揮其到其他地方玩耍。受到委屈的諾一可憐巴巴地去廚房里找正忙碌做飯的媽媽。媽媽安娜并沒有責怪諾一,而是帶著他來到小花園里修剪植物,令諾一心平氣和之后再回去重新與爺爺一起玩耍。
可以看出,中國爸爸劉燁的教育方式太直接,對孩子帶有強烈的保護欲,安娜則善于引導孩子,且較為寬容。不少人對于安娜的教育方式表示肯定,認為安娜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對孩子進行引導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聰明的做法,可以讓孩子自己思考并且在體驗中明白道理。
有網友評論:“過度的保護其實是一種傷害。放手吧火華哥,多給諾一、霓娜一些自由!”也有網友認為,劉燁嚴格要求孩子也是可以理解的,對孩子進行適當的保護,有利于孩子的安全成長。諾一和霓娜太小了,幾乎沒有自我保護意識,作為父母當然應該多多留心。
由于社會環境和歷史淵源不同,中西方國家在文化意識、生活習慣等問題上存在很多差異,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自然不盡相同。西方文化強調多元,教育也體現出開放式教育的特點。西方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是基于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獨立人,而不是“人上人”。家長注重孩子的自由發展,培養孩子具有開拓和創新精神。比如讓孩子從小就認識到勞動的價值,分擔家務等。中國家長往往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對孩子期望值高。在中國教育環境下,家長尤其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對于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心理健康等問題則不甚關心。
盡管中西教育方式有很多不同,但是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需要來自身邊的濃濃的愛,就像新生樹苗需要陽光和水一樣。但是,孩子尚未成熟,他們的社會性和智力還不足夠進行獨立的生活,他們需要父母的幫助和關心。在孩子的心靈還不夠成熟,沒有足夠的承受能力時,他們需要父母的鼓勵、安慰和保護。
其實,父母的責任就在于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被保護和尊重,幫助孩子能夠更好地成長,成為一個獨立的社會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