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玲
健康外傳:
中國人喝茶喝了幾千年,也深深地愛上了這種飲水的方式,到如今,各種新奇的茶的出現再次影響到了我們對飲品的認識。大麥茶就是其中的一種,大麥茶被稱作茶,但不是茶。這種原產于韓國的飲品在有著幾千年悠久茶文化的中國土地上同樣掀起了一股熱潮。特別是愛美的美眉們把喝大麥茶當做是一種很優雅的養身方法,認為常喝大麥茶養胃消滯,既調理了脾胃,也滋養了肌膚。有些人甚至直接把大麥拿來泡水喝,這些說法和做法對嗎?保健經書:
1.大麥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認為,大麥性咸、溫,微寒,無毒,主治食飽煩脹、燙火傷及小便不通等。一般的大麥,煎水后性偏寒,有除熱止渴、利水的作用。因此,盛夏之時,如果有煩熱、口渴等上火癥狀,喝些大麥水會有一定的緩解作用。然而,大麥焙炒后,其性質就發生了改變,它不再是偏寒涼,而是偏溫的。這也是有些人飲用焙炒后的大麥茶,會有口干上火感覺的原因。大麥焙炒后,最大的效果就是消食導滯。寒冷的冬天,當你吃火鍋撐得打嗝時,喝上一杯暖暖的大麥茶,自然會有一種說不出的舒服。至于說大麥茶有所謂的減肥、除腥、去油膩等功效,其實那些都是其消食導滯作用的具體體現。
2.潤膚之說不可信:有人說,大麥茶有潤膚的作用,這點對女性是十分有吸引力的。可惜,從辨證醫學角度來說,這個說法沒有客觀依據。也有些平時經常大魚大肉、飲食不節的人,由于其胃腸負擔過重,他們的皮膚常表現得比較粗糙,甚至有很多痤瘡。這時,如果他們飲用大麥茶,胃腸功能改善了,皮膚自然也就顯得“光滑有彈性”了。說來說去,這都要歸功于大麥茶的消滯作用。
3.消食、健脾是兩碼事:有一點要提醒大家的是,雖然大麥茶有消食導滯的作用,對脾胃的運化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綜觀中藥的醫典,并沒有提到它有健脾、健胃或養胃陰的作用。要知道,健脾和消食根本就是兩碼事。一個沒有食滯的人,長期服用消食的藥物,你說他的脾胃會越來越好嗎?不,當然不會,這樣反而會使他變得脾胃氣虛。因此,身體虛弱的人,不宜常服大麥茶。健康傳家寶:
要想達到“消滯不傷身”的目的,飲用大麥茶時,明確以下幾個原則就可以了:
大麥茶不是什么補品,長期服用還有一定的不利作用。因此,普通人不應該、也沒有必要長期服用。
大麥茶的主要作用是消食導滯,因此建議在進食較多肉類,吃火鍋,或聚餐后服用。
平時進食肉類過多、營養過剩的肥胖和便秘人士,或同時有痤瘡、消化不良等表現的人,可以堅持飲用大麥茶一段時間。當然,其間要注意自己的飲食消化情況。癥狀改善后,就不必繼續堅持服用,否則就過猶不及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