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歐陽江南
神奇的蝙蝠王國
◎文/歐陽江南
大約每年的4月間,沉睡了一冬的蝙蝠終于蘇醒,慢慢活躍起來,夕陽中往來交錯的蝙蝠身影隱隱透露出夏天的訊息。
蝙蝠是唯一一種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因前肢特化為翼而得名。蝙蝠巨大的龍骨突可以附著更多的肌肉來增強飛行能力,一些蝙蝠甚至能夠飛行數千米,如同鳥類的遷徙。夜色中數萬只蝙蝠集體在半空中盤旋的景象是十分壯觀的。
但是蝙蝠是標準的獸類,它是胎生而非卵生,小蝙蝠出生后要先吃媽媽的乳汁,稍大一些后才能吃其他食物。而且,我們從圖像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蝙蝠的雙翼就像一層薄膜,僅有幾根骨架作支撐,渾身上下沒一根羽毛,怎么能算鳥類呢?
除南北極及一些邊遠的海洋小島嶼外,世界上到處都有蝙蝠,在熱帶和亞熱帶最多。它們可以大體上分成大蝙蝠和小蝙蝠兩大類。一般來說,大蝙蝠一般以果實或花蜜為食,而大多數蝙蝠以昆蟲為食,由于蝙蝠捕食大量昆蟲,故在昆蟲繁殖的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幾乎所有的蝙蝠都是白天憩息,夜間覓食,這種習性便于它們侵襲入睡的獵物,而自己不受其他動物或高溫光線的傷害。蝙蝠通常喜歡棲息于孤立的地方,如巖石、山洞、縫隙、地洞或樹上;也有的棲息在人們的房屋和公共建筑物上,它們總是倒掛著休息。
蝙蝠是比較原始的哺乳動物,體溫不穩定,會隨環境溫度的改變而發生一定的變化,如果氣溫太低的話,它們就會死掉。所以一到冬天,它們就躺到深深的洞窟或樹洞里,在這些地方,很少有適合它們像鳥一樣棲息的場所,蝙蝠只能用后足的5個銳利的爪子抓住巖壁棲息。
蝙蝠一般在11月進入冬眠,冬眠期為4個月,冬眠的地方大都是在洞里。
蝙蝠類是唯一真正能夠飛翔的獸類,它們雖然沒有鳥類那樣的羽毛和翅膀,飛行本領也比鳥類差得多,但是它們非常善于飛行。蝙蝠起飛時需要依靠滑翔,一旦跌落地面后就難以再飛起來。飛行時把后腿向后伸,起著平衡的作用。
蝙蝠在水平地面上是無法起飛的,一定要有一點高低落差。蝙蝠是用波來判斷前方是否有障礙物,以此來改變飛行道路。從前很多人說蝙蝠視力差,其實是一個天大的誤區。最近已經有不少科學家指出,蝙蝠視力不差,不同種類的蝙蝠視力各有不同,蝙蝠使用超聲波與它們的視力沒有必然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