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晉軍
官兵唱主角幫帶抓踐行推動鑄魂育人落細落小落實
●徐晉軍
在“學習踐行強軍目標,做新一代革命軍人”主題教育活動中,我們著眼適應形勢任務要求和青年官兵特點,廣泛開展學理論、上講臺、搞辨析、傳幫帶系列活動,讓教育回歸基層、貼近官兵,讓官兵主動參與教育,讓教育者受到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力地推動了鑄魂育人在基層落細落小落實。
我們緊緊抓住官兵理論武裝這個根本,認真學習貫徹講話精神,在學用理論中統一思想認識、打牢理論基礎。一是把講話原文讀起來。組織官兵通讀《習近平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選編》《習近平關于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重要論述摘編》《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等基本教材,匯編《主題教育應知應會常識手冊》,組織官兵一個觀點一個觀點地學習體會,領悟“四有”的深刻內涵和現實意義,打牢官兵的理論根基,引導官兵自發談思想、談體會、談認識。二是把輝煌“四史”講起來。我們感到,史實(黨史、軍史、戰史、部隊史)最有說服力。組織官兵開展“學四史、講四史”活動,大家自發整理了“陳賡拒降蔣介石”“李聚奎孤身千里尋紅軍”等50個黨史軍史故事,“小兵張嘎”“孤膽英雄陳三”等30個英模典型事跡,把課堂搬進榮譽室,開展“我與英雄面對面”系列訪談,利用黨團活動時間,連每周組織故事會、營每月開展故事賽、旅每年舉辦故事講堂,人人講述輝煌戰斗故事,點贊心中英雄偶像。回顧歷史,感悟傳統,官兵們找到了新一代革命軍人的樣子。三是把媒體資源用起來。注重運用視頻資源解讀理論,組織官兵學習《談談信仰的極端重要性》專題講座,收看《全軍踐行強軍目標標兵事跡報告會》,觀看《劉老莊八十二壯士》《張思德》《獨狼》等優秀影片,官兵自發寫影評、寫體會,由衷贊嘆革命先輩和強軍典型的高貴品格;充分挖掘網絡資源深入解讀,利用中國軍網新開設的《軍報每天讀》欄目,通過政工網在線觀看,聆聽最新權威評論,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的深度理解。
我們緊緊抓住官兵這個受教育主體,層層遞進搞好灌輸解惑,在倡導群眾參與中讓教育接地氣、進頭腦。一是針對官兵需求“下訂單”。在為期一周的思想調查中,我們充分發揮官兵主體地位,讓群眾參與組織籌劃,針對“困惑有哪些、道理怎么講、授課怎么搞”等問題,讓官兵自己說了算,先后有300名官兵認真填寫調查問卷,提出127條合理化建議,對照“新四有標準差在哪”,討論出5個方面18個具體問題,確保了教育活動有目標、有靶子,專題輔導有落點、接地氣。邀請基層代表參加教育準備會,官兵共同分析思想現狀、上下一起研究方案計劃,真正把問題找準、需求搞透、方案定實。二是抓住官兵興趣作輔導。抽象的理論聽得吃力,只有用兵言兵語才能讓戰士入腦入心。部隊領導緊貼部隊任務和官兵思想實際,用部隊發展歷程中精挑細選的英模典型,從基層搜集整理原汁原味的鮮活事例,說大白話上大課、嘮家常,通過四課專題輔導,深刻闡釋了“新四有”的重要意義和實踐要求,在潛移默化中促進了官兵自覺踐行。通過集中授課輔導,大家普遍感到,用交流的方式搞輔導,戰士容易接受,能聽得進去,學習熱情也被充分激發出來。三是圍繞官兵困惑搞答疑。轉變教育單一灌輸模式,改“我講你聽”為“互動答疑”,教導員、指導員、基層理論骨干、大學生戰士、普通官兵,誰講得出彩、誰評分最高,誰就是小課輔導講解員。針對大家疑問較為集中的“會來事是不是有本事”“有個性是不是有血性”“能擺平算不算有水平”等內容,官兵自己收集教育素材,自己編寫教案,自己走上講臺授課,基層政治主官和理論骨干點撥思想、傳授方法、強化引導,效果非常明顯。
我們緊緊圍繞官兵關注的焦點問題和熱點話題,扎實開展討論辨析,讓大家在交流互動中強化思想認識,校正行為偏差。一是讓身邊典型把“四有”說具體。在“身邊典型激勵我成長”先進事跡匯報交流會上,“抗震英雄”達吉、軍區“一級狙擊手”劉忠忠、參加國際射擊比武的“尖刀班長”張建豐、長期捐資助學的“學雷鋒標兵”陳沖等先進人物走上講臺,與官兵一起談體會、說感受、搞討論。他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所感所悟,啟發大家亮思想、擺問題、解疑惑,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講政治駁歪理才能有靈魂,謀打贏強本領才能有本事,不怕苦敢擔當才能有血性,講奉獻樂助人才能有品德。二是用真實故事把道理講通俗。邀請部隊老典型、老領導和復轉退士官參加“談變化、固信念”訪談活動,親口講述部隊的光輝歷程和身邊的巨大變化,用聽黨話跟黨走的堅定信念感悟官兵。通過觀看《讓歷史警示未來》和抗美援朝紀錄片《最寒冷的冬季》,官兵從落后就要挨打、打贏才有地位的事實中,深刻領悟到“能戰方能止戰”的深刻內涵。三是靠客觀真理把辨析抓深入。難點、焦點有哪些,官兵自己擺出來。我們抓住“信仰太空洞、實惠才現實”“未來作戰非接觸、血性再強也沒用”“只要工作干得好、要求松點沒關系”等似是而非的問題,設置系列討論題目,干部骨干深入班排,與戰士坐在一起、聊在一起,組織大家暢談認識、亮出觀點,把話語權交給大家,在有呼有應、你來我往的激烈爭論中統一認識,變個人思想為大家智慧。
我們堅持用好“三幫一帶”這個有力抓手,廣泛開展群眾性互助活動,在查糾整改中自覺踐行“四有”軍人標準。一是幫思想進步鑄靈魂。劃分思想幫帶小組,幫帶骨干充分發揮“小教員、輔導員、監督員”的作用,引導幫帶對象學習理論觀點、交流心得體會、討論熱點問題,把基本觀點搞清楚,把基本道理弄明白,不斷堅定聽黨指揮、忠誠使命的理想信念。二是幫技能提高強本事。結合查找出的“有本事”方面的差距不足,幫帶人和幫帶對象逐個簽訂責任書,依據體能、技能基礎,量身定制訓練計劃,組織單科目擂臺賽、小組對抗賽,干部骨干比指揮、比教學,戰士比技能、比體能,評選“訓練之星”、最佳幫帶小組。對重難點科目,堅持不分職務高低、不論兵齡長短,讓能者為師。三是幫身心健康塑品德。針對官兵在“有品德”方面存在的差距不足,發動幫帶小組從解決思想問題入手,開展大談心活動,遇到問題隨時談,思想扣子解不開反復談,特別是針對一些家庭遇到困難、親屬遇到涉法問題、個人婚戀受挫的戰士,幫帶骨干第一時間靠上去,通過三五分鐘聊聊天、兩三句話寬寬心,幫助他們以良好心態面對困難挫折。通過開展“互贊會”、張貼“笑臉墻”、設置“宣泄室”,舒緩官兵心理壓力,增強自信,培養健全的人格和積極向上、快樂陽光的精神特質。注重從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中汲取精神營養,持續開展“曬家風、話傳統”系列活動,把“家風”教育與部隊優良傳統教育結合起來,用“好家風”培塑好品行,不斷夯實官兵立身做人、履職盡責的思想品德根基。四是帶優良作風礪血性。圍繞集體討論形成的“有血性”踐行標準,堅持用部隊的光榮傳統激勵官兵,幫帶骨干組織大家學唱連歌、營歌、旅歌,重溫部隊鐵原阻擊戰、血戰劉家溝等輝煌戰史,感悟革命先烈不畏強敵的血性膽氣和為國捐軀的犧牲奉獻精神;注重從日常訓練、作風養成抓起,訓練中堅持從實戰出發,攜帶裝具一件不少,訓練課目一個不落,生活中利用出操、集會等時機練三聲、正三相,培養雷厲風行、嚴格正規的作風,幫帶骨干摸爬滾打練在前、急難險重任務沖在前、臟活累活干在前、遵規守紀嚴在前,以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幫帶對象,培養官兵勇于超越、頑強拼搏的過硬作風。
【作者系66016部隊宣傳科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