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迎曉 廖春雨
關于防范官兵偏激行為的幾點思考
●亓迎曉 廖春雨
近年來,部隊因官兵心理失常、行為偏激導致發生自殺、自殘、故意傷害等問題日趨增多,不僅給官兵家庭帶來極大痛苦,而且嚴重影響軍心士氣,已成為影響部隊安全穩定與社會和諧的突出問題。有效防范官兵偏激行為,切實增強工作的預見性、主動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僅是落實以人為本理念的客觀需要,也是新形勢下部隊教育管理工作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是扎實搞好思想摸底。心理問題往往都因思想問題而引發。因此,要深挖問題根源,切實把現實問題找準,把思想情況摸透。師(旅)團每季度、基層營連每月要進行一次思想形勢分析,特別是在新兵入營、戰士入黨考學、士官選取、干部轉業、年終評比、重大政策出臺、執行重大任務等時機,要加強對官兵思想、心理情況的分析掌握,及時為每名官兵建立思想檔案,連續記載思想變化重要情況,定期上報所屬人員異常表現。
二是及時掌握征兆苗頭。任何問題的發生大都事前有征兆,發現了這些征兆苗頭,就掌握了預防工作的主動權。為此,要充分發揮干部骨干作用,用心了解所屬官兵基本情況,留心觀察細微變化,潛心摸索內在規律,著重掌握以下幾種征兆:在談話、手機或網絡通信中流露輕生念頭;情緒焦躁不安、反復無常,行為明顯不同以往;郁郁寡歡、食欲不振、沉默少語、經常失眠;有意回避與他人接觸,不愿見人;無緣無故收拾東西、歸還財物、贈送紀念品,突然向他人道歉或告別等。
三是高度關注高危人員。必須把有極端行為等傾向的高危人員作為工作的重點來抓,努力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實踐中,應重點關注以下十種高危人員:個人發展遭受挫折,不能正確對待的;婚戀家庭陷入危機,長期不能解脫的;不堪軀體疾病折磨,流露輕生念頭的;家庭經濟負擔過重,難堪生活重壓的;觸犯法紀法規,企圖逃避懲罰的;患有嚴重心理疾病,精神狀態不夠穩定的;不適應部隊生活,長期有抵觸情緒的;嗜酒酗酒成性,酒后行為易失控的;性格沖動暴躁,遇事易走極端的;與他人關系緊張,矛盾隔閡較深的。
一要加強思想引導。干部骨干要知兵、愛兵、近兵,積極開展談心交心活動,堅持學習互助、思想互助、工作互助、生活互助,切實做到“四個知道、一個跟上”。要結合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廣泛開展“關愛生命”“正確對待挫折”等教育,反復為官兵講清革命軍人報效祖國、奉獻社會的重大責任,講清感恩父母、回報親情的傳統美德,講清人的生命、軍人榮譽至高無上,引導官兵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狀態。
二要嚴格部隊管控。狠抓八小時外和營區外延伸管理,防止人員失管失控。加強槍支彈藥、各類刀具、毒麻藥品、催眠鎮定類藥物管理,旅團級單位每年進行1至2次點驗,防止官兵私藏違禁物品。嚴格落實監護措施,對患有心理疾病的個別人員,指定專人幫教監管,定人、定責、定活動范圍,防止監護不到位發生問題。對性格偏激、有心理問題的官兵,合理安排工作崗位,嚴格落實“三不、五離”措施(不放在重要工作崗位、不放在重點執勤哨位、不放在單獨執行任務的小點,離艦、離機、離彈、離車、離危險物品)。
三要營造和諧氛圍。堅持依法帶兵、文明帶兵、科學帶兵,充分尊重官兵個人尊嚴,嚴防因打罵體罰、侮辱人格、隨意擴散個人隱私等引發矛盾。堅持基層有關事務辦事公開,公平公正公開處理敏感問題,積極回應官兵合理訴求,切實理順官兵之間情緒。堅持注重人文關懷,設立“知心信箱”,推動“兩網”(互聯網、政工網)建設,舉辦軍地聯誼晚會,開展各類文體活動,切實增進官兵情感交流。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為基層辦實事、解難題,切實為他們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一是大力普及心理常識。要把心理知識普及納入經常性思想教育,組織官兵學習《心理科學知識讀本》《基層官兵心理指南》等教材,定期觀看心理知識教育片,引導官兵了解常見心理問題,掌握心理調適方法,增強維護心理健康意識。團以上單位要發揮現有心理醫生和心理工作骨干的作用,每半年至少為官兵進行一次心理常識輔導,并搞好經常性的心理咨詢服務。師以上單位每年組織一次心理服務活動,深入基層傳授心理知識,幫帶基層心理工作骨干,努力使干部骨干做到會開展心理知識普及教育、會發現官兵常見心理問題、會進行一般心理疏導和調適。
二是嚴格組織心理測查。院校新畢業學員、地方入伍干部、入伍新兵、直招士官到部隊后,要專門組織心理測查,患有嚴重心理疾患、不適宜在部隊服役的,按規定予以清退。部隊選調重要崗位人員時,應開展心理測查工作,對不符合崗位要求的,應及時予以調換。結合心理測查,要及時為每名官兵建立心理檔案,重點人員檔案保衛、衛生部門應同時掌握并嚴格保密。
三是注重搞好疏導干預。要構建部隊、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預防體系,對高危人員,各單位要發動骨干、家庭成員共同做工作,思想上多勸慰、生活上多關心、工作上多幫帶,幫助其緩解壓力、解決問題、化解矛盾。有條件的單位要與駐地專科醫院建立定點聯系,適時邀請專家上門服務,進行心理巡診。對嚴重心理問題的官兵要組織專家會診,及時進行疏導和矯治。對有明顯自殺自殘傾向的人員,應盡快送專科醫院進行治療,由專業人員進行危機干預。
一要加強心理骨干隊伍建設。按照四總部《關于加強新形勢下軍隊心理服務工作的意見》,采取部隊培訓和院校培養等方式,實現旅團級部隊至少有1名專職心理醫生,連級分隊有3名以上心理骨干,團以上政治機關有1名經過院校專業系統培訓、能組織開展和指導心理服務工作的干部。
二要切實搞好服務保障。要把心理服務工作納入年度工作總體部署,認真籌劃研究,作出具體安排。團以上單位要建好心理咨詢室,設立心理服務熱線,提供必要工作場所,配備必需器材設備,不斷完善心理服務工作保障機制。要逐步加大經費投入,將心理工作所需經費列入年度預算,專款專用,保證心理服務工作順利開展。要重視做好涉軍維權工作,積極幫助官兵解決涉法涉訴問題,防止個別人員因矛盾激化導致激情犯罪。
三要積極妥善處理問題。官兵偏激行為發生后,要按照果斷控制事態、嚴密組織調查、做好善后工作、全力消除影響的原則進行處理。對自傷自殘、故意傷害問題,要積極救治傷者,嚴密監管當事人,查清原因,依法依紀處理。對自殺問題,保衛部門要依據《軍人涉嫌自殺問題調查規則》嚴密組織調查取證,準確定性。相關部門要積極穩妥做好善后工作,防止纏訪鬧訪、聚集鬧事、網上發布極端言論制造影響等問題。同時,要組織專業人員對官兵進行心理干預,防止產生示范效應引發連鎖反應。
【作者系92830部隊保衛處處長、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