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肖宏偉
對一些基層部隊政治工作現狀的調研與思考
●李偉 肖宏偉
習主席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政治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只能前進不能停滯,只能積極作為不能被動應付”。并著眼全局,指出了在思想政治和作風上存在的10個方面的突出問題。“問題是時代的聲音”。通過對一些基層部隊政治工作開展情況的調研,發現或多或少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直接影響著官兵對軍隊政治工作的認識,影響著軍心士氣和基層建設。各級只有在不斷解決這些矛盾問題的過程中,才能把政治工作威信牢固立起來。
現狀回放一:機關抓建支部不力,組織部門唱“獨家戲”,存在與己無關思想,靠文電指導多,手把手幫帶少;組織功能弱化,戰斗性、原則性不強,批評與自我批評開展不起來,黨管黨員、黨管干部在黨支部和黨小組這個環節上受到削弱;基層連隊支部正副書記能力不足,支委會召開過多過濫,議題設置不科學、會議議程不規范、會議記錄不嚴肅;制度落實不力,議事決策質量不高,對重大問題議不深議不透,“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應付化、迎檢化時有發生;支部工作行政化,黨政不分,連隊主官習慣于以行政角色抓工作,一些支委對自己的職責不清楚,分工說不出。
原因分析:一是統籌謀劃不夠。黨委機關重硬件輕軟件,重安全工作輕支部建設,重主官使用輕培養,活動一個接一個,會議一次接一次,“上下一般粗”,不結合實際抓布置。二是組織生活制度落實不嚴。管工作多管思想少,不善于依靠組織機制管黨員、管干部。三是思想認識有偏差。重行管工作輕支部建設,重眼前輕長遠,為應付上級檢查,該不該上支委會的都上會,以示重視,結果造成支委會召開過頻,質量難保證,甚至補記錄造假。四是支部正副書記能力不足。部分支部正副書記閱歷淺,經驗少,法規意識、創新意識欠缺,對自身地位作用認識不足。五是自建能力不強。有組織無計劃,對條令條例要求落實的討論、研究內容,心中無數,沒有歸類結合,被動應付,“為了開會而開會”,用行政職務代替黨內職務。
對策措施:一是黨委統籌,強化“一線指揮部”作用。機關各部門密切配合,搞好面對面指導和分類指導,尤其是對問題較多和小散遠直單位黨支部的指導幫帶,要經常深入基層,掌握實情,結合工作實際進行指導,不盲目轉發上級文電,努力減少“五多”,給基層留出一定的自主權和時間。二是嚴格落實制度,強化組織功能。認真學習貫徹黨章和《黨支部工作條例》,從嚴格七項組織生活制度入手,落實好“三會一課”,發揮集體領導作用,管住管好黨員干部。三是澄清模糊認識,以加強支部建設為出發點。摒除“假把式”“花架子”,統籌結合,不“以多充數”“以多為好”,提高會議質量,一切以提高戰斗力和基層基礎建設水平為主。四是加強指導幫帶,提高能力素質。利用主官集訓,增強書記“班長”意識、委員職責意識和黨員先進性意識,面對面幫,手把手教,重點突出會議質量、制度落實和黨規黨章知識培訓。五是加強學習,創新工作方法。勤學好問,做落實條令條例的明白人,經常探討交流工作中的做法和心得,經常剖析檢查自身差距和不足,不斷改進思想作風和工作方法。
現狀回放二:機關檢查標準不統一,“看登記、查內容、數天數、算人頭、考背記”,檢查評估老一套;教育內容“空、虛、遠”,交叉重復,低層次循環,就教育抓教育,為了“教育”而教育,有的單位戰士“寧愿風雨里站崗,不愿空調房里聽講”;教育內容不全面,只注重抓安全方面教育,忽視抓基礎教育、時事政策教育和黨的理論學習等;教育骨干缺乏,沒有認識到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性,備課不認真、思考不深邃,思想骨干做一人一事工作能力弱,政工干部不注重學習,軍事干部抓教育的積極性不高。
原因分析:一是教育量化評估難。機關檢查教育方式簡單,重登記輕效果,指導基層開展教育不力,統籌謀劃教育不夠。二是教育針對性不強。隨著時代發展,各種思潮錯綜復雜、相互交織,一些腐朽落后思想文化沉渣泛起,加之網絡媒介發達,信息來源多且良莠不齊,官兵思想文化多元多樣多變,眾口難調。三是思想認識有誤區。要么認為教育是萬能的,要么認為教育是無用的,重安全法制教育輕官兵個人文化素質提高,重管理輕教育,重解決實際困難輕思想政治教育。四是教育骨干能力素質不高。教育照本宣科,方法單一,教育內容沒有深度,講大道理沒底氣,用小道理管不住歪歪理,甚至部分同志對抓好教育信心不足,存在畏難情緒。
對策措施:一是規范教育內容。機關歸口管理,細化、量化考評檢查方法,統籌抓好四項重大教育和各類教育,既不“增壓”也不“減負”。二是教育形式多樣。分層次教學,在用好課堂教育主陣地的同時,盤活教育方法,組織參觀見學,聘請專家講授,用好思想政治教育十三法。三是教育要精要管用。要結合形勢和任務,不僅要有“寬度”還要有“深度”,要對癥下藥,深入調研選題要精準,觸及思想說理要精辟,真情感人態度要精誠。四是提高能力素質。培養教育骨干的責任心使命感,積極參與教育,精心備課授課,軍事干部學政治,政治干部學軍事、學指揮、學科技,加強單位思想、教育骨干培養力度,通過小細節、小問題及時發現教育落實效果盲區,進一步整改、提高教育質量。五是教育資源共享。優質精品教育視頻收錄本單位政工網,共同借鑒學習,避免重復備課,做到安全法制教育和黨的創新理論、黨史軍史教育齊頭并進。
現狀回放三:信息化建設力度不夠,政工網帶寬低、速度慢,數據軟件開發多但不融合、不兼容,組織、干部、保衛各有自己的系統;軍政分家,把政治工作與軍事工作割裂開來,甚至當作一對工學矛盾,在事實上造成了對軍事工作的排斥和干擾;教育者自己不受教育,對工作不用心、不盡心,混日子、圖形式,有的言行不一,說的和做的不一樣,有的準備教育不充分,組織活動不嚴密,有的自身素質不強,對軍事工作不熟悉、不精通,說不上話、插不上手。
原因分析:一是政治工作信息化、科學化和法治化程度不高。二是思想認識不到位,錯誤地認為政治工作只是做黨務工作,從主觀上把自己擺在局外。三是事業心責任感不強。心思和精力不集中,工作經驗欠缺,想干不會干,作風形象欠佳,臺上臺下不一樣,人前人后不一樣,表態心態不一樣,對政治工作信心不足,對現實生活中遇到困難問題解釋不清不透,有時對各種錯誤思想、消極情緒和不良傾向不能及時有力地加以糾正。四是軍事知識欠缺。不注意學習軍事,對本單位武器裝備使用、作戰訓練知識學習興趣不高,鉆研勁頭不足。
對策措施:一是積極創新改進政治工作。著眼全媒體、大數據時代,加強對新情況新問題研究,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創新政治工作,始終與時代發展同步伐、與使命任務相適應、與官兵思想實際相符合。二是糾正思想認識偏差。政治機關和政治干部,要用強軍興軍的歷史重任統領自身建設,為戰斗力生成作貢獻,要與軍事工作高度契合,融入、滲透到軍事工作中,不能光站在邊上喊“能打仗、打勝仗”。三是帶頭做“軍隊好干部”。按照“對黨絕對忠誠,聚焦打仗有力,作風形象良好”標準要求,堅持整風整改、刀口向內,自覺抵制歪風邪氣,樹立正氣,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把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統一好,樹好形象,做好樣子。四是不斷提高自身軍事素養。加強學習,不僅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和部隊條令條例,還要學習軍事知識,做軍事訓練的行家里手。五是嚴把選拔入口關。提高準入門檻,把政治理論素養好、人品官德好的干部選拔進政工隊伍,加強培養考核,加大教管力度,嚴格淘汰機制,實行基層軍政主官換崗鍛煉,把有發展潛力的政工干部送到上級政治機關見習鍛煉。
現狀回放四:戰斗精神弱化,忘戰懈怠,“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意識不強,當和平兵、做和平官,總認為仗打不起來,戰爭離自己很遠;信息良莠并存,反動、虛假、迷信、“小道消息”和政治謠言等隱蔽潛入,“法輪功”等邪教滲透破壞,詆毀我黨、我軍形象,對官兵腐蝕大;對軍事訓練中政治工作條例學習不認真,對執行重大任務、駐訓等多樣化軍事任務中政治工作不清楚,宣傳動員不力,訓練中宣傳鼓動方法手段單一,還停留在拉橫幅、貼標語、出板報上,制度落實不好。
原因分析:一是根本職能弱化。長期相對和平環境,一些官兵謀求個人出路和追求個人價值實現的觀念強化、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弱化,物質利益觀念強化、宗旨意識和奉獻意識弱化,民主平等意識強化、組織紀律觀念弱化。二是思想意志不夠堅定。敵對勢力依靠網絡滲透破壞,信息真偽難辨,青年官兵缺乏對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的深入了解,缺少艱苦環境和執行多樣化任務的鍛煉,信息甄別能力不強。三是對訓政工作不熟悉。疏于學習,對軍事訓練中政治工作條例了解掌握不夠,工作針對性不強,對軍事訓練中官兵存在的思想問題、訓練進度、效果等掌握了解不及時,把訓練中政治工作當作軟指標,沒有當成是軍事訓練的有機組成部分。
對策措施:一是增強打贏的緊迫感使命感。抓好革命英雄主義教育、戰斗精神培育、形勢戰備教育和防間保密工作,做到平時和戰時相結合,練技術、練戰術與練思想、練作風相結合,在訓練和任務中磨礪官兵戰斗意志和戰斗作風,大力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二是提高政治工作效能。加強心理教育訓練,普及心理學知識,扎實開展“四反”、防線等意識形態領域教育和我黨我軍優良傳統教育,筑牢官兵思想基礎。三是提高做訓政工作能力。加強軍事業務知識和軍事訓練中政治工作條例的學習,嚴格落實制度,堅持現場鼓動、跟班到場等制度,主動站到訓練一線,把政治工作做到機翼下、做到雷達旁、做到汽車駕駛室內、做到各個崗位站位小點,了解掌握訓練、演習以及戰時政治工作特點、基本程序、主要內容和方法手段。四是緊盯問題矛盾做工作。及時掌握官兵的思想反映、心理狀態和身體狀況,持續發揮鼓動和激勵作用,積極發現和解決現實思想問題和實際困難,做好一人一事工作,調動參訓熱情,使官兵以飽滿熱情參加訓練、駐訓和演習演練等任務。
現狀回放五:個別官兵認為,抓作風建設主要是領導、機關的事,與己無關,不能領導有病、群眾吃藥,還有的擔心作風建設是“爛尾工程”,一抓就緊、一放就松;個別單位矯枉過正,對基層一些正常的福利獎勵也不敢發了,諸如戰士退伍、干部轉業復員的紀念品沒了,年終各類表彰、節假日各類活動獎品取消了,夜餐費、誤餐費不發了;物資集中采購、公務卡推行使用等各類制度趨于完善規范,認為監督多了,從短期看還給工作造成了一些“不便”,干工作的積極性有所降低。
原因分析:一是對作風建設重要性認識不足。思想認識不夠,把自己當局外人,消極應付,置身事外,信心不足,悲觀觀望,把自己脫離于作風建設之外。二是責任感擔當意識不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拿不準的都不干”思想嚴重,不敢擔當,怕經不起檢查,消極執行。三是教育監管力度不夠。事業心責任感和黨風廉政教育不經常,民主監督制度流于形式,致使少數干部責任心不強,工作不認真、不細致、不深入。
對策措施:一是不斷增強參與意識。堅持從我做起,遵章守紀,廉潔自律,模范帶頭,須知一個人的力量雖然有限,但只要大家齊心協力,抵制不良風氣,從點點滴滴小事做起,持之以恒,作風建設就會不斷取得新成效。二是深化作風整治。“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堅持抓常抓細抓長,抓反復反復抓,扎實開展好“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整頓。三是把作風建設當作基礎工作。形成抓作風就是抓基層、抓作風就是抓戰斗力的共識,堅持黨管黨員、黨管干部,完善各類措施,公平公正處理基層敏感事務,調動廣大官兵工作積極性。
【作者系94783部隊政治處報道員、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