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肯尼亞1963年建交。近年來,兩國在貿易、工程承包、勞務和投資等方面合作不斷擴大、深入。
肯尼亞是東非共同體、東南非共同市場等區域合作組織的倡導者,肯尼亞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相對完善的經濟基礎,發揮著向東、中非輻射的重要作用,是中國對非洲貿易、投資、經濟技術合作的主要窗口和橋梁。
肯尼亞國民經濟三大支柱
農業、服務業和工業是肯尼亞國民經濟的三大支柱。
農 業
肯尼亞農業產值約占其GDP的四分之一,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小麥、大米、土豆和木薯,主要經濟作物有咖啡、茶葉、劍麻、甘蔗、除蟲菊精、肯尼亞豆和園藝產品(花卉、蔬菜、水果)。
服務業
肯尼亞服務業以交通運輸、通訊、旅游和金融為主。肯地理位置優越,蒙巴薩港是東中非最大的港口,交通運輸業輻射到周邊國家,發展迅速。旅游業是肯列農業、僑匯之后第三大外匯來源,主要旅游資源是野生動物園、博物館、東非大裂谷、肯尼亞山、湖泊風景區、海濱等。
工 業
肯尼亞工業門類比較齊全,是東非地區工業最發達的國家,以制造業為主,產值占GDP的9.7%,國內日用消費品基本自給,石油完全依賴進口,電力部分依賴進口。對外貿易在國家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出口商品為茶葉、咖啡、花卉、水泥、劍麻、除蟲菊、純堿、皮革、肉類和石油產品等;主要進口商品為原油、機械、鋼鐵、車輛、藥品、化肥等。主要貿易伙伴是東部和南部非洲國家以及英國、美國、荷蘭、歐盟、阿聯酋、印度、中國等。
肯尼亞的貿易投資環境
投資方面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肯尼亞在經濟領域實行自由化,對國有企業實行私有化改造,并逐步開放允許外國投資的行業。肯尼亞政府為鼓勵外國直接投資,除制定有《外國投資保護法》外,還采取了一些鼓勵投資的措施,如取消進出口許可證,降低關稅稅率,取消出口關稅和廢除外匯管制,設立出口加工區等。肯尼亞政府一直重視吸收利用外資為本國經濟建設服務,已與中國在內的10多個國家簽訂雙邊投資貿易保護協定。肯投資法規比較完善,有30多個法律法規保護外國投資者利益。目前,肯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工業配套生產能力較差。
貿易方面
肯尼亞擁有地理位置優勢,港口對鄰國的貿易輻射能力強優勢,是東非的貿易中轉中心之一。埃塞俄比亞、索馬里、蘇丹、烏干達等國家的許多商人都從肯尼亞境內采購商品。
肯尼亞貿易管理的相關規定
肯尼亞主管商務和投資的政府部門是貿易部。其下屬機構有對外貿易司、出口促進委員會、出口加工區委員會、標準局、地方貿易發展辦公室、投資促進局等。
進口管理制度
肯尼亞《貿易許可法》規定,在肯尼亞從事進口業務需要獲得肯尼亞貿易部頒發的貿易許可證。法令中列舉了外國投資者不得投資經營的約70種從食品到工業品的特種產品(獲得特許證明的除外)。外籍人員只能在“一般商業區域”內從事商業活動,并明確設定了包括內羅畢、蒙巴薩、納庫如、基蘇木、埃爾多雷特、錫卡部分地區在內的“一般商業區域”,如果在“一般商業區域”以外經營,需要擁有特許證明。
出于安全、健康和環境方面的考慮,肯尼亞建立了進口許可體系,共分兩個等級:第一等級是完全禁止進口的產品,包括假幣、淫穢物品、麻醉藥品、化學品等11類產品;第二等級是限制進口的產品,該類產品需經有關部門批準或需要滿足技術、植物檢疫、健康或環境部門的標準方可進口,主要包括動植物產品、武器、汽車、貴金屬等種類。例外條件是:進口至免稅商店、出口加工區的商品或是政府采購的軍火等,可以無需進口許可證。
為保護民族工業,肯尼亞對進口商品劃分為四類:一是最優先進口,包括藥品、原料、零配件、農用物資、重要設備。為出口商品所需物資自動簽發許可證;二是次優先進口,視外匯儲備情況決定是否簽發許可證,若外匯充裕,可作為最優先進口;三是須經主管部門批準后再簽發許可證;四是本國可生產、有替代產品、奢侈品等,嚴格掌握發放許可證。此外,根據商品性質,確定許可證的有效期。許可證有效期為6個月或3個月,逾期可再申請延長一次。
按照《東非海關管理法》,如果進口商品是為了制造出口品、運往自由港或運往出口加工區,那么此進口商品可以申請進口關稅退稅。申請退稅之前,需先獲得海關的授權,退稅的額度也由海關決定。退稅申請需于商品出口之日起12個月內提交。
此外,根據肯尼亞《植物保護法》,進口的植物、種子、水果(罐頭水果除外)需要有肯尼亞植物健康監察局出具的植物衛生證明方可通關。
出口管理制度
與進口業務相同,在肯尼亞從事出口業務也需按照《貿易許可法》的要求,在獲得貿易部的貿易許可證后方可進行。
出于公共食品安全、動植物和資源保護等原因,肯尼亞對少數產品,包括鑄鐵廢料、成年林木和木炭、古董、瀕危物種等的出口有許可證要求。
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
肯尼亞標準局是進出口商品官方檢驗檢疫機構。肯尼亞對進口產品實施裝船前檢驗認證。根據規定,所有進入肯尼亞的商品均需證明符合肯尼亞的標準,或得到由ISO/ IEC17025體系授權的實驗室、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或國際檢驗機構聯盟簽發的產品測試證明。進口商如不能提供上述有關證明和報告,其進口產品將在口岸被扣留并進行產品質量測試,有關費用由進口商承擔。
中國檢驗認證集團(CICC)與肯尼亞標準局于2008年10月簽署合作協議,并于2008年12月1日期起正式實施裝船前檢驗認證。
關 稅
肯尼亞是世界上少數仍使用單式稅則的國家之一,關稅類型多為從價稅。肯尼亞與東非共同體另兩個成員國坦桑尼亞和烏干達簽署的關稅同盟于2005年1月1日實施,三國對外共同實行三段式進口關稅,即對原材料和資本貨物征收零關稅;對半成品征收10%的關稅;對成品征收25%的關稅。此外,該共同體還對部分小麥、糖、煙草、水泥等征收35%或55%的關稅。除進口關稅外,肯尼亞政府還向進口產品征收增值稅,并對酒、瓶裝水、軟飲料和煙草等進口商品征收消費稅。
根據《關稅與貨物稅法》,肯尼亞對未經加工的動物毛皮和金屬廢料征收出口關稅,肯尼亞財政部負責對具體稅率進行調整以及出口稅金免除計劃項下關稅和增值稅免稅申請的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