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軍鈞
【摘 要】建筑工程預算作為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核心內容,科學的工程預算是生產計劃切合實際、項目資金充分利用的基礎,是保證建筑工程得以順利進展的前提條件。因此,加強對建筑工程預算的有效控制,是目前我國建筑行業上的一項迫不及待的工作。本文通過對我國建筑行業在工程預算上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提出幾點解決措施。
【關鍵詞】建筑工程;預算控制;措施
一、引言
我國的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大和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給建筑工程帶來了極大的機遇,同時也使其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建筑工程預算作為建筑項目的一切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先決條件,對施工過程的調控和管理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有助于實現施工過程的成本控制??茖W合理的工程預算,對建筑工程實現以最低的生產成本建造最優質量的工程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二、建筑工程預算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建筑工程在我國已興起多年,我國對建筑工程的預算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礙于我國在預算管理方面起步較遲,所以我國在建筑工程預算方面還存在這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以下是我國現階段在建筑工程預算上存在的幾點不足:
1.預算計價方式不健全
在進行預算計價時沿用傳統的定額計價方式,計價方式不健全。首先,定額計價方式存在量、價合一的缺點,價格滯后于市場變動,沒有給市場價格變動留有一定的價差空隙。其次,綜合定額時沒有將施工實體消耗與措施性消耗等非實體消耗分開計價,使得綜合定額的綜合程度加大,在施工期間對施工方案進行改動時處于被動地位。再次,在進行單位估價時單純地按照圖紙計算工程量,簡單引用相應子目,按規定費率取費,執行文件調整,不利于打破單價統一由政府造價管理部門統一定價的局面。
2.預算制定過程不嚴謹
建筑工程的預算制定是通過對設計方案的充分了解和把握、對市場進行充分調查后,對建筑設計方案、工程量、以及施工組織設計進行計算的過程,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細節都有可能影響建筑預算的準確性。預算制定過程的不嚴謹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一是沒有充分把握建筑設計方案,對施工現場的了解不夠深入,對施工方法把握不透徹,導致預算時對施工要求的原材料以及勞動費用、機械費用等施工過程產生的生產耗費預算不合理。二是預算過程中沒有進行充分的市場調查,沒有考慮到市場價格的變動而導致預算不具時效性。三是在對預算進行編制的過程中不夠細心嚴謹,出現材料或數據的輸入和記載錯誤。
3.預算管理人員素質偏低
預算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道德素質直接關系著預算的質量問題,決定著預算對建筑工程的指導作用。首先,預算編制人員在實際預算過程中,沒有根據建筑設計的施工材料及施工方式等基本要求,沒有經過對市場的判斷和預測就馬虎地進行預算的編制,導致預算在后期的施工操作中嚴重偏離,不具有實際指導作用。其次,預算管理人員的從業資格不夠,也是導致預算出現偏差的主要原因。預算管理人員在經濟及相關法律上的認識程度不夠,沒有足夠的能力去處理索賠事件,沒有有效地組織協調建筑工程的主體關系,導致建筑工程預算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失控而失去指導意義。
4.缺乏動態預算管理
影響預算的準確性的動態因素主要有市場價格變動和措施性消耗變動等。第一,工程預算處于工程建筑過程的中期階段,而施工階段處于工程建筑過程的后期,在這期間難免遇到行業冷熱變化或國家政策變化,導致市場價格發生變動,若缺乏對價格的動態預測意識,則容易導致因價格變動而產生的預算偏差。第二,措施性消耗主要受施工條件變化、施工工藝選擇以及施工方式變化等影響,在施工過程中,難免其影響因素發生改變而使措施性消耗變動。
三、建筑工程預算的有效控制措施
建筑行業的興起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科學合理的建筑工程預算不僅可以間接反映工程的經濟效益,還可以有效地指導施工過程,督促施工過程通過技術改進進行成本節約。因此,加強我國建筑工程預算控制刻不容緩。
1.健全工程預算管理模式
在傳統的計價方式基礎上,結合工程量清單計價和實物量法進行工程計價,逐步健全工程預算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實現建筑工程預算的控制。首先,逐漸突破量、價合一的模式,加強對市場價格的預測能力,在預算編制過程中留有一定的市場價差空隙。其次,在進行綜合定額時充分考慮施工條件、施工材料、施工方式等的影響因素,將施工實體消耗與施工措施消耗的分開計價,使得工程預算在后期施工中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再次,在進行預算計價時充分發揮企業的施工價格優勢和技術優勢,制定出施工企業的企業定額,建立企業的價格信息庫。積極進行工程造價管理的深化改革,創造條件推廣實物量法進行工程計價,并結合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打破政府造價管理部門統一單價的局面。
2.加強預算階段的監督力度
科學合理的工程預算可以在工程施工過程起到有效的指導作用,有利于進行施工過程的成本控制。因此,在預算階段,工程建設單位要加強預算階段的監督力度,加強工程預算的統籌管理。首先,工程建設單位要充分發揮其在整個工程項目中的橋梁作用,促進工程設計單位、施工單位與預算編制人員的共同協調,加強對三者的監督力度。其次,工程項目管理人員和預算人員要加強對施工現場的監督,預算人員在進行預算編制時要綜合考慮工程施工的環境條件、施工材料要求、施工方式等影響因素。再次,有關部門加強對預算編制過程的監督,避免價格文件等出現數據錄入錯誤等現象的發生。
3.提高預算人員的工作能力
建筑工程的預算工作是一項高水平、綜合性的工作,集專業性、政策性與知識性于一體。因此,提高預算人員的工作能力,提高預算人員的專業素養和道德素質,是實現工程預算有效指導工程進展的有力保障。首先,對預算人員進行預算編制的培訓,提高預算人員的預算編制能力,加強預算人員對施工條件、施工材料、施工方式、工程結構、投資管理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其次,定期為預算人員提供有關的經濟法律知識的培訓,加強預算人員的法律意識,提高其對國家政策的理解,加強其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提高預算人員的預算管理能力。再次,提高預算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要求預算人員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做到實事求是,避免各種編造偽造數據的行為發生。
4.降低項目變化的影響程度
工程預算與貫穿著整個建筑工程,對建筑工程的質量和經濟效益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降低項目變化的影響程度,即提高對動態預算的管理水平,最根本的做法就是加強建筑工程組織對整個項目的建設過程的管理。首先,在進行預算編制的前期,工程預算人員應加強對對行業狀態變化的預測,強加對國家時政的關心力度,在進行價格預算時,充分考慮這兩者引起的市場價格變化。其次,工程項目管理人員和預算人員要主動參加工程項目的全過程管理,注意對工程的施工過程進行跟進,降低因施工條件、施工工藝和施工方式引起的措施性消耗變動對工程預算的影響。
四、結束語
建筑行業的繁榮昌盛,有效地解決了我國國民的住房問題,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的經濟發展??茖W全面的建筑工程預算可以實現對項目工程成本的初步預測,有效地指導工程項目的施工,有效地控制工程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的成本,是建筑工程項目造價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入到建筑工程的設計過程和施工過程中,找出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逐步健全工程預算管理模式,加強預算階段的監督力度,提高預算人員的工作能力,降低項目變化的影響程度,實現對建筑工程項目預算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推動建筑工程造價管理行業的健穩發展,實現以最低的工程成本建設最優質量工程的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崔盛楠.加強建筑工程造價預算控制的探討[J].科技資訊,2012,5(04):111-112
[2]姜躍強.建筑工程造價預算有效控制措施探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2,(09):107-108
[3]朱成波.建筑工程造價預算控制探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1,(18):56-57
[4]梁興忠.建筑工程造價超預算的原因及控制對策[J].科學之友,2010,(16):39-40
[5]李盛.淺議建筑工程造價預算控制[J].今日南國(中旬刊),2010,(08):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