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警告全球經濟下行風險上升
新華網華盛頓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全球經濟下行風險上升,敦促各國加快結構改革和提高潛在經濟增長率,促進全球經濟更加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第30屆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部長級會議日前在華盛頓召開。會后發表的公報指出,各國必須將提高當前實際經濟增長和未來潛在經濟增長率擺在首要位置,同時確保經濟保持韌性和持續性。公報呼吁各國通過適當的宏觀經濟政策和關鍵的結構性改革,增加需求并消除供給限制,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同時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以減少溢出效應。
歐盟解除對津巴布韋長達12年經濟制裁
新華網哈拉雷電,日前,歐盟駐津巴布韋代表團團長范·達梅宣布,歐盟日前已決定解除針對津巴布韋的經濟限制措施,從2015年開始津巴布韋有望重新獲得來自歐盟的經濟發展援助。范·達梅當天在津首都哈拉雷召開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歐盟對津經濟制裁將于11月1日正式解除,歐盟計劃在2015-2020年期間向津提供總價值為2.34美元的發展援助,將主要用于幫助津巴布韋政府在財政吃緊的情況下堅持改善醫療衛生條件,投資農業,加大機構與管理能力建設,以及發展非政府組織。此前,津巴布韋官員曾表示,在津經濟持續低迷的大背景下,歐盟時隔12年后的經援無疑是“雪中送炭”,將對提振市場信心、促進經濟社會發揮相當大的作用。
全球食品價格下跌至四年來最低
中國駐歐盟使團經商參處消息,彭博新聞社報道,由于產量前景良好,乳制品、谷物、食物油和糖的成本下降,世界食品價格9月份連續第六個月下跌。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日前的報告,55種食品價格指數平均為191.5,跌幅2.6%,是2010年8月以來最低水平。由于美國預計收成良好,芝加哥交易的大豆和玉米成交價接近過去四年最低水平。過去兩年,除牛、豬和咖啡外,彭博商品指數追蹤的所有農產品都下降,其中玉米、小麥和大豆降幅最大。糧農組織的報告說,糖和奶制品下跌幅度最大,其次是谷物和油。
亞行將幫助印度建設工業園區
中國駐印度經商參處消息,印度《金融快報》日前報道,亞洲開發銀行表示,為助力安得拉邦工業發展計劃,未來6個月內,亞行將投資25億美元,幫助該邦建設工業園區。亞行將指派一名特別官員監督項目進展。項目包括建設五個工業園區,作為維薩卡帕特南-欽奈工業走廊的一部分。這些工業園區將建在維薩卡帕特南、卡基納達、默吉利伯德訥姆等地區。亞行還將幫助安得拉邦政府吸引來自中國、日本、韓國以及歐洲國家的投資,并幫助來自這些國家的企業和投資者支持安得拉邦工業發展。
巴基斯坦貿易協定進展緩慢
聯合國近期發布的《2014亞太貿易與投資報告》稱,巴基斯坦目前共簽署了11個優惠貿易協定,包括自由貿易協定(FTA)和優惠貿易安排(PTA)。另有8個貿易協定在經歷了數年的談判過程后仍然沒有成果。巴商務部官員表示,巴目前正在積極推動與土耳其的PTA談判,而與部分其他國家的貿易協定則出于種種原因而被擱置甚至終止。巴曾與新加坡開展FTA談判,2011年由于國內利益集團反對而擱置;2006~2007年巴曾就與泰國的PTA開展可行性研究,此后便銷聲匿跡;此外巴與海合會等的FTA談判也毫無進展。
泰國中小企業看好第四季經濟
泰國《世界日報》日前報道,中小企業促進辦事處表示,泰國中小企業在今年最后季度對整體和地區經濟前景擁有信心,來自新政府出臺刺激經濟措施和進入重要節假日季節,估計農業產品、加油站、貨運和旅游等行業可受惠。據中小企業促進辦事處報告指出,中小企業經營商今年8月的經濟信心指數為46.4,低于7月時的47.4,因一些行業的經濟信心指數有所下跌,如批發業的信心指數由今年7月時的48.7,至8月降為46.2。不過,也有指數上升的行業,如服務業信心指數由今年7月的44.7,8月升至47.5。
北美開發頁巖氣推高LNG船需求
中國駐韓國經商參處消息,據韓聯社日前報道,業界消息稱,目前美國聯邦能源管理委員會(FERC)批準了4個頁巖天然氣基地的出口許可,其LNG年產量為6000萬噸,預計2019年前陸續開始出口,需要90艘專門運輸船,但目前下單量僅有30余艘,剩余60艘將于不久后下單。最近韓國燃氣公社正在進行的6艘LNG船招標,將用于從美國每年進口280噸LNG,這對于現代重工業、三星重工業、大宇造船海洋等韓國3大LNG造船廠是個大利好消息,韓國造船企業有望成為美國開發天然氣項目的最大受益者。
越南企業面臨FTA挑戰
《越南新聞》日前報道,由于越南接近于達成多項自由貿易協定(FTA),越南企業正在準備進行進一步的整合。FTA不僅為越南企業帶來了機會,也帶來了挑戰。例如在紡織服裝領域,外資大量涌入以利用TPP的優勢,擁有資金和技術優勢的外企迫使越南本土企業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食品行業必須滿足原產地規則、食品衛生和安全標準并且價格有競爭力,才能利用FTA帶來的機會。越南工商會專家表示,越南企業應當加強整合,并制定清晰的發展戰略。越南政府應當預先提供相關信息,以使企業為整合做好準備。
非洲人口紅利可能會成為發展負利
中國駐拉各斯總領館經商室消息,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最近發布報告預測,按照目前人口增長速度,非洲到2050年18周歲以下人口將猛增至10億人。報告稱,因工業發展不足,教育資源缺乏,巨大的人口紅利會變成非洲發展的負擔。以尼日利亞為例,目前人口已增至近1.8億,雖然其位居非洲最大經濟體,但因長期依賴石油出口,造成經濟多元化停滯不前,再加之教育落后,生產性就業機會將遠遠落后人口增長速度。失業率高企和受教育不足將帶來巨大社會問題,眾多無所事事的青年極易成為恐怖組織的溫床。endprint
中國經驗值得非洲國家借鑒
中國駐加蓬經商參處消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非洲區執行董事高級顧問科菲·阿萊日前在“非洲經濟社區”論壇上撰文呼吁非洲國家借助中國向包括非洲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轉移產業的機會,促進地區經濟向工業化轉型。在這篇題為《采取更加大膽的中國戰略》文章中,科菲·阿萊指出,中國的經濟能夠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充分利用了本國勞動力資源充沛的優勢,再配合以廣泛而深遠的經濟改革,推動了工業的規模化發展和工作機會的增加,這比任何“再分配”政策都更有用。這一經驗值得非洲國家借鑒。
阿聯酋成為伊斯蘭金融的主力軍
阿聯酋通訊社日前報道,2012年至2013年間,阿聯酋伊斯蘭銀行資產從830億美元增長至950億美元,并且這種快速增長勢頭仍將持續,預計2018年前將保持17%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阿聯酋已成為伊斯蘭金融世界中的關鍵一員。據阿聯酋《海灣時報》發布的報告以及迪拜商工會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伊斯蘭金融全球中心為馬來西亞和阿聯酋。其中,迪拜是伊斯蘭金融產品交易最重要的平臺之一,也是世界第三大伊斯蘭債券上市地。截至2014年上半年,在迪拜交易所上市的伊斯蘭債券價值接近220億美元。
約旦加快可再生能源項目開發
中國駐約旦經商參處消息,日前,在約旦與阿拉伯再生能源委員會(AREC)聯合舉辦的阿拉伯能源峰會開幕式上,約旦能源大臣穆罕默德?哈米德透露,到2018年底,約旦將有1800兆瓦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接入國家電網實現供電。他說,目前該國已簽訂了12個太陽能項目購電合同,總裝機容量200兆瓦,近期將敲定一批總裝機容量為250兆瓦的風電項目和200兆瓦的太陽能發電項目,預計到2015年底,投入運營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項目將達500兆瓦,上述項目的投產將為偏遠地區創造2000多個就業崗位。
多哥著手制定遠景規劃
駐多哥經商參處消息,繼2014年4月多哥政府公布欲制定《2030年多哥遠景規劃》后,又于日前召集各技術、資金合作方研討、交流規劃制定程序。多哥公共政策評估和展望部長表示,多哥近年正處于一個新的發展活躍期。以設計與規劃介入戰略作為標志,多哥先后制定了《減貧計劃》(DSRP)和《2013-2017促進經濟增長和增加就業戰略規劃》,《2013年多哥遠景規劃》將作為一個聯合框架將不同活動和發展戰略進行整合。部長認為,目前階段,應將多哥發展各領域及民生的各方面進行分析,做出情況說明。
蘇門答臘島高速公路建設拉開帷幕
《雅加達郵報》報道,印尼經濟統籌部長丹絨日前在北蘇門答臘省棉蘭出席了“棉蘭—民禮”高速公路動工儀式。這段高速公路全長15.8公里,耗資1.31億美元,計劃2017年竣工。另一段全長22公里巨港至印德拉亞的高速公路也將在不久動工。縱貫蘇門答臘島2700公里高速公路建設規劃是印尼“加速與擴大經濟建設總規劃”的一部分,目的是為構建蘇門答臘經濟走廊奠定交通運輸基礎,促進島上棕油、橡膠、咖啡、煤炭等產品流動,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但規劃出臺后因征地等問題一再被擱置。
英國公司在塞內加爾近海發現石油
中國駐塞內加爾經商參處消息,據塞內加爾媒體報道,近日英國凱恩能源公司宣布在位于塞海岸線100公里處FAN-1號油井發現石油,儲量初步估計為2.5億桶(概率90%)至25億桶(概率10%)。據悉,英國公司目前在塞擁有3個勘探區塊,在組成的合營公司持股40%,其他股東分別是美國Conoco公司(35%)、澳大利亞Far公司(15%)和塞內加爾Prétrosen公司(10%)。公司總裁湯姆森稱,1號井發現石油對塞內加爾和合營公司都是重大事件。目前暫不進入油井測試階段,將根據地震采取數據進一步進行評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