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小妝
舒城年少,暖在眉間
◎紅小妝

他說:姑娘曲有誤,可是有心事?
一盞茶,依舊。一杯酒,如初。
江東的土地,如江水般又一次卷起了千層浪。或許就在此處,他曾望江撫曲,凝眸佇立。他,是回眸顧曲誤,關心樂人的周郎,是紅塵三千只取一瓢飲的有情郎。是若有知音賞,不辭遍唱陽春的周瑜。他是亂世的傳奇,隔著云水凝眸,依然能見他往昔溫柔。
他年少時精通音律,善撫琴。一日酒宴,三盅酒過后,在座之人面色都泛著紅暈。
泠泠琴聲傳來,他也醉了。琴聲中,他不再是名將,也不用戎馬倥傯、來去匆匆。他仿佛回到了家鄉,那里依舊山清水秀,胭脂井清澈見底。琴聲忽斷,他的思緒回到了現實。
彈琴姑娘不知是緊張還是疲憊,突然出了差錯。在座之人都沒有察覺到,只有他緩緩轉過頭去。
酒酣后的他更是別有一番風姿,彈奏者多為女子,為了博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將曲彈錯。然而這些人都不知,他回眸并不是因為琴聲有誤,而是關心彈琴的人。心若亂了,琴也亂了。那日,他也只是擔憂姑娘是否因遇到難事而心神不寧。
他從不因自己的高貴而貶低他人,在他眼里,一切都是平等的,都應該受到尊重,更何況是這些懂琴的姑娘呢?曲有誤,周郎顧。多美的畫面,縱使后來他沒有征戰沙場,暖人的柔情也足以讓他名垂史冊。
廬江喬公的兩個女兒,風華于亂世,實屬難尋。然而,亂世中的女子終究薄命,還好小喬遇見了他。
她比姐姐幸運,姐姐成了孫策的妾,而她成了周瑜的妻。也許在他眼里,義與情大于一切,而于孫策,權與勢更加重要。他憐她流落亂世,對她執著專一,終身沒有納妾。這樣的男子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在,都很難得。“小喬初嫁了”的完美姻緣不知迷倒了多少人,就連大喬也羨慕不已。
小喬知道自己嫁對了人,眼前這人是雄姿英發的公瑾,更是他一人的周郎。她以為他常年征戰沙場,定是個嗜血之人。沒曾想,他待她如此溫柔。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菱花鏡里,依舊是紅顏如水。她是幸福的,嫁對了人,愛對了人。
他把她視作知音,與她琴瑟相和。不管小喬彈什么曲子,他都能聽出其中的內涵和意境,他懂得她的心事。即使到了生命最后一刻,他心心念念的還是她。也許他這一世英明,都只為了換她紅顏一笑。
他一直是個溫柔的人,卻從不幽柔,溫情中帶有一份疏朗、堅定。對懂得自己的知音,他一生追隨。
那時,江東初定,許多郡縣虛掛在孫策麾下,那么多眼睛都盯著這里,人心不安,蠢蠢欲動。還好有他守在孫策身邊,幫他穩定人心。孫策喜歡熱鬧,周瑜喜歡安靜。孫策隨性而為,周瑜冷靜克制。他們如此不同,而他卻用一句“外事不決問周瑜”將天下和豪情都給了他,而他用余生來還這份“懂得”。
他們是知音,是生死不離的兄弟。眾人皆知他會有更好的前途,但他依舊留在孫策身邊。他對下屬也是謙和有禮,因此,江東百姓皆喚他“周郎”。周郎,既不疏遠也不過分親密的稱呼。
孫策病逝時,他伏在木棺前,泣不成聲。聚散離合猶如浮萍隨逝水,緣于天不由人。他與孫策的緣已盡了。
孫策逝后,他忍著悲痛,幫孫權安定局面,穩固人心。之后又為壯大東吳流連沙場。赤壁一戰,他名震江東。而他的心卻想得到安靜,品一杯清茶,是甘苦還是清甜,只有自知。其實他明白人生不過數十年,成也罷敗也罷,轉眼皆如煙。但他不能隨性,他要替孫策完成未完的心愿。
這亂世就像棋局,他不愿做棋子,只愿做一盞茶,裊裊清香。但心里有了不能放下的情義,此生便只有入這亂世為棋子。
在他心里,棋盤不是江山,而是相遇。此生,他能遇到孫策這樣的摯友,不虛此生。
他為人靜雅溫潤,如月光灑下一地清華,他的琴聲,靜謐柔美。然而天妒英才,他還是逃不了英年早逝的命運。
后人為他寫了無數詩篇,還是換不回他的琴聲。彈斷無數琴弦,再也喚不回他的轉身。只愿酹酒一觴,寄君其靈。
古往今來,也許就是從這個故事開始,周郎顧曲,成了一代佳話。不論是彈琴女子不經意的彈錯一弦,還是周郎酒酣之時的回頭一笑,如三月春陽撫上眉間,連心都是暖的。
曾經他舒城年少,望梨花次第開,亂世中歲月待他也溫柔。后來初見孫策,與他結義金蘭,陪伴左右。
孫策臨終,對他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從此,他放下了琴,談笑火燒百萬軍。亂世中,像他這樣的英雄許多,但能做到他這樣情深義重的卻并不多。
桃花落滿弦,素手撫書箋,憶君慕君千載不得見。千年江東之水滔滔未斷絕,云飛煙,殘紅翩,遙想公瑾當年,回眸識得素手誤朱弦,帥將鴻儒風雅,誰曾見?展文武定疆廓,惜星隕似流火,風云散聚任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