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兵
強化四種意識樹立政治工作威信
●王治兵
習主席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當前最緊要的是要把政治工作威信在全軍牢固立起來。政治干部肩負“黨代表”的神圣使命,履行“黨代表”的光榮職責,彰顯“黨代表”的作風形象,一崗一位、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直接關乎政治工作威信的樹立與缺失,必須強化四種意識,真正使政治工作富含魅力、發揮威力。
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的涅槃重生無不伴隨著政治工作的探索發展。那時,革命隊伍走一路,宣傳一路,人人都是政治工作者,處處都是政治工作的陣地和戰場。而今,我們身處和平環境,政治工作斗爭和占領的意識弱了,有的不想守,視政治工作可有可無、可大可小、可增可減,把地位看低了,把職責看輕了,把作用看虛了;有的不會守,政工法規一知半解,思想說理不深不透,方法手段乏味單調,喪失了政治工作的吸引力、說服力和執行力;有的不善守,會唱“獨角戲”、但編排“大合唱”不行,一時堅守可以、長期保持不行,勉強完成任務可以、質量層次不行。
政治干部,必須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一是主動占領。占領政治工作陣地,不能等,等了就會“坐失良機”;不能慢,慢了就會“雜草叢生”;不能丟,丟了就會“一敗涂地”。政治干部丟了本職,就是失職瀆職;沒了陣地,更難有所作為。我們必須胸懷危機憂患,始終保持如坐針氈、如臨深淵的緊迫感、責任感,把本該自己干的事干實、干精、干出彩,把本屬于政治工作的時間用足、用活、用充分,把本須落實的內容抓細、抓常、抓到位,使政治工作發揮作用的空間更寬廣、更寬厚、更寬闊。二是真正占領。政治干部心中無底氣、說話不硬氣,官兵難免不服氣,部隊就要丟士氣。我們必須扎實練強知情功、說理功、疏導功、解難功,提升思想力、學習力、組織力、感召力,讓政治工作煥發出蓬勃生機和活力。三是合力占領。政治工作人人做,才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政治工作做人人,才能固守陣地如磐石。提升政治工作威信沒有局外人、沒有分界線,靠的是人人參與、長期堅持。必須樹立大政工的視野,盤活用好內部資源,賦予軍事干部政工課題,安排特長士兵講課交流,讓他們在政治工作各個領域擔綱領銜;盤活用好社會資源,既走出去又請進來,廣納地方優秀人才傳經送典,促進官兵和地方接軌、與改革同行;盤活用好家庭資源,采取電話連線、視頻直通、送榮譽上門、請家長來隊等形式,以最大限度發揮親情這個政治工作元素的力量。
習主席強調,要聚焦能打仗、打勝仗,把政治工作貫穿到戰斗力建設各個環節。歷史證明,革命戰爭年代政治工作跟進到哪里,哪里都打勝仗。政治工作作為我軍的生命線,必須始終圍繞中心、聚焦中心、服務中心,把著力點放在保打贏上。反觀當前政治工作,有的脫離中心,與主課主業不聚焦、不對焦,甚至陷入自我服務、自我設計、自我循環的怪圈;有的游離中心,空喊不見動作,空轉不見服務,空耗不見效益;有的偏離中心,跑偏了題、趕不上趟、搭不上話,導致政治工作成了“偽服務”“慢服務”甚至“倒服務”。
對此,必須要去“三化”。一去“自我化”,與中心對焦。政治工作充分發揮服務保證作用,唯有不孤立,自覺破除單純任務的觀念、片面分割的認識和自導自演的狹隘行為,才能真正融入中心工作;唯有不對立,不與中心工作爭高低、爭地位、爭時間、爭資源,做好分內的事、盡好應負的責,才能真正切入中心工作。二去“形式化”,與打仗對表。形式化的政治工作是對政治工作威信最大的傷害。是否符合戰斗力標準,能否助力強軍之要,不看場面多大但看效果多大,不看顯績多大但看潛績多大,不看動作多大但看貢獻多大,真正使政治工作戰味更濃、野味更足。三去“邊緣化”,與任務對接。實踐中,一些政治干部對軍事工作關注少、指揮素養相對不高、軍事技能短板突出等現象客觀存在,直接導致籌劃謀劃靠不上邊、訓練演練插不上話、評估講評理不清思路,甚至成了可有可無的角色、蹩腳多余的門外漢,對政治工作威信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我們要想不被邊緣,必須深鉆細研,勤學苦練,搞清現代作戰的環境背景、現代戰爭的制勝機理、手中武器的戰技術性能,真正與擔負任務對接起來。
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具有最鮮活、最生動、最富創新的品質。安于現狀、囿于陳規、自滿自足,是對政治工作最大的削弱、最大的停滯、最大的被動應對。有的脖子以上的革命不徹底,待事思想陳舊、思路狹窄、思維僵化,遇事不善于系統認識、辯證分析、聯系思考,處事往往按部就班、循規蹈矩、老套守成;有的眼睛后面的評判不到位,政治工作運行模式和指導方式不科學,用查筆記、看記錄等可見指標代替組織功能、思想激勵、部隊士氣等實質性效果,能力檢驗停留在政治工作本身;有的指尖上的節奏不合拍,不適應戰士行為和社會發展特點,政治工作一般規律與新興媒體運行規律融合度低,網絡性能與政治功能契合度低,信息載體與政工主體結合度低。
政治干部求新突破,必須推進“三個拓展”。一是從守常守成向借鑒借力拓展。在堅持政治工作基本原則和制度的基礎上,大膽批判、敢于質疑、勇于打破。不因多數人堅持,就不敢否定過往做法;也不因多數人反對,就不敢踏步向前。既堅持對的糾治錯的,又發展好的運用新的;既傳承單位工作的本色,又善于借鑒其他單位的特色;既注重挖掘本土優勢,又積極嫁接信息強勢;既用好部屬的聰明才智,又用足上級的力量資源,不斷賦予政治工作新的生命力。二是從“起點”檢驗向“落點”問效拓展。站定政治工作務實管用、簡潔高效的立場,重新審視運行模式和指導方式,切實防止單純用政治工作本身檢驗政治工作成效、用政治工作時間內容落實評判政治工作效果、從政治工作起點看政治工作落點等傾向,變面上檢查為系統檢驗、變平面籌劃為立體謀劃、變靜態評估為動態評判、變單一元素為綜合要素,真正打破條框限制、經驗制約,實現政治工作視角轉換、功能轉進、效能轉化。三是從簡單性能運用向深度功能融合拓展。適應信息時代、網絡載體賦予政治工作的新特點新要求,緊貼上網用網成為官兵生活常態的新實際,樹立和強化平等對等、網聚資源、簡約高效的觀念,積極探索發展網絡技術運用、網絡功能開發和網絡活動開展等方面的思路辦法,深入發掘網絡的信息發布功能、輿論傳播功能、組織動員功能,真正使網絡成為政治工作增強活力的“驅動器”、提高效率的“倍增器”。
革命年代,無數先輩身先士卒、身體力行、以身作則,與廣大官兵同甘共苦、并肩戰斗、共生共死,從而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反觀當下,有的人表里不一,嘴上講忠誠、內心亞忠誠,面上光鮮亮麗、背后陰暗齷齪,對上級的指示表態快、調門高,但不抓落實,甚至搞形式主義;有的前后不一,當面一套背后一套,對別人一個標準、對自己另一個標準,人前馬克思主義、人后個人主義;有的上下不一,對上曲意逢迎、對下頤指氣使,對上欺瞞蒙混、對下敷衍塞責,對上推諉扯皮、對下推三阻四。
政治干部代表黨的形象,身教重于言教,表率勝于表態,嚴人更要律己。一要可靠可信可依賴,不當“兩面人”。羅榮桓元帥回憶:“如果下個命令,沒有黨代表的署名,士兵對這個命令就要懷疑的。”可見黨代表在戰士心中的分量。信仰危機折射信任危機,一旦產生信任危機,政治工作就將命門不保,哪怕真理很多,也沒人再信。政治干部是黨的代言人,必須知行統一、言行一致、立言立行,深扎信黨愛黨的思想根子,劃清大是大非的界限底線,始終對黨至真至誠、與黨同心同德,真正樹立黨員威信、贏得官兵信賴。二要為戰能戰勝戰,不當“局外人”。政治干部要人人講打仗,一切工作向打仗聚焦、向戰斗力靠攏,深入開展“戰斗力標準大討論”“實戰化標準大討論”,深度滌蕩和平積習、思想詬病,切實形成如臨大敵、枕戈待旦、時刻警惕的氛圍導向;人人練打仗,積極融入崗位練兵,扎實練就過硬素質,懂作戰、通聯合、精指揮、很專業、有個性、能應變;人人保打贏,通過堅強的組織領導、持續的思想激勵和有效的心理疏導,把正作戰方向,積聚血性虎氣,鍛造鋼鐵意志。三要正氣正義正直,不當“齷齪人”。政治干部必須思想上頂得住歪理、工作上守得住艱苦、生活上扛得住誘惑、行為上管得住小節,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清白做官,踏實做事,以良好的人品修養鑄就崇高的人格魅力,樹立政治工作的巨大威信。
【作者系73071部隊政治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