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慧英 江 炎
隨著航運事業的發展,人們為了防止船舶火災和最有效的及時撲滅火災,最大限度的降低火災的危害,艱辛地進行探索和科學實驗,不斷地由盲動變為自覺,由被動變為主動,從而使船舶消防安全技術不斷完善成熟。就整體而言,對于防火分擔、防火隔離、可燃材料限用、火源探知、火災撲救及滅火器材配置、脫險通道及滅火通道保護、滅火設備及個人防護用品適用有效性,最大限度地降低易燃貨物蒸汽著火可能性等方面都作了明確規定,實現了有章可循,使船舶防火滅火技術實現了規范化、制度化、有效地減少了船舶火災的發生及船舶火災損失。就重點防火部位和環節的消防安全技術在質和量的結合上進行了具體規定,使日常的防火措施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從而產生了積極效果。以往,船舶機艙火災事故多發,而且往往釀成大的災害,經認真分析和實驗,大部分機艙火災事故是因油管破裂或油管路接頭泄漏,油品噴射或滴漏到熱表面所致,其中又以柴油機高壓油管爆裂為多。對此,國際海事組織明確規定,所有柴油機的高壓油管均應為雙套管;所有靠近熱表面的油管路接頭均應予以圍罩或采取其它適當保護措施;所有因燃油系統故障而可能接觸到的溫度超過220 ℃的熱表面應妥善地隔熱。此舉極大地提高了機艙消防安全水平,有效地減少和避免機艙火災發生。
消防應急預案是針對單位或部位發生火災爆炸的可能性、火災爆炸的特點、規模及危害程度進行科學的調查分析,以及事發的相關應變程序,所需的滅火戰斗力量、滅火戰術技術應用等所制定的滅火行動方案,對于日常的模擬演練和實際滅火戰斗具有科學的指導性。因此,消防應急預案的制定一定要緊密結合實際,針對性強,可操作性強,通過消防應急預案的制定和演練,從而使單位在處置實發火災事故的具體行動中變被動為主動,變定性為定量,變模糊為直觀,做到臨危不亂,應變自如,措施到位,卓有成效。
油輪爆炸起火的成因是復雜多樣的,但主要可歸納為:人的不安全行為、貨的不安全狀況、設備的不安全缺陷及一定的自然因素影響所致。但在平常的生產經營及生活工作過程中,具體的表現形式又不同。因此,必須把這些具體的表象作為一項重要的消防基礎建設,使全船人員時刻做到情況明,才能有針對性的強化管理,把行之有效的措施真正落到實處,做到防患未然。
近年來,有關行業在認真分析油輪歷年爆炸起火案例的基礎上,結合日常安全檢查所發現的隱患和不安全現象,歸納出油輪起火的具體成因和消防違章的具體表象。引起油輪爆炸起火的具體成因是:違章明火,尤其是危險管系連通油艙點燃引爆,洗艙不凈,管線泵間殘油積聚,動火把關不嚴,可燃物未清理、看火不負責、焊割熔渣墜落引燃,違章吸煙,違章使用電熱器具和非防爆電器,電纜表皮破損、電線電器老化過載、受潮短路,燃料油中混入一級危險品油,壓力表接頭脫落,高低油管斷裂,燃滑油噴射到排煙管、增壓器等高溫熱源部位,貨油泵斷軸、密封填料過緊、干磨發熱起火,貨泵間溢油、通過隔艙壁軸封漏入機爐艙,高溫熱源處烘烤可燃物,鍋爐操作不當、燃燒不良、隔熱層燒紅及煙道積聚油垢燃燒、煙囪冒火星,危險物品混放,油棉紗起火,裝油外溢遇外部火源燃燒,裝卸、壓載、洗艙過程中靜電積聚放電引起爆炸起火,擅離崗位或操作不當,造成油鍋、油爐灶起火,碰撞、觸礁、擱淺等引發燃爆,遭受雷擊、陽光輻射、燈光聚焦等引發燃燒。常見的違章現象有:攜帶火種(打火機、火柴)進入工作場所,違章使用電器、私拉天線、電線,穿帶有鐵釘鞋在甲板上行走或使用手機,外來人員登船時沒有宣傳防火防爆要求和收管火種,搬運金屬件和輸油軟管在甲板上拖拉、撞擊,工作場所不認真裝戴防靜電服、鞋,高溫季節未認真執行灑水降溫措施,未按規定及時收集并安全儲存易燃危險品、油棉紗等。停靠油碼頭期間未按要求關閉門窗,照明、量油工具不符合防爆防靜電要求,航行途中撞自打開貨油艙蓋,小艙口不放防火網罩,疏通大艙加溫回汽的橡皮管直接灌入大艙,配有惰氣系統不使用或失于安全維護,船岸跨接電纜不符合要求、導電不暢,使用鐵質工具在甲板上操作,不在規定的安全處所吸煙、亂扔煙頭,易燃垃圾不及時清除。了解了這些容易引發火災爆炸因素,掌握了這些違反防火安全的現象,在日常的防火宣傳教育中就有了重點目標,在日常的防火檢查、現場巡查中就有了重點對象。從而做到情況明、措施實、收效好。
水上加油站是從事專業儲存和經營易燃易爆油品的場所,接待客戶的工作頻繁、量大,進、出油品量和時間具有不確定性,儲油量一般有幾百噸,大的有幾千噸,猶如浮在水上的大油罐。由于加油站遠離市區,又為水中孤島,交通、生活、工作及消防安全活動有諸多不便、日常的消防安全工作主要靠自防自救,因此,水上加油站加強日常防火工作特別重要。根據水上加油站防火安全工作成功經驗,綜合一些火災案例分析,水上加油站防火安全工作要把握以下要點:
1)把好油品質量關。堅持從正規渠道進貨,防止劣質和低閃點油品進艙,以避免加油站火災危險增大。2)實施密封工藝進出油。油艙應安裝氣相管,使油艙進油時產生的大量油蒸汽再回流到油艙,以減少油蒸氣在艙面上的積聚,從而大大降低火災危險,禁止采用皮龍直接插入油艙的敞開式進出油。3)油艙甲板面、油泵房、固定消防設備室等容易產生和積存易燃易爆氣體的處所要嚴格裝用防爆電氣設備。4)完善防雷擊防靜電危害設施,并保持其良好有效。5)嚴格明火管理制度,有效控制光、電、明火等點火源。6)在進出油過程中,對靠泊作業的船舶加強消防安全聯防聯動。明確責任,嚴格執行消防安全操作規程,自覺遵守相關的消防安全制度。7)加強消防安全檢查和作業期間消防安全巡查,做到零容忍的態度重視和整改火災隱患。8)完善消防應急預案并加強演練,遇有萬一,能夠有效處置。
儲存原油、重油、瀝青等重質石油產品的油罐發生火災后,由于撲救不及或控制不當,往往會發生噴濺式燃燒現象。之所以會發生噴濺式燃燒,其主要原因是這類油品的儲罐中都含有水墊層,發生噴濺燃燒的形成過程是油品燃燒時,液面受熱之后以熱波形式向下傳熱形成高溫層,當高溫油層的熱波頭接觸水墊時,使水逐步升溫,最終產生大量蒸氣,當蒸汽壓力大于油層壓力時,就會將油層拋向上空,向罐周圍噴濺燃燒。如果發生噴濺燃燒,就會導致火勢迅速擴大蔓延甚至造成眾多人員傷亡。因此,對這類油品油罐會發生噴濺燃燒的現象要引起足夠重視:1)采取撤水措施;2)加強對罐體的冷卻;3)做好防噴濺的防火圍擋;4)進行遠程滅火與控制;5)疏散不必要的人員;6)做好油面和罐體溫度檢測,適時計算可能發生噴濺燃燒的時間,以利于主動采取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