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海事組織(IMO)提出,將于2020年引入新標準,加強對在北海、美國和加拿大污染物排放管制區以外全球海洋燃料許用含硫量的管控,即到2020年,全球范圍內海洋燃料的含硫量不得高于0.5%。 IMO將于2018年審議這項決議。IOM的排放新規迅速引來業界對新型LNG動力船,及其帶來的運輸方式的關注。近日,韓國、日本和新加坡的造船企業紛紛表示,將對旗下產品重新進行規劃調整,將LNG作為主要能源應用于日常產品中,以便滿足即將于2020年開始啟動的海洋污染新排放控制規定。這些企業還將其市場規劃鎖定在LNG動力船的研發以及LNG燃料加注船的開發領域。
中船集團中國船舶工業系統工程研究院(簡稱中船系統院))與招商局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招商輪船)近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船舶智能化、航運管理智能化、岸海一體智能信息體系等方向的全面合作。中船系統院自主開發的智能運行維護系統(SOMS)將在招商輪船一艘新造VLCC(超大型油輪)船上實船試用,并在適當時機向其他船型推廣應用。據悉,該系統試用得到了招商輪船、中遠集運和勞氏船級社的大力支持。招商輪船總經理謝春林表示,目前招商輪船擁有60余艘遠洋運輸船舶,總載重噸1 500余萬噸,2018年前還將有30余艘新船交付使用,屆時將擁有世界規模第一的超級油輪船隊和領先的VLOC(超大型礦砂船)船隊。他表示,作為世界一流的航運企業,招商輪船應率先實現船舶智能化、航運智能化的研究和融合應用,促進船舶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時作為航運業央企,幫助國產智能系統成長也是自身使命與責任。
10月20日,上港集團總裁嚴俊在參加“聚焦一號課題,建設科創中心——對話上海國企領導”全媒體訪談時表示,總投資139億元的洋山四期工程自去年底開工以來,各項建設進展順利。目前水工碼頭施工已完成總量的45%,第一批主要裝卸設備已完成招標采購,自動控制系統開發也在穩步推進中。工程計劃2016年底基本建成,2017年投入試生產。與此同時,上港還將結合“互聯網+”,打造新型“智慧港口”。嚴俊表示,發展自動化碼頭,對上海港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目前,上海港每天處理的集裝箱超過10萬標箱,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自動化碼頭運營后,不僅裝卸效率提高至少30%,排放也能減少50%,可謂增速增效、減排減負,對港口發展是一種質的飛躍。
10月16日,我國首個海洋工程裝備綜合標準化示范項目——海洋工程裝備自升式鉆井平臺綜合標準化示范項目通過了專家的評審驗收。該項目歷時5年,首次建立了自升式鉆井平臺標準體系,實現了我國海洋工程裝備頂層標準體系建設的新突破。據悉,該項目在自升式鉆井平臺設計和建造中,形成了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標準化研究成果:在國外先進標準對標上,收集整理了1 175項各級標準,對298項國際國外標準開展對標轉化研究,形成68項國內外標準對比分析研究報告;在自主創新轉標上,開展百余項關鍵技術研究,19項關鍵技術研究申報為國家和行業標準,開展建造質量技術研究,形成了自升式鉆井平臺質量標準手冊;在科學系統建標上,建立自升式鉆井平臺標準體系,發布319項企業標準,發布28項國家、行業標準,申報40項,其中14項獲批編制中;在國際標準化工作方面,參與編制形成1項ISO國際標準,并參加十余項國際標準制修訂研討。
日前,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世界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與世界最大郵輪公司嘉年華集團簽署了價值26億英鎊(約合255億元人民幣)的合資合作協議。三方將在中國香港成立一家由中方控股的國際郵輪合資公司。據介紹,國際郵輪合資公司成立后將會耗資250億元,在中船集團下屬的上海外高橋造船廠訂造超級豪華郵輪。目前,船廠方面已經在為國產超級豪華郵輪的建造進行設備及基礎設施的準備。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琦表示,預計首艘郵輪將在明年下半年啟動建造,預計在2020年建成并交付。
從“2015亞太脫鹽技術論壇”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海水淡化產業將向規模化、集成化方向發展,逐步成為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海水淡化技術在未來將成“剛需”,海水淡化產業也將進入快速發展的“新常態”。會上,國家發改委節水處處長牛波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從4個方面推動海水淡化工程:1)實施海島海水淡化利用工程,以滿足海島基本生活工作條件;2)促成海水淡化發展產業基金,為淡化裝備“走出去”打下基礎;3)加大對海水淡化裝置運營的扶持力度,降低運營成本;4)建立完善海水淡化標準體系,培育龍頭企業,形成產業規模。
為進一步強化涉危、涉化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環境保護部10月下旬起對部分省(區、市)重點化工園區及涉危、涉化重點建設項目開展環評專項檢查。此次環評專項檢查將抽查重點化工園區及涉危險化學品港區,石化、化工、有色金屬、港口碼頭等重點行業省級及以上環保部門批復的重點建設項目。對化工園區(港區),重點檢查是否開展規劃環評、規劃環評要求是否落實、周邊規劃變化情況、是否新增環境敏感保護目標、存在的環境風險和整改計劃。對涉危險廢物重點建設項目,現場抽查危險廢物管理情況、危險廢物處置是否符合相關規定、整改要求是否落實、是否仍存在問題。對涉危險化學品重點建設項目,檢查重點建設項目是否落實了環評和驗收提出的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如發現問題,將立即督促地方整改。
中國船舶10月19日晚公告稱,為進一步加快自主品牌大功率柴油機項目的研發、生產,打造動力研發平臺,公司全資子公司滬東重機有限公司與控股股東中船集團擬對中船動力研究院有限公司再次增資,合計增資6.29億元。中船動力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是中船集團下屬的艦船動力技術創新與轉型升級的核心企業,主要承擔國家科研和自主產品研發任務,籌劃建設國家級低速機實驗室,與世界先進的發動機設計公司合作,成為船用低速機核心技術的引領者。目前,該公司可獨立進行自主品牌系列中速機和低速機的開發設計,提供動力裝備技術方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