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美國科技資源共享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

2015-01-09 12:04:17汪傳雷許冰凌葉春森
現代情報 2014年1期
關鍵詞:圖書館科技資源

汪傳雷+許冰凌+葉春森

〔摘 要〕本文在介

紹科技資源共享相關概念的基礎上,從科學數據?自然科技資源?儀器設備?科學文獻4個

領域分析美國科技資源共享現狀,歸納總結美國科技資源共享領域的經驗,并提出對我國科

技資源共享的啟示?

〔關鍵詞〕科技資源;資源共享;

美國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4.01.002

〔中圖分類號〕G2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

008-0821(2014)01-0008-06

U.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

urces Sharing

Experience and the Implications to China

Wang Chuanlei Xu Bingling Ye Chunsen

(School of Business,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039,China)

〔Abstract〕”BZ〗This paper is based on introducing the related concept of science and te

chnology resources sharing.Analys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

nological resources sharing of the U.S from scientific data,natural and technol

ogical resources,equipment and scientific literature areas.Summarized the experi

ence of technology resources sharing of the U.S and proposed inspiration to our

technology resource sharing.

〔Key words〕technology resou

rce;resource sharing;united states

科技資源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支撐國家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的保障?當今時

代,科技資源作為一種重要的信息與戰略性資源,對提高國家和區域自主創新能力具有重要

意義?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未來面臨問題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對科研基礎設施?科

學數據等提出新的要求,科技資源共享已成為當前國際社會科技領域的發展趨勢,也是我國

乃至全球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推動科技進步的關鍵因素?美國是當今世界綜合科技實力最強

的國家,是信息資源共享的創始者和實踐的成功者,資源共享對美國科技?經濟和社會的發

展產生巨大作用?本文選取美國為研究對象,分析其科技資源共享的做法,以便我國借鑒,

推動我國科技資源共享的深化?

1 科技資源共享相關理論

科技資源是一切可以直接或者經過開發后間接為科技活動提供價值的資源[1]?共

享是在一定的政策體制?激勵措施和安全保障的基礎上,在一定范圍內的所有成員之間相互

協作?共同使用彼此資源的一種機制[2]?科技資源共享是資源主體對科技資源的

科技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主動追求和利益共享,是一種互惠互利的共贏關系[

3]?

美國關于科技資源共享的研究從圖書館館際互借開始,由館際互借產生對圖書館資源共享的

研究?在圖書館資源共享的發展歷程中,最重要的成果是提出圖書館合作,組建圖書館協會

,發展數字圖書館,方便資源共享?Ayre認為圖書館相互間合作可以減少資源冗余,降低成

本,改善圖書館工作效率[4];Hongqiang Wang,Damin Zhao,Jun Kong提出云計

算技術與圖書館共享事業發展相結合的理念[5]?同樣在其他科技資源共享領域,

學者強調最多的也是合作?Alem Leila和McLean Alistair提出合作是實現自然資源管理可

持續發展的核心[6]?此外,很多學者強調政府支持的重要性,Nazareno Andrade

提出政府建立功能強大的網絡操作平臺,為共享提供良好的安全基礎設施[7]?

2 美國科技資源共享的現狀和做法分

2.1 強調科技資源共享的法律保障

美國高度重視科技資源共享的法律法規和制度保障工作?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制定法律

,1966年美國國會通過并由總統批準頒布實施《信息公開法》(The Freedom of Informati

on Act),簡稱FOIA,其后分別于1974年?1976年?1986年和1996年進行4次修訂完善,該

法律規定:“無論是否擁有美國國籍,任何人都有權向行政機關申請查閱?復制政府信息”

;“政府必須向公眾公開所有政府信息,并允許公眾按照程序獲取政府信息,9項關系商業

秘密?國家機密和個人隱私的情況除外?”“每個機構對于公共準則應當單獨陳述并公布在endprint

聯邦公告上,并且應按照公布的規則,供公眾查閱和復制,提供的信息不收取任何費用?”

該法為政府信息公開化開啟了道路,并構成美國信息公開和數據資源共享的制度框架[

8]?美國的《版權法》(1976,Copyright Law)規定聯邦政府機構對自己的工作成果

不擁有版權,就是使這些信息資源處于法定的可共享狀態,但強調要保護信息擁有人的權益

[9]?美國國會通過并由總統批準頒布實施的《政府陽光法案》(1976,Governme

nt in the Sunshine Act),后又經幾次修訂,其中規定,政府部門必須向公眾開放所有舉

行的會議,依照法律規定可以不公開舉行會議的情況以外,對于會議時間?地點?主題等信

息,政府部門要提前一周發布[10]?1996年美國國會通過并由總統批準了《政府

采購改革法》(1996,Federal Acquisition Reform Act),此法的頒布為聯邦政府投資的

儀器設備對外開放共享問題提供了法律基礎?其中規定:“對政府投資的儀器設備具有管轄

權的單位可以將儀器設備出于國家利益而不是營利性機構的利益授權給一些專業的非營利機

構免費使用,這些非營利機構也有權免費得到使用政府投資的儀器設備所產出的成果”

[11]?此外,《政府管理改革法》(1993,The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nd Resul

ts Act)?《信息技術管理改革法》(1996,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form

Act)?《電子政府法》(2002,E-Government Act)?《聯邦信息安全管理法》(2002,

Federal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Act)等法律,以及一些部門政策,如美國空

間政策?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資助項目數據共享政策,均涉及包括科技資源在內的

公共資源的管理和使用規定?近年來,美國先后基于《信息自由法》和《版權法》提出將數

據資源的“完全與開放”作為信息共享的基本政策,強調保護公民使用信息的權利,并保護

信息所有者的利益?

2.2 科學數據共享領域

美國的科學技術發展和創新在世界上始終處于領先地位,同時擁有最為豐富的科學數據,且

使用效率最高?1975年,在全球301個計算機可讀的數據庫中,美國占59%?1985-1993年間

,美國數據庫占世界數據庫的比例穩定在2/3左右?1998年,在全球11 339個數據

庫中,美國生產的占63%[12]?美國是世界上對科學數據共享管理介入最早的國

家,為了保障在21世紀綜合國力占據國際主導地位,并在各個主要領域占據世界領導地位,

美國確定20世紀最后10年的全社會共享資源信息的戰略,建立科學數據和信息全社會共享環

境,成為世界科學數據與信息的中心[13]?

美國在數據共享領域,首先確立科學數據共享的戰略地位,明確科學數據共享是美國在21世

紀科技和綜合國力領先戰略的最重要保障?在此基礎上,明確科學數據共享的兩種不同運行

機制,分別是政府擁有?產生和政府資助產生的數據,以及私營公司投資產生的數據?前者

均納入到“完全與開放”的共享政策管理機制,保障全社會所有人均可以以不高于工本費的

費用,以最方便的方式?無歧視地得到數據,國家還為促進使用數據提供技術培訓資助?同

時,將私營公司投資產生的數據也納入“平等競爭”市場化共享管理機制?美國采取鼓勵平

等競爭政策,通過市場競爭方式降低數據價格,且通過稅收進行調節和控制,達到促進科學

數據應用的目的?美國為國有科學數據的“完全與開放”共享管理機制建立了一整套保障體

系,其中包括建立和健全科學數據共享政策法規體系,建設國家級數據中心群和數據共享網

?并且通過加強立法?加大投資,對一些非盈利單位的國家科研數據進行管理?同時,科學

家與政府一直進行緊密合作,通過科學數據顧問委員會?數據共享論壇等多種渠道進行溝通

,從而共同促進科學數據共享發展?

2.3 自然科技資源共享領域

自然科技資源是指經過長期演化自然形成或經人為改造的?對人類社會生存與可持續發展不

可或缺的?為人類社會科技與生產活動提供基礎材料,并對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起支撐作用

的戰略物質資源[14]?美國高度重視自然科技基礎條件建設,投入大量人力?物

力和財力建成科技基礎條件平臺體系,在廣泛收集?保持資源的同時,先后建立起功能強大

的信息網絡平臺,以加快資源的社會共享和開發創新?比如為更好共享海洋數據,美國國家

科學基金會出資建立海洋數據互操作平臺(ODIP)項目?海洋數據的收集必須通過世界各地

不同平臺,利用不同搜集工具,加之不同來源地,搜集時存在不同格式?不同標準,嚴重阻

礙海洋數據的利用,收購成本極高,缺乏一個共同方法來管理數據的狀況阻礙了海洋數據共

享的發展?ODIP從事海洋數據的采集和管理,旨在發展區域海洋數據管理基礎設施之間的互endprint

操作性和協調性,為各個國家或組織在利用海洋數據時,通過統一平臺有效共享[15

]?又如,為了提升植物種質資源利用水平,美國不僅投資建立國家植物種質資源共享體

系,每年投入千萬美元使該體系直接服務科研創新,而且千方百計利用經濟利益調節資源的

共享,并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和社會約束機制?

在發展自然科技資源共享方面,美國在1976年的美國律師協會年度會議上強調合作的重要性

,美國承認發展中國家有機會參與國際決策?分享收益的需求,美國和第三世界國家應該建

立密切合作的關系,只有合作才能解決問題,才能有效開采和共享自然科技資源[16

]?美國在實施自然科技資源共享時,以先進的技術和雄厚的資金作為研究基礎,重視資

源的搜集?保存和利用,在世界范圍內搜集盡可能多的資源的同時,運用科學的方法和先進

的技術對其進行加工?改造并利用,然后向以發展中國家為主的其他國家轉讓知識產權,通

過壟斷新技術?新發明獲取超額利潤?美國重視自然科技資源共享的相關立法?自19世紀后

期以來,美國為保護和合理經營豐富的自然資源,頒布一系列法律法令,建成了國家公園?

國家森林保留區?野生動物保存地等體系,成立了管理各類自然資源的機構,通過一系列管

理活動,引導?規范自然資源保護及利用?實踐領域,美國的一些商業公司通過合同方式,

與資源擁有者訂立協議以解決資源共享問題?

2.4 儀器設備共享領域

儀器設備共享不僅可以提高資源使用效益和效率,而且可以增進學術交流,有利于學科交叉

研究,促進儀器設備共享對于推進科學方法與技術的創新具有重要意義?這里重點介紹美國

部分高校實驗室儀器設備共享情況?美國實驗室工作關系簡單,人員管理放手,學校與很多

大型實驗室簽署協議,簡化學校師生進入實驗室的程序,提高實驗室儀器設備的利用效率?

美國高校在設備共享方面采取不同共享模式,具有不同特點,見表1?

哈佛的納米中心實驗室的運行維護費用非常高,收入扣去運行費,還不足支付人員工資

,所以文理學院還要給一定補貼?文理學院的3個實驗室類型不同,運行管理的特點不同,

但存在共性:(1)實驗室全成本核算,收費服務,盡量依靠收費保持年度財務平衡,必要

時由學校?學院補貼;(2)采取認證方式培訓學生自己使用儀器設備?高素質的用戶保證

許多儀器設備能夠實現24小時開放,即便假期很多儀器仍在使用,并且幾乎都是學生在用?

波士頓大學的規劃部門強調資源條件建設既要滿足教授們的需求,也要平衡好與大學的關系

,強調系統建設?耶魯大學Keck實驗室(生物資源實驗室)收費目的是為了保證設備的正常

運行,降低總體成本?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實驗室設備運行費用根據使用情況不同逐年變化

?

可見,美國高校在儀器設備共享方面具有如下特點:第一,重視儀器使用的實用性和利用的

充分性,擁有強烈的成本核算意識,明確運行費用的管理措施?各個高校的共享模式不要求

統一,根據自己情況適時決定?第二,服務教授?方便用戶的理念貫穿如一,比如由學校和

學院組成專門的委員會審查貴重儀器購置申請,在學校和學院的協調下,由教授們共同出資

購置感興趣的儀器在平臺上使用?實驗室管理人員高度重視教授們的需求,關注實驗室建設

發展的方向性問題,重視培訓工作,使教授滿意?學生方便?第三,具有嚴格的年度財務報

告制度?采取公開透明的財務政策,儀器使用收費標準根據實際使用情況和用戶使用情況逐

年調整?第四,平臺建設經費充足?美國高校的儀器設備購置經費來源多樣,有聯邦政府儀

器設備專項資金?教授科研經費?企業和社會贊助以及學校自有資金等?學校能夠獲得大量

的科研經費,充足的經費使學校和學院能根據教授們的集體提議,由委員會審批直接動用自

有資金購置需要的儀器設備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第五,建立持續運行補貼機制,保證設

備正常運行?當平臺的收入無法彌補支出時,先根據無法彌補的金額大小,調整下一年度的

收費標準,從而彌補上一年度的虧損?另外,學校和學院也會對其增加補貼?美國高校普遍

鼓勵建設高水平的儀器設備共享平臺,吸引高水平的學者,支持高水平的研究,越是頂尖的

儀器設備,環境條件成本越大,消耗越大,補貼越高?第七,培訓用戶獨立使用儀器設備,

有利于實現儀器設備24小時開放,大幅度提高儀器的利用率,充分培養學生自主開展科研探

索的能力?

2.5 科學文獻共享領域

科技文獻資源共享主要依賴于圖書館和出版單位的文獻信息資源,通過計算機和通訊技術來

組織資源和提供中介服務?美國90%以上的大學圖書館在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初就已完成

計算機管理集成系統的建設,出現了一批由公司開發的聯機文獻信息服務系統,至今仍為各

類讀者服務;同時一些圖書館的合作組織擔負起聯合編目?館際互借等任務?80年代遍及全

國各個單位的局域網和區域網的建設,為文獻信息資源共享奠定了基礎?隨著網絡技術特別

是Internet的廣泛應用,許多電子資源和電子雜志紛紛上網提供服務,出現了一批商業性公

司和圖書館合作組織?90年代各個圖書館開始在網上共享書目記錄,同時一些出版社也紛紛endprint

加入電子文獻資源的服務體系,還有一批圖書館將自己建設的富有特色的電子文獻?檔案甚

至博物館資料發布在網上供共享?美國大學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發展始于70年代初,到80年

代初一些公司與大學聯手,使得一批圖書館自動化系統進入商品化?OCLC(Online Compute

r Library Center)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書目資源共享網絡,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文獻信息服務

提供機構之一,由俄亥俄54個院校圖書館于1967年自發形成,作為一個非營利的組織,目的

是讓更多人更方便地檢索信息?實現資源共享,減少使用信息的成本?

美國圖書館強調合作意識,從經濟效益上考慮,合作能發揮規模效益,減少成本,可以解決

更多?更大的社會經濟問題,同時也使解決問題變得更為方便容易?1876年,美國圖書館協

會(ALA)第一屆會議成立了圖書館協會委員會,從此美國圖書館界的聯盟合作組織不斷擴

展,合作內容不斷擴大,提供共享在線服務?目錄復制?數字圖書館?館際互借?存儲中心

共享?數字化保存?員工培訓?管理咨詢及異地圖書存儲等服務?基于網絡技術的運用,目

前美國圖書館合作聯盟已形成網絡,呈現出系統化和制度化的特點?誰不參與合作,誰就會

被置于圖書館系統之外,也就難以存續?所以,幾乎每個圖書館都參加了多個聯盟組織,真

正實現資源共建?信息共享?在經費來源方面,美國圖書館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公共圖書館

,經費主要來自政府或地方稅收支持;第二類是大學圖書館,經費來源較多,主要包括項目

研究經費?私人捐款?學雜費?圖書館學與信息科學費,還有主要針對公立大學的政府撥款

?在館藏方面,無論是印本資源還是電子資源都需要很大的空間,因此在采購文獻資源時,

盡量減少復本,或者開放獲取數字文獻或自建機構知識庫[17]?在數據采集方面

,數據庫采集的來源除了出版商和集成商外,建立機構知識庫也是一個重要領域?機構知識

庫的內容來源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學者主動尋求圖書館員幫忙,提供資源,希望共享

;另一方面,學科館員聯系某一領域的教授進行收集,但不強求?數據本身的質量由科學家

自己負責,評估數據的有效性由使用者負責?在知識庫數據維護方面,注重對數據的保存?

管理和增值服務,如知識庫建立后與相關研究資源進行鏈接?美國圖書館設有眾多的專業委

員會和任務小組,賦予明確的任務和目標,圖書館為這些專業委員會和任務小組提供充分的

展示平臺,以便發揮各自領域的創新才能,高效地實現既定目標?圖書館始終秉承以用戶為

中心的宗旨,針對資源日益豐富環境下信息量太多需要用戶付出大量時間成本,還不一定能

找到需要的具體情況,為了節省用戶時間,持續革新不同編目界面,為用戶提供使用指南,

或者對用戶舉行免費指導培訓講座[18]?根據用戶需求對服務措施進行改進,讓

用戶更加便捷地找到想要的資源?

2.6 美國各個共享領域比較分析

在上述描述美國在科學數據?自然科技資源?儀器設備?科學文獻共享領域現狀的基礎上,

為了更加清晰對比各共享領域的基本情況,從共享政策?資金來源?政府作用?保障體系4

個方面進行對比,見表2?

表2 各共享領域對比情況

可見,在共享政策方面,各個領域基本都有強烈的合作意識,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

成本,獲取資源?在資金來源方面,聯邦政府長期穩定支持是主要來源,而捐贈?州政府補

貼等也構成資金來源的組成部分?資金來源廣泛,加之政府支持力度大,才能有雄厚的資金

用于共享體系建設?在政府作用方面,鼓勵共享平臺建設?明確共享戰略地位是基本一致的

政策,針對不同領域給予不同支持?在保障體系方面,以強大的信息共享網絡平臺作為支撐

,更好地為科技資源共享服務?

3 美國科技資源共享對我國的啟示及

建議

3.1 完善我國科學數據共享保障體系

科學數據共享工作在我國是一項新的工作,涉及范圍廣?內容多?科學數據共享工作需要國

家高層次組織協調,由國務院科技管理部門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完善我國科學數據共享保障

體系,降低數據共享成本,讓所有人更容易獲得數據資料;建立科學數據評價標準,以提高

科學數據質量;加強對科學數據共享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管理以及數據應用技術培訓和服務

等?

3.2 加強自然科技資源共享立法的統一化

加強自然科技資源共享立法的統一化?自然科技資源近幾年才提出的一個新概念,我國雖然

出臺了一些法規政策,但缺少統一的?國家層級的專門立法?現行自然科技資源共享的法規

政策一般是由政府主管部門和地方基于各自行政管理職能或者行政管理任務而制定,缺少國

家層級的專門立法,容易導致各部門?各地方各自為戰,加劇自然科技資源共享中部門封閉

?條塊分割的現象?加強自然科技資源共享立法的統一化,對于充分而有效利用自然科技資

源,提高自然科技資源共享程度,加強對自然科技資源共享管理,明確管理機構?管理方式

及其職責具有重大的意義?

3.3 加大共享經費支持力度

對自然科技資源收集?整理?保存等工作提供穩定的財政支持?目前,我國大部分研究中心endprint

的經費主要來源都是資深共享資源的收入,財政撥款較少?由于經費的有限性和不穩定性,

導致一些資源中心難以長期連續維護資源,知識資源失去應有的科研價值[19]?

3.4 提高儀器設備利用率

儀器設備共享需要一定的條件,當前儀器設備共享存在的設備購買重復?共享機制不健全?

共享氛圍不濃厚等問題?美國重視儀器設備的實用性和利用率,而國內相當部分單位只重視

購買,卻忽視如何利用好,造成儀器設備的冗余及重復購買的成本增加?實驗室的有償開放

,是充分利用儀器設備?環境條件等資源的一種有效方式?美國高校擁有強烈的成本核算意

識,始終貫穿在各個環節,并對其巨額運行費用制定保證措施,而我國很多大型儀器設施是

無償使用,儀器資源浪費很大?一方面,有組織?有步驟地設立大型儀器開放基金,用以支

持大型儀器設備的開放服務?另一方面,實行有償服務,有效調動實驗技術人員積極性,促

進科研及育人工作,產生大量優秀成果?

3.5 高度重視校企合作

美國很多高校選擇與企業合作,在獲得企業儀器設備支持的同時,又能為企業第一時間提供

科技成果,實現雙贏?這種互惠互利活動在我國實施力度不夠,校企脫節?理論脫離實際是

普遍存在的問題?校企合作的好處顯而易見,高校可以花較少的錢(租賃費)獲得大量先進

的科學儀器的使用權,節省大筆購置費,及時獲得企業最新的科學儀器,有助于前沿研究;

能夠從現場工程師得到企業及時的?高水平的培訓和技術保障?對于企業而言,高校實驗室

專一使用企業儀器設備,宣傳和示范作用很大,租賃收入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經濟上并不

吃虧,及時從學術前沿領域獲得第一手需求信息,有助于研發技術的發展?因此,積極借鑒

國外的先進管理經驗,有償定點,開展中國特色的大型儀器設備共享與管理活動,建立高校

和科研機構的大型儀器設備公共服務體系,構筑高水平的研究平臺,實現資源優勢互補,提

高整體研究和創新水平?

3.6 加強與美國在內的國際合作交流,增加引進國外自然科

學資源數量

加強我國科技部門與包括美國在內的相關部門合作,建立科學數據共享聯合管理機制,方便

數據獲取,降低數據共享成本,具體以咨詢報告等多種方式加強科學家與政府決策部門的聯

系和交流,促進我國科學數據共享工作的開展?同時,目前我國高質量的資源較少,每年引

進國外自然科技資源的數量不及美國的一半,且缺乏有效?權威的信息發布中心?我國應增

加每年引進國外自然科技資源數量,建設高水平信息平臺,完善資源質量評價指標,更好地

為自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

3.7 加強圖書館之間合作

文獻信息資源共享的網絡建設問題是21世紀中國圖書情報界最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隨著社

會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網絡化?數字化的信息環境也在加速形成,它改變了傳統文獻信

息資源共享模式,使信息資源共享更加有效和快捷?在科技文獻共享領域,目前我國圖書館

自動化建設已取得了較大的成績,進入了集成化系統的實用階段?盡管我國圖書館數量很多

?館藏資源豐富,但是資金?規劃?技術力量?體制等方面的限制,圖書館之間相互分割,

形成多元分散的行政管理結構模式,各類圖書館自成體系?自給自足?不重視縱橫結合,嚴

重制約資源共建共享?因此,借鑒美國圖書館協會的做法,更新各級圖書館的觀念,以圖書

館文獻資源為全社會共同所有為出發點,樹立現代?開放?合作的理念,攜手合作,發揮整

體優勢,全面規劃,進行文獻資源的合理配置,增加文獻的種數,提高文獻的保障系數,加

強對數據庫的協調開發,完善共同共享網絡中心,發揮圖書館文獻資源效益?

3.8 重視網絡化科技資源共享工作人員素質培養,使“以

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深入人心

圖書館工作人員素質低影響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共建共享?在網絡信息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

對文獻信息工作人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有豐富的學科知識?專業知識,還應具

有對信息資源的收集?加工?傳播?網絡服務的能力,而且隨著服務范圍的增大,熱心服務

?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必不可少?但是,目前國內各圖書館的文獻信息工作人員很難達到這

樣的標準?因此,在館員的繼續教育中應做到近期業務工作開展和長遠業務拓展相結合;崗

位練兵和業務強化培訓相結合;圖書管理業務培訓與相關學科需要相結合,充分利用現有的

技術和條件,推進圖書館的社會化?家庭化?網絡化建設?始終灌輸“以用戶為中心”的服

務理念,不能只注意學歷教育,更重要的是注意加強對新知識?新技術?新技能等綜合素質

的教育,以推動我國網絡化建設與文獻資源共建共享的進程?

4 結 論

知識經濟時代,科技資源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和信息資源,對科學技術的發展具有特別

重要的戰略意義?在國家科技投入有限?科技資源緊缺的形勢下,科技資源共享是國家科技

創新和科技進步的關鍵?我國正處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發揮科技

進步和創新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作用?加大各領域政府支撐力度,完善各方endprint

法律體系,加強國內國際交流合作,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逐步形成一套系統的?科學的理論體系,指導科技資源共享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檢驗研究成果,

最終實現促進我國科技資源共享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吳家喜,彭潔,趙偉.科技資源管理:基本概念與研究框架[J].中國科

技資源導刊,2010,42(1):22-27.

[2]徐尚義.自然科技資源共享機制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05.

[3]陳娟.科技資源共享系統自組織運行機制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

[4]Ayre.Label-Less Library Logistics:Implementing Labor-Saving Practices in M

assachusetts High-Volume Resource Sharing System[J].Collaborative Librarian

ship,2011(3):163-173.

[5]Hongqiang Wang,Damin Zhao,Jun Kong.Library knowledge sharing based on Clou

d computing[J].Networker,2007,(16):16-25.

[6]Alem Leila,McLean Alistair.Supporting Learning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in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with Technologies for Electronic Documents[J].Ass

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mputing in Education,2005,(4):7-20.

[7]Nazareno Andrade.OurGrid:An Approach to Easily Assemble Grids with Equitab

le Resource Sharing[M].Berlin:Springer-Verlag publisher,2003:61-86.

[8]Public Law.The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Z].1996-11-01.

[9]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Copyright Law of the United States[Z].19

76-10-19.

[10]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fice of Inspector General.2006 Government

in the Sunshine Act[Z].2007-02-15.

[11]Public Law.Federal Acquisition Reform Act[Z].1996.

[12]王正興,劉闖.美國國有數據與信息共享的法律基礎[J].圖書情報工作,2002,

(6):60-63.

[13]劉闖.美國國有科學數據共享管理機制及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基礎科學,2003

,(1):34-36.

[14]自然科技資源共享機制研究專家組.自然科技資源共享機制研究及共享方式制定項

目可行性研究報告[R].2003.12.

[15]Glaves Helen;Schaap Dick;Miller Stephen.Ocean Data Interoperability Plat

form(ODIP):developing an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in marine data management

[C].EGU General Assembly,2013,(4).

[16]Greenwald.Sharing the worlds natural resources;prospects for internati

onal cooperation[J].Natural resources lawyer,1976,(4):577-584.

[17]Library of Illinois University at Urbana Champaign.Gifts Policy[EB/

OL].http:∥www.library.illinois.edu/administration/collections/gifts.

[18]Raya Fidel.The User-Centered Approach How We Got Here see[M].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2000:79-99.

[19]王蓉.我國自然科技資源共享立法問題與立法規劃的研究及具體框架設計[J].中

國發展,2006,(1):163-180.

(本文責任編輯:馬 卓)endprint

法律體系,加強國內國際交流合作,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逐步形成一套系統的?科學的理論體系,指導科技資源共享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檢驗研究成果,

最終實現促進我國科技資源共享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吳家喜,彭潔,趙偉.科技資源管理:基本概念與研究框架[J].中國科

技資源導刊,2010,42(1):22-27.

[2]徐尚義.自然科技資源共享機制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05.

[3]陳娟.科技資源共享系統自組織運行機制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

[4]Ayre.Label-Less Library Logistics:Implementing Labor-Saving Practices in M

assachusetts High-Volume Resource Sharing System[J].Collaborative Librarian

ship,2011(3):163-173.

[5]Hongqiang Wang,Damin Zhao,Jun Kong.Library knowledge sharing based on Clou

d computing[J].Networker,2007,(16):16-25.

[6]Alem Leila,McLean Alistair.Supporting Learning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in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with Technologies for Electronic Documents[J].Ass

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mputing in Education,2005,(4):7-20.

[7]Nazareno Andrade.OurGrid:An Approach to Easily Assemble Grids with Equitab

le Resource Sharing[M].Berlin:Springer-Verlag publisher,2003:61-86.

[8]Public Law.The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Z].1996-11-01.

[9]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Copyright Law of the United States[Z].19

76-10-19.

[10]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fice of Inspector General.2006 Government

in the Sunshine Act[Z].2007-02-15.

[11]Public Law.Federal Acquisition Reform Act[Z].1996.

[12]王正興,劉闖.美國國有數據與信息共享的法律基礎[J].圖書情報工作,2002,

(6):60-63.

[13]劉闖.美國國有科學數據共享管理機制及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基礎科學,2003

,(1):34-36.

[14]自然科技資源共享機制研究專家組.自然科技資源共享機制研究及共享方式制定項

目可行性研究報告[R].2003.12.

[15]Glaves Helen;Schaap Dick;Miller Stephen.Ocean Data Interoperability Plat

form(ODIP):developing an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in marine data management

[C].EGU General Assembly,2013,(4).

[16]Greenwald.Sharing the worlds natural resources;prospects for internati

onal cooperation[J].Natural resources lawyer,1976,(4):577-584.

[17]Library of Illinois University at Urbana Champaign.Gifts Policy[EB/

OL].http:∥www.library.illinois.edu/administration/collections/gifts.

[18]Raya Fidel.The User-Centered Approach How We Got Here see[M].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2000:79-99.

[19]王蓉.我國自然科技資源共享立法問題與立法規劃的研究及具體框架設計[J].中

國發展,2006,(1):163-180.

(本文責任編輯:馬 卓)endprint

法律體系,加強國內國際交流合作,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逐步形成一套系統的?科學的理論體系,指導科技資源共享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檢驗研究成果,

最終實現促進我國科技資源共享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吳家喜,彭潔,趙偉.科技資源管理:基本概念與研究框架[J].中國科

技資源導刊,2010,42(1):22-27.

[2]徐尚義.自然科技資源共享機制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05.

[3]陳娟.科技資源共享系統自組織運行機制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

[4]Ayre.Label-Less Library Logistics:Implementing Labor-Saving Practices in M

assachusetts High-Volume Resource Sharing System[J].Collaborative Librarian

ship,2011(3):163-173.

[5]Hongqiang Wang,Damin Zhao,Jun Kong.Library knowledge sharing based on Clou

d computing[J].Networker,2007,(16):16-25.

[6]Alem Leila,McLean Alistair.Supporting Learning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in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with Technologies for Electronic Documents[J].Ass

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mputing in Education,2005,(4):7-20.

[7]Nazareno Andrade.OurGrid:An Approach to Easily Assemble Grids with Equitab

le Resource Sharing[M].Berlin:Springer-Verlag publisher,2003:61-86.

[8]Public Law.The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Z].1996-11-01.

[9]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Copyright Law of the United States[Z].19

76-10-19.

[10]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fice of Inspector General.2006 Government

in the Sunshine Act[Z].2007-02-15.

[11]Public Law.Federal Acquisition Reform Act[Z].1996.

[12]王正興,劉闖.美國國有數據與信息共享的法律基礎[J].圖書情報工作,2002,

(6):60-63.

[13]劉闖.美國國有科學數據共享管理機制及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基礎科學,2003

,(1):34-36.

[14]自然科技資源共享機制研究專家組.自然科技資源共享機制研究及共享方式制定項

目可行性研究報告[R].2003.12.

[15]Glaves Helen;Schaap Dick;Miller Stephen.Ocean Data Interoperability Plat

form(ODIP):developing an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in marine data management

[C].EGU General Assembly,2013,(4).

[16]Greenwald.Sharing the worlds natural resources;prospects for internati

onal cooperation[J].Natural resources lawyer,1976,(4):577-584.

[17]Library of Illinois University at Urbana Champaign.Gifts Policy[EB/

OL].http:∥www.library.illinois.edu/administration/collections/gifts.

[18]Raya Fidel.The User-Centered Approach How We Got Here see[M].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2000:79-99.

[19]王蓉.我國自然科技資源共享立法問題與立法規劃的研究及具體框架設計[J].中

國發展,2006,(1):163-180.

(本文責任編輯:馬 卓)endprint

猜你喜歡
圖書館科技資源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資源回收
圖書館
小太陽畫報(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資源再生 歡迎訂閱
資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9
飛躍圖書館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在线直播|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完整视频版|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欧美全免费aaaaaa特黄在线|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 免费在线视频a| 亚洲欧洲日韩久久狠狠爱 |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1精品久久|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1区2区|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999国内精品视频免费| 婷婷激情亚洲|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 青青草一区二区免费精品| 亚洲中字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无码久久久|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一区在线| 午夜爽爽视频| 扒开粉嫩的小缝隙喷白浆视频| 亚洲精品老司机| 精品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午夜在线不卡| 成人午夜在线播放|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在线欧美a| 91啪在线|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亚洲第一色视频|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成年人国产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 亚洲Va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欧美|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免费看a级毛片| 中文字幕 日韩 欧美|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久草美女视频|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 免费一级毛片不卡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色综合中文| 在线欧美a| 国产精品太粉嫩高中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资源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另类国产| 91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色婷婷|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播放|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黄色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自拍露脸视频| 四虎综合网|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