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安
〔摘 要〕百度產品
如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文庫等是基于Web2.0應用的知識共享平臺,用戶不僅可以搜
尋知識,而且可以貢獻知識,被認為是重要的社會圖書館系統?本文結合數字鴻溝,探討用
戶對百度產品易用性(能力鴻溝)和有用性(產出鴻溝)的感知差異,旨在推動社會圖書館
系統的健康發展?首先進行量表設計;然后基于量表搜集數據;再針對數據進行分析,包括
測量模型有效性檢驗?易用性和有用性的頻數統計及相關分析;結合數據分析,用圖的方式
展現了用戶在感知差異性上的分布狀態,發現能力鴻溝和產出鴻溝之間存在高度相關性?
〔關鍵詞〕社會圖書館系統;百度
產品;數字鴻溝;有用性;易用性
DOI:10.3969/j
.issn.1008-0821.2014.01.018
〔中圖分類號〕G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
008-0821(2014)01-0079-05
Study on User Perceived Diff
erences of Social Library
Syst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gital Divide
Yan An
(Library,Hubei Normal University,Huangshi 435002,China)
〔Abstract〕”BZ〗Baidu products such as Baidu Know,Baidu Pedia,and Baidu Document are kno
wledge sharing platforms based on Web2.0,where users can not only seek but also
contribute knowledge,which are regarded as important social library systems.Bui
lding on the digital divide,this study explore user perceived differences of eas
e of use(capability divide)and perceived usefulness(output divide)in the hop
es tha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s can help facilitate the health
y development of social library systems.First,the instrument was designed and de
veloped.Second,a large scale survey was conducted.Third,data analysis was employ
ed,including the test of the measurement model validity,the frequency calculatio
n an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Based on the data analysis,a figure was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ce an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capability divide and outcome divide.
〔Key words〕social library s
ystems;Baidu products;digital divide;ease of use;perceived usefulnessHT5”SS〗
Web2.0信息環境的產生與發展是互聯網歷史上一場思想與理念?技術與運作模式的重
大變革?相較于以前傳統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數資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導的互聯網體系,基
于Web2.0理念和應用的互聯網信息交流與傳播模式更加強調用戶的廣泛參與?貢獻以及集
體智慧的價值創造?互聯網產業的發展一直與互聯網用戶的需求和行為密切相關,隨著互聯
網用戶的個性化和社會化需求的日益深化,諸如Wiki?RSS?Blog?Microblog?Social tag
ging?SNS等為典型代表的Web2.0應用逐漸成為互聯網學術研究和商業運作的熱點?Web2.
0應用被認為是重要的社會圖書館系統[1],在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扮演著
重要的角色?Web2.0應用的迅速普及與發展促使互聯網用戶參與網絡?分享知識的熱情和
積極性空前高漲,為網民從被動地接收互聯網信息邁向主動地創造互聯網信息提供了良好的
網絡環境?
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了5.91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4.1%[2]?面
對數量如此龐大的用戶規模,作為在中國影響力最大?網民覆蓋率最廣的互聯網公司,百度
除了做好能體現其核心競爭力的搜索服務外,在為用戶提供基于Web2.0應用的網絡知識共endprint
享平臺的道路上也走在了前列,開發和設計出了許多優秀的并能充分調動網民力量?匯聚上
億用戶頭腦智慧的搜索引擎周邊產品,例如:①百度知道,是百度公司為了解決搜索結果過
于寬泛和龐雜的問題,于2005年發布了一個基于搜索的互動式知識問答分享平臺,該平臺為
用戶提供了一個網絡社區,用戶通過相互之間的交流可以得到更直接?具體?可用性強的知
識和經驗,從而以最便捷的方式滿足自身的信息需求?②百度百科,是百度公司于2006年推
出了一部內容開放自由的網絡百科全書,它是一個典型的大規模協作生產項目,是一個可以
讓普通大眾協同寫作詞條并將其內容以網頁形式呈現的在線編輯系統?③百度文庫,是百度
公司于2009年發布的供廣大網友在線學習和分享文檔的開放共享平臺,用戶可通過該平臺閱
讀?下載和分享涵蓋教學資料?考試題庫?公文寫作?文學小說?法律文件等多個領域的文
檔資料?除此外,百度還先后推出了百度貼吧?百度經驗?百度空間等一系列產品,這些產
品相互關聯?相互促進,逐漸構建出一個完整的搜索引擎社區體系?百度產品強調用戶的參
與和貢獻,用戶既是產品的使用者,又是產品的創造者?本文選擇百度產品作為研究對象,
結合數字鴻溝,考察用戶對社會圖書館系統的感知差異性,為我國網絡知識組織和管理的研
究與實踐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我國社會圖書館系統的健康發展?
1 數字鴻溝及三層架構
信息資源作為知識經濟時代一種重要的無形資產和社會財富,已經成為包括個人?組織?地
區和國家等各種信息主體取得進步和發展的關鍵要素?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互聯網的
日益普及,信息主體之間的信息差異和信息貧富分化問題日益凸顯,數字鴻溝已逐漸成為社
會各界關注的重點和焦點?自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國內外許多學者圍繞著數字鴻溝的內涵
與本質?表現層次和影響因素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Kwok-Kee Wei[5]等人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3個層面對數字鴻溝進行
了剖析:第一層是數字接入鴻溝(digital access divide),即不同信息主體在接入計算
機和網絡應用上存在的差距;第二層是數字能力鴻溝(digital capability divide),即
不同信息主體在計算機和網絡應用的使用能力和技巧上存在的差距;第三層是數字產出鴻溝
(digital outcome divide),即不同信息主體在給定環境下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應用所帶來
的產出結果上存在的差距?自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進入中國以來,我國政府一直致力于互聯
網的普及與發展,同CNNIC于1997年進行的第一次調查結果的62萬網民人數相比,當前的中
國網民人數已經是當初的953倍之多?百度推出了基于Web2.0的各種產品應用,凡是能上網
的用戶都可以接觸和使用到百度產品,因此中國每年不斷遞增的網絡普及率已經大大降低了
百度產品用戶間的第一層數字接入鴻溝,本文將主要針對百度產品用戶間存在的第二層和第
三層數字鴻溝進行調查研究?
以前許多研究都曾對信息技術和網絡應用的易用性?有用性進行過探討?在本研究環境中,
易用性是指用戶對百度產品使用難易程度的一種認知,是用戶主觀上認為使用百度產品時需
要付出多大程度的努力;有用性是指用戶認為使用百度產品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幫助其提升工
作績效[6]?本文認為,百度產品使用難易程度的用戶感知差異性在某種程度上可
以反映出第二層的數字能力鴻溝,即用戶在百度產品使用能力上存在的差距;而百度產品有
用性感知差異性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第三層的數字產出鴻溝,即用戶在利用百度產品所
帶來的產出結果上存在的差距?本文將從易用性和有用性這兩個變量入手,來探討數字鴻溝
視角下的以百度產品為代表的社會圖書館系統的用戶感知差異性,展現第二層和第三層數字
鴻溝的分布及兩者之間的相互影響?
2 實證研究
2.1 問卷設計與數據搜集
本研究關注百度產品的“易用性(Ease of Use,EU)”和“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
s,PU)”,這是兩個潛在變量?在量表設計中,為確保測量變量在內容上的有效性,本文
全部采用國外已有文獻中使用過的測量變量,并依據研究目的對其進行了適當修改以適應本
研究環境?本文易用性和有用性下的測量變量(簡稱為題項)改編自Venkatesh[6]
等人的文獻,詳見表1?
表1 調查問卷中的潛在變量及測量變量
兩個潛在變量及其對應的題項確定后,先向一些專家進行咨詢,通過他們的反饋意見對
變量內容的相關表述進行了調整,并最終確定好問卷內容?問卷中每個題項都由7點李克特
量表進行測度,答題的范圍選擇是“完全反對”(1)到“完全同意”(7)?在問卷最終確
定后,本文作者通過問卷星平臺在線發布了問卷,然后邀請百度用戶訪問在線問卷;另外,
還通過實地發放問卷方式邀請百度用戶填寫問卷?整個問卷搜集工作持續了2周時間,最終
收到有效問卷298份?在這298個樣本中,男性用戶108人,占36%,女性用戶190人,占64%;
在百度產品使用經驗方面,使用非常少的有7人,占2%,偶爾使用的有51人,占17%,經常使
用的有158人,占53%,非常頻繁使用的有82人,占28%?
2.2 數據分析
2.2.1 測量模型有效性檢驗
在數據分析之前,需要對測量模型的有效性進行檢驗?測量有效性通常可從內容有效性?內
部一致性和區分性等方面進行檢驗[7]?在內容有效性方面,由于本研究量表中的
所有測量變量都改編于已有文獻,因此認為這些變量是清晰和表意準確的?
表2顯示了組合信度CR值(Composite Reliability)?α值(Cronbachs Alpha)和抽取
方差的平均值AVE(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內部一致性可以通過CR值和α值來衡
量,如果CR值與α值達到0.7,則表明測量模型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從表2中可以看出
,兩個潛在變量的CR值最小的為0.897,α值最小的為0.846,同時AVE都大于0.5,這些
結果說明本研究中的易用性和有用性這兩個變量都具備良好的內部一致性?
表3展示了潛在變量間相關系數與AVE平方根值之間的比較關系,其中對角線上的值就是AVE
平方根值(以粗體下劃線標出),非對角線上為變量與其他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值?從表中
可以看到,易用性的AVE平方根值為0.828,有用性的AVE平方根值為0.850,都大于易用性
和有用性之間的相關系數0.718,因此可以判斷本研究中的易用性和有用性這兩個變量間具
有良好的區分性?
表3 潛在變量間相關系數與AVE平方根
2.2.2 易用性和有用性的頻數統計及相關分析
易用性變量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百度產品使用的第二層數字鴻溝,即能力鴻溝?擁有較高能
力水平的用戶會在使用百度產品的過程中產生較高的易用性感知,而擁有較低能力水平的用
戶在使用百度產品的過程中則會產生較低的易用性感知?同時,有用性變量在某種程度上反
映出百度產品使用上的第三層數字鴻溝,即產出鴻溝?具有較高產出的用戶將對百度產品的
有用性認知程度也較高,具有較低產出的用戶將對百度產品的有用性認知程度也較低?
本研究中的兩個潛在變量下的所有題項都由7點李克特量表進行測度,答題的范圍選擇是“
完全反對”(1)到“完全同意”(7)?因為易用性和有用性都存在內部一致性,數據分析
分別針對易用性和有用性展開?根據298名受訪者的選擇,首先針對易用性下所有的題項,
計算每個題項的1的頻次,以及2,3,4,5,6,7的頻次,再將所有題項的1的頻次,以及2
,3,4,5,6,7的頻次分別相加,從而代表易用性這個潛在變量的1,2,3,4,5,6,7的
頻次?類似地,用同樣的方法計算出有用性這個潛在變量下的1,2,3,4,5,6,7的頻次
?可以看出,易用性和有用性變量的總頻次為1 192(298×4),在1,2,3,4,5,6
,7上的頻數統計結果見表4,并輔以圖形顯示,見圖1?
表4 易用性和有用性的用戶感知差異性
針對百度產品易用性的調查,可以看到,24.3%(290/1 192)的受訪者認為百度
產品不易使用,52.6%(627/1 192)的受訪者認為百度產品容易使用,還有23.1%(2
75/1 192)的受訪者選擇了代表中立態度的測試值4;針對百度產品有用性感知的調查
,可以看到,23.2%(277/1 192)的受訪者認為百度產品對他們而言是沒有幫助的,5
1.8%(617/1 192)的受訪者認為百度產品對他們而言是有用的,還有25%(298/1 1
92)的受訪者選擇了代表中立態度的測試值4?
另外,從前面表3所呈現的潛在變量間相關系數的結果中可以看到,易用性和有用性之間的
相關系數達到0.718,說明這兩個變量間具有很強的正相關,一個變量的變化勢必會影響到
另一個變量的同向變化,即當用戶感知到較高的易用性時,也會感知到較高的有用性,反之
亦然?這兩個變量間的正相關性也可以從圖1中兩條曲線的走勢中得到反映?這表明,對以
百度產品為代表的社會圖書館系統,用戶的第二層能力鴻溝和第三層產出鴻溝之間存在顯著
的正相關?
3 結 語
從前文的數據分析結果可以看到,雖然調查樣本中大多數受訪者對百度產品的易用性和有用
性抱持肯定的態度,但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用戶感覺百度產品不易用和沒有用?本文結合數字
鴻溝,選擇百度產品為研究對象,展現了社會圖書館系統的第二層和第三層數字鴻溝的分布
現狀,發現這兩層數字鴻溝之間具有顯著的正相關?
本研究結果表明,面對社會圖書館系統,數字鴻溝的出現不是單一方向的,而是當用戶產生
了第二層數字鴻溝時,也會相伴著產生第三層數字鴻溝,這使得信息貧困者等弱勢群體在獲
取信息資源時需要面對多重鴻溝的考驗,從而為縮小數字鴻溝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和困難?社
會圖書館系統是基于Web2.0的應用,依靠的是大眾智慧,其宗旨是為了推動每個信息主體
都能夠平等地接入該系統,并通過對該系統的使用為他們帶來平等的收益?第一層的數字接endprint
入鴻溝主要反映出國家層面或機構層面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狀況,相較于第一層數字鴻溝,
第二層和第三層數字鴻溝則顯得更加隱蔽,甚至在很多情況下被忽略,本文的實證研究結果
對于以百度產品為代表的社會圖書館系統更多地關注第二層和第三層數字鴻溝提供了借鑒和
指導?當然,社會圖書館系統中存在的數字鴻溝現象是牽涉到政治?文化?經濟等諸多因素
的復雜社會問題,其信息獲取障礙和數字不平等現象的消除以及信息公平的實現,還需要不
同學科領域的研究人員共同努力,通過進行一系列綜合性的研究與論證,來探索出更多具體
可行的解決方案,從而來推動社會圖書館系統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Jiang,T.T.An exploratory study on social library system users
information seeking modes[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2013,69(1):6-26.
[2]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rdxx/201307/W020130717431425500791.pdf,2013-07-18.
[3]閆慧,孫立立.1989年以來國內外數字鴻溝研究回顧:內涵?表現維度及影響因素的
綜述[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2,(5):82-94.
[4]楊長福,黃藝.數字不平等的本質及對策研究[J].現代情報,2013,(6):23-27
.
[5]Kwok-Kee Wei,Hock-Hai Teo,Hock Chuan Chan,Bernard C.Y.Tan.Conceptualizin
g and Testing a Social Cognitive Model of the Digital Divide[J].Information S
ystems Research,2011,22(1):170-187.
[6]Venkatesh,V.,Morris,M.G.,Davis,G.B.and Davis,F.D.User acceptance of inf
ormation technology:toward a unified view[J].MIS Quarterly,2003,27(3):425-4
78.
[7]Straub,D.,Boudreau,M.C.and Gefen,D.Validation guidelines for IS positivis
t research[J].Communications of AIS,2004,(13):380-427.
(本文責任編輯:馬 卓)endprint
入鴻溝主要反映出國家層面或機構層面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狀況,相較于第一層數字鴻溝,
第二層和第三層數字鴻溝則顯得更加隱蔽,甚至在很多情況下被忽略,本文的實證研究結果
對于以百度產品為代表的社會圖書館系統更多地關注第二層和第三層數字鴻溝提供了借鑒和
指導?當然,社會圖書館系統中存在的數字鴻溝現象是牽涉到政治?文化?經濟等諸多因素
的復雜社會問題,其信息獲取障礙和數字不平等現象的消除以及信息公平的實現,還需要不
同學科領域的研究人員共同努力,通過進行一系列綜合性的研究與論證,來探索出更多具體
可行的解決方案,從而來推動社會圖書館系統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Jiang,T.T.An exploratory study on social library system users
information seeking modes[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2013,69(1):6-26.
[2]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rdxx/201307/W020130717431425500791.pdf,2013-07-18.
[3]閆慧,孫立立.1989年以來國內外數字鴻溝研究回顧:內涵?表現維度及影響因素的
綜述[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2,(5):82-94.
[4]楊長福,黃藝.數字不平等的本質及對策研究[J].現代情報,2013,(6):23-27
.
[5]Kwok-Kee Wei,Hock-Hai Teo,Hock Chuan Chan,Bernard C.Y.Tan.Conceptualizin
g and Testing a Social Cognitive Model of the Digital Divide[J].Information S
ystems Research,2011,22(1):170-187.
[6]Venkatesh,V.,Morris,M.G.,Davis,G.B.and Davis,F.D.User acceptance of inf
ormation technology:toward a unified view[J].MIS Quarterly,2003,27(3):425-4
78.
[7]Straub,D.,Boudreau,M.C.and Gefen,D.Validation guidelines for IS positivis
t research[J].Communications of AIS,2004,(13):380-427.
(本文責任編輯:馬 卓)endprint
入鴻溝主要反映出國家層面或機構層面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狀況,相較于第一層數字鴻溝,
第二層和第三層數字鴻溝則顯得更加隱蔽,甚至在很多情況下被忽略,本文的實證研究結果
對于以百度產品為代表的社會圖書館系統更多地關注第二層和第三層數字鴻溝提供了借鑒和
指導?當然,社會圖書館系統中存在的數字鴻溝現象是牽涉到政治?文化?經濟等諸多因素
的復雜社會問題,其信息獲取障礙和數字不平等現象的消除以及信息公平的實現,還需要不
同學科領域的研究人員共同努力,通過進行一系列綜合性的研究與論證,來探索出更多具體
可行的解決方案,從而來推動社會圖書館系統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Jiang,T.T.An exploratory study on social library system users
information seeking modes[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2013,69(1):6-26.
[2]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rdxx/201307/W020130717431425500791.pdf,2013-07-18.
[3]閆慧,孫立立.1989年以來國內外數字鴻溝研究回顧:內涵?表現維度及影響因素的
綜述[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2,(5):82-94.
[4]楊長福,黃藝.數字不平等的本質及對策研究[J].現代情報,2013,(6):23-27
.
[5]Kwok-Kee Wei,Hock-Hai Teo,Hock Chuan Chan,Bernard C.Y.Tan.Conceptualizin
g and Testing a Social Cognitive Model of the Digital Divide[J].Information S
ystems Research,2011,22(1):170-187.
[6]Venkatesh,V.,Morris,M.G.,Davis,G.B.and Davis,F.D.User acceptance of inf
ormation technology:toward a unified view[J].MIS Quarterly,2003,27(3):425-4
78.
[7]Straub,D.,Boudreau,M.C.and Gefen,D.Validation guidelines for IS positivis
t research[J].Communications of AIS,2004,(13):380-427.
(本文責任編輯:馬 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