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富
(延吉市醫院,吉林延吉 133000)
建設醫院數據集成平臺信息系統的體會
楊云富
(延吉市醫院,吉林延吉 133000)
延吉市醫院自開始實施醫院管理信息系統(HIS)以來,不斷加強在醫院信息化的投入,陸續實現了醫學圖像存儲傳輸處理系統(PACS)、放射信息系統(R IS)、檢驗科信息系統(LIS)等。為了使這些系統協同工作,提高醫院的信息共享度和工作效率,必須將其集成起來。但是,醫院在系統初期建設時,由于缺少資金和統一的規劃,系統也是分步建設,并且采用不同廠商的系統,造成了需要進行各系統間進的集成,帶來了很多問題,使得系統的可維護性、可耦合度、可靠性等變得脆弱;系統間的信息交互和醫院管理的難度加大。因此,如何以一種統一的高效的方式來集成醫院里面的信息系統,成為一個難題。
數據集成;信息系統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之前也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希望尋需求一種能夠解決以上所有問題的單一解決方案,但答案是否定的。目前,雖然系統之間的數據共享在數據交換層面解決了信息孤島問題,但對于患者來說,在醫院所產生的各種數據還是分散存在于門診、住院、LIS、PACS、體檢等系統中。雖然電子病歷系統整合了患者在院就診的大部分數據,但若想全面了解患者就診的各種信息,還需分別通過不同系統來查詢。對醫院各級管理者來講,要想了解全面的醫院運營信息,也要通過綜合不同系統的信息來完成。信息孤島的問題還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
現在市場上針對部門級系統的互聯及協同工作有許多不同的解決方案,互聯協同工作是從供應商的角度來看問題。從信息科主任的角度看,僅僅通過系統互聯消除信息孤島是遠遠不夠的。理想的方案是在不同應用系統之間,根據需要進行數據傳遞的同時,在整個醫院(甚至更大范圍,如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個院區或區域醫療集團)進行信息共享。這樣可以在一次數據傳輸的同時完成全部有價值數據的采集和抽取,便于下一步進行數據深層次的挖掘及利用。但目前的大多數互聯或協同工作方案還無法滿足這個層次上的信息共享需求。鑒于此,也進行了大量的市場調研,最終發現聯眾的數據集成平臺,并與之合作。
2.1 集成平臺構成
該平臺由一個基礎支撐平臺以及在此之上提供的一系列加速器、適配器、基礎服務組成;接入平臺的系統符合現有的技術標準(MLLP、WebServices等),平臺之上傳輸的信息符合HL7標準并兼容IHE相關標準。其主要的功能組件如下:
基礎支撐平臺(ESB):為信息集成平臺提供基礎的運行支撐平臺,提供服務定義、服務發布、服務注冊、服務發現、服務綁定、服務協作、事務協調、服務質量管理等主要功能。
HL7Accelerator:HL7加速器,該加速器負責將各個系統發往信息集成平臺的數據格式化為HL7標準,并根據需要轉化為特定的目標格式;并提供消息的路由功能,可以根據HL7 Message的MSH標識將消息路由到目標系統。
ProcessManager:流程服務,現有應用程序與更新的應用程序相集成,以便它們透明地協同工作,實現在業務邏輯層支持業務流程集成、業務流程再造、業務流程自動化和業務協同。
適配器:提供了一系列的接入適配器,主要包括MLLP、WebServices、MQ、MSMQ、Socket、SMTP、FTP等接入方式,以滿足不同廠商的產品快速接入到信息集成平臺。
2.2 平臺遵循標準
聯眾醫院信息集成平臺采用了業界公認的相關標準,方便第三方應用以標準方式接入,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2.2.1 技術標準
該平臺的技術標準主要采用了MLLP標準,同時由適配器提供對WebServices、MQ、MSMQ、Socket、SMTP、FTP等標準的支持。MLLP(Minimal Lower Layer Protocol,MLLP)是由HL7標準化組織提出的一個通訊標準,該標準是在TCP/IP協議之上的一個符合醫療信息傳輸需要的通訊標準。
2.2.2 數據標準
該平臺的數據標準主要采用了HL7 v2.3.1標準,同時兼容IHE標準,由于HL7并沒有對信息域部分進行定義,因此數據域部分大量采用了國標(GB系列)。HL7(Health Level Seven)是由美國ANSI組織批準實施的醫療衛生標準,該標準參考了國際標準組織(ISO),采用開放式系統互聯(OSI)的通訊模式,將HL7納為最高的一層,也就是應用層。自其2.1版正式頒布以來,在醫療衛生機構,特別是醫院的影響力日益廣泛,目前在全球HL7標準已有很多廠商及醫院支持與使用。中國也于2000年初建立了HL7中國協作中心。
全面的優化和整合醫院內部的資源以及醫院外部全社會的信息資源;為醫院臨床,管理服務,運用所有的信息資源為患者提供先進的,便捷的,人性化的醫療服務;同時建立全院科研教學的信息平臺和數據倉庫;以提高醫院服務水平,技術水平及管理水平,提高醫院的整體經營效益。
建成后的質量監測平臺應用上能涵蓋醫院內部客戶資源、資金資源、物流資源、醫療信息資源、人力資源的管理以及與外部資源的整合和優化,統計分析醫院精細到個人的工作量、業務數據等,使醫院各個科室、部門以及病人可以在各自的權限內取得需要的信息或輸出必要的信息,實現信息實時交流,同時通過對大數據的挖掘鉆取,提升整體的醫療科研分析能力,從而實現全面的數字化管理,促進醫院兩個效益的全面提高。
數據集成平臺的建設,實現了不同的異構系統之間數據的高度共享,以及醫院內各信息系統之間數據的互聯互通。通過數據中心建設,實現了各個不同的信息系統之間數據的傳遞和交換,需要交換的數據變化也不再受到接口限制,減少了因增加數據傳遞需求而修改大量接口的現象,也減少了故障的發生。數據集成平臺建成后,我們不再為系統之間修改接口出現的人為故障而煩惱,只需集成平臺開發商完成數據的接口工作就可以了,即使出現差錯也可馬上找出原因,降低故障頻率。數據集成平臺也為今后的區域醫療提供了數據交換的基礎。實時進行數據交互的數據集成平臺,最大限度的將不同系統之間的數據映射到數據中心,在數據實時交換的同時也集成了大量數據,并通過患者主索引有序整合在一起,除了給醫院領導提供大量統計報表外,還能給臨床提供大量患者信息。對信息科而言,也不需要為已經淘汰的系統保留一套服務器,不但降低了硬件成本,同時也降低了管理成本。
10.3969/j.issn.1673-0194.2015.19.055
F272.7
A
1673-0194(2015)19-0100-02
201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