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梅,劉 涌,張龍龍
(中國核工業二四建設有限公司,北京 101601)
隨著建筑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越來越多的施工企業開始改變原有的管理模式,且在管理轉型過程中無一例外的采用了標準化管理,標準化能為企業實現各項管理職能提供共同準則和科學依據,企業只有借助于標準化管理才能更有效的把生產經營的各種要素和各個環節合理地組織起來,實現企業管理的科學化和高效化。搞好標準化管理對企業扭轉技術落后、管理落后、效率低下的局面,提高企業整體素質、增強市場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標準,是指依據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的綜合成果,在協商的基礎上,對經濟、技術和管理等活動中具有多樣性的、相關性征的重復事物,以特定的程序和形式頒發的統一規定。標準化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可運用到生產、技術、管理等各方面,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管理手段。
企業標準化管理是以企業獲得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為目的,以企業生產經營與技術等各方面活動中大量重復性事物為研究對象,以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生產實踐經驗為基礎,以制定企業標準、貫徹實施標準、并對實施情況進行監督等為主要工作內容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等一系列科學管理活動的總稱。
企業標準包括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技術標準是企業標準化管理的核心,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是企業實施標準化管理的有效支撐和必要保障。
當前,我國絕大多數企業都已經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ISO14001環境管理、OHSAS18000職業健康安全等體系的認證,同時也建立了數量眾多、內容齊全的與標準化管理相關的制度,但是在企業實際運營中,有些標準化相關的管理制度,有的并沒有真正“落實到管理上,體現在實踐中”,只是每年在匯報總結或者外部審核時才拋頭露面,平時基本束之高閣,這使得標準化管理在大多數企業中只是一個口號。
有些企業在推行標準化管理的過程中,沒有認真分析行業及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相關的標準化管理標準定位太空、太遠、太高,缺乏實踐性和可操作性,致使標準不能有效地推行,還有一些企業一味的照抄照搬其他企業先進的管理標準,沒有與自有的企業文化有效結合,拋棄長期以來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放棄了自有的優良文化傳統,致使企業管理工作無所適從。
有些企業在標準化管理運行過程中,存在著“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通病。由于主客觀的因素,一些施工企業的標準化管理往往在“工期緊、任務重、工作量大”的借口下靠邊站,為施工生產讓路,放到從屬和次要的位置,有的甚至會因“特殊情況特殊對待”的理由而被忽視和違背,阻礙了企業標準化管理推行和實施。
企業要實施標準化管理,必須根據企業內部組織結構、發展戰略和管理目標,建立健全完善標準化管理體系。首先,要成立有決策層、管理層和執行層參與的標準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提出和企業愿景、發展規劃相適應的標準化任務,制定符合企業實際的標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企業標準化管理的長效機制,同時打造專兼職相結合的高素質企業標準化管理工作隊伍,負責并推行企業標準化管理的全面工作。其次,要注意管理制度不能過分地強調控制,這樣只會帶來負面影響,只會影響員工的積極性和創新能力的發揮,我們應該既要把制度當作規范來建設,更要通過制度建設,培養員工的自制能力,形成一種氛圍、一種精神、一種文化,使企業的要求成為員工的自覺行為,達到員工自制與企業控制之間的最佳平衡。
企業標準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組織制定標準化學習培訓計劃,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對全體員工進行有關理論知識、經營管理知識和業務技能的培訓,特別要注意對員工標準化意識的培養,要通過學習培訓,轉變觀念、提高素質、充分調動員工貫徹、推行和落實標準化管理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加強企業員工的標準化觀念和意識,充分發揮標準化綜合效應。要讓所有員工明白,標準化管理工作,不僅僅是管理層的事,也不是一個人或某幾個人的事,而是要全員共同參與的事,要提高全體員工的標準化意識,要改變以往成舊的管理思路,從“要我做”轉變為“我要做”,將標準化管理滲透到“管理、質量、安全、工期、成本、創新”等各個方面,延伸到每一項工作的全過程,充分調動所有人員的積極性,努力營造人人參與其中、共創共享利益、標準成為習慣、習慣符合標準、結果達到標準的良好氛圍。
標準化管理能否真正取得實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高層管理者的真心實意的支持。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應當用明確的形式表明自己對于標準化管理的態度,要通過自己的身先士卒和身體力行來促進員工對于標準化的認識,來鼓勵員工對于標準化管理的參與和支持,要做到每一個決策都有法可依、每一個環節都有章可循、每一項考核都有依據,每一項工作都有標準,真正做到管理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要盡量淡化人為因素,要防止出現企業領導的指示凌駕于標準之上的現象。企業的高層管理者要擅于利用標準化管理的理念來提高自己的管理效能,只有借助于標準化管理處理一般事務,才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處理那些戰略性、非常規的問題,才能提高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
4.4.1 管理制度標準化
施工企業應在嚴格執行國家及行業相關標準的基礎上,制定頂層標準化管理制度、流程等,確保各項工作實施有標準、操作有程序、過程有控制、結果有考核。工管部或項目部應積極貫徹落實企業相關管理制度,并結合自有特點,對其進行細化,建立起適宜的全方位、全覆蓋的施工現場管理、技術管理、質量管理、安全管理等管理制度,編制作業指導書、指導卡片等,并制定相關考核辦法、獎懲措施等,實現施工企業范圍內管理制度的標準化。
4.4.2 人員配備標準化
施工企業應結合以往施工經驗,對所承接的項目進行分類,針對不同類型的施工項目,制定出各類項目管理人員標準配置方案。對于后期新開工的建造項目,嚴格按照標配方案組建管理機構,選擇有責任心、懂業務的項目建設管理人員,通過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素質和業務能力并進行考核。工管部或項目部應積極響應并落實管理人員標準配置方案,根據實際情況,設置項目部、配備管理人員,組建專業隊,對技術人員、作業人員進行上崗培訓,按照考核辦法對員工進行考核。
4.4.3 現場管理標準化
施工企業應通過頂層標準化管理制度,在企業層面上確定建造項目施工現場總體平面布置規則,以此為依據審查施工道路、材料堆場、加工車間等生產臨建設施的布置方案并檢查落實情況,并編制指導性施工組織設計,審查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及重大施工方案,監督檢查大型機械設備配置、使用、維修、保養等工作,提出現場管理和文明施工的管理要求,督促檢查各施工現場管理工作,審查施工作業指導書,督促檢查并驗證各項管理問題的整改情況,保證現場管理標準化的實現。
工管部或項目部要將現場管理標準化作為標準化管理的核心,按照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節約用地、滿足施工需要的原則,做好施工現場布置工作。
4.4.4 過程控制標準化
企業應以指導性施工組織設計為基礎,將相關管理制度細化分解為具體措施,并將其作為各工管部或項目部的實施目標,并對目標的實施過程進行檢查,加強對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藝的審查工作。
工管部或項目部應將企業確定并下發的質量目標、安全目標等過程控制目標進行細化,貫徹到每項工作、工序和整個施工過程。切實做好施工圖核對工作,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現場施工組織進行計劃、施工作業計劃,優化資源配置,組織計劃實施,落實質量責任制和程序性文件,對影響質量的要素實行重點控制,實現全員質量管理。要做好工程自檢、工藝、工法創新等工作,嚴格施工過程考核、評定工作,確保整個施工過程處于可控狀態。
隨著建造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施工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這勢必要求施工企業更加積極開展和實施企業標準化管理工作,充分發揮標準化管理的作用,使企業實現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管理,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保證。因此,企業要把搞好標準化工作提高到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戰略高度來認識,需要說明的是,企業標準化的建立并不是一勞永逸的,必須進行動態管理,在執行過程中不斷完善補充標準體系,以加快本企業標準化的建立與更新速度,使企業的標準化工作緊跟知識經濟時代步伐,適應市場需要,才能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