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連華
(天津渤海輕工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天津 300200)
2014年5月13 日市委、市政府做出整合重組天津一輕集團、二輕集團(含飛鴿集團),組建天津渤海輕工投資集團的重大決策,這是全市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舉措。三個多月來,我們按照市委、市政府、市國資兩委的部署,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形成合力,扎實、穩步、高效的推進整合重組工作。在集團公司黨委、董事會領導下,成立了資產重組、集中管控、總部機構建設等五大工作組,精心組織,同步推進。圍繞資產重組,先后完成了對天津二輕集團、飛鴿集團全部優勢資產的劃入和不良資產的剝離,經過審計評估和價值確認,以新設合并方式組建了渤海輕工投資集團。圍繞總部機構建設,開展了總部機構定編、定崗、定員的“三定”工作,對集團總部人員重新進行了聘任,設立了8個黨群部室和14個行政部室,制定了各部室職能職責,細化了每位干部的崗位職責,修訂完善了總部部室考核評價制度和干部績效考核辦法。圍繞強化集團集中管控,以財務管控為重點,包括經濟運行、人力資源、科技研發、戰略規劃五大管控中心全部上線運行。圍繞新集團文化建設,完成了集團核心價值理念、企業精神和VI識別系統的確定。到7月初,新集團資產重組、總部機構建設、集團工商登記注冊等各項工作全部按期完成,2014年8月8日取得了營業執照,2014年8月15日新集團舉行了成立暨揭牌儀式。
新成立的天津渤海輕工投資集團注冊資本20億元,由172戶成員單位組成,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86戶,參股企業86戶,國有資產總額113.9億元、負債總額63.02億元,資產負債率55.4%,資產負債率比重組之前下降了6.4個百分點。渤海輕工投資集團成為市國資公司直接出資的實體集團,原一輕、二輕集團與新集團在資產關系上實現徹底分離,原一輕、二輕集團由新成立的渤海輕工投資集團托管,飛鴿集團列入二級公司。新成立的天津渤海輕工投資集團實現了產權清、主業明、資產實。
渤海輕工投資集團的成立,標志著全市輕工產業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我們一定要抓住發展機遇,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解放思想,創新實踐,使整合重組后的天津渤海輕工投資集團真正實現一加一大于二的聚合效應、倍增效應。
當前,天津面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和“一帶一路”重大戰略深入實施五大戰略疊加的重大歷史機遇。加快結構調整,整合聚合資源,做強做優主業,提高質量效益,促進轉型升級,在新起點上實現集團更好更快的發展是渤海輕工投資集團當前乃至今后一時期的重要任務。
為此,我們要以深化改革統攬全局,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強化頂層設計,做好規劃引領,在調整布局,優化結構,創新體制,提升管控上統籌推進,著力打造品牌優、效益好、行業領先的現代消費品產業集團。到2014年末,集團公司要確保完成工業總產值640億元,銷售收入880億元,實現利潤13.25億元的目標,并著力抓好以下工作:
(1)調整管理體制結構,向打造新型投資集團轉型。對不適應投資集團發展的管理體制實施改革調整。集團總部按照現企制度要求,持續改進和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搞好制度設計,加強集中管控,深化五大管控中心基礎性建設,加快構建產業投資,獲取投資收益的資本運作體系。加大對二三級企業的結構治理,以健全規范董事會建設為重點,強化母子公司管理體制,把企業成本中心做優,達到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逐步由生產經營型過渡到資本運營型。
(2)調整國有布局結構,向集約集群轉型。以提高國有資本集中度為核心調整資本結構,收縮戰線,突出主業,實現聚集效應,以集團核心骨干企業為龍頭,推進國有資本向核心主業和重要子企業聚集,加大對各二級公司范圍內產業鏈相連、價值鏈相關的企業資源整合,采取合并、劃轉、收購方式,提升資本配置質量。調整資產結構,重點是強化對土地房產的集中管控,由集團統一規劃管理和經營開發,同時加大對現有優勢資源的再調整,對長期虧損扭虧無望,無投資收益的非主業投資,采取有力措施退出或減持股份。 調整產業結構,進一步精干集團現有主業,集中優勢打造核心業務板塊,按照主業競爭力強、自主創新力強、資本運作力強、經營創效力強的標準,做優做強核心骨干企業,放開優勢中小企業,支撐集團發展壯大。
(3)調整產品結構,向產品高端化轉型。加快產品創新步伐,認真梳理集團品牌、字號、商譽等現狀,圍繞品牌戰略,靠品牌參與改革改制,投資入股,做強做大,實現無形資產有形化。全面提升現有產品水平,按照全年實現百種新品投向市場,百種老產品升級換代目標,以企業技術中心為平臺,深化與大院大所產學研合作,形成一批“殺手锏”產品,創出一批“高大上”產品。
(4)調整管理資源結構,向精細化管理轉型。以集團五大管控中心為載體,二三級企業都要實施全面經營預算管理,做到橫向上形成從原材料進廠、生產制造、產品入庫到銷售回款的目標管理鏈條,縱向上實現從集團總部到二三級企業,到車間、班組、機臺定性定量的預算考核。強化集團財務預算、結算、核算“三算”集中統一管控,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現金流要全部納入集團結算系統“資金池”管控,集團總部對各企業資金運作情況在線監控,每日定時歸集到集團結算中心總賬戶。會計核算平臺要加強各企業財務基礎管理,提高財務信息質量。經濟運行管控中心要從企業供應鏈起點抓起,建好規范的原材料采購招投標制度和相關流程,以降低各項運營成本為目標,細化各項成本管理。人力資源管控中心要在勞動用工、工資總額、五險一金等方面實行集中管控,圍繞員工激勵和領導人員薪酬績效考核管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做到員工勞動報酬增長必須與勞動生產率提高相同步。研發管控中心要把企業技術創新的各類要素納入其中,實現技術創新指標在線監測和過程管理,實現對新產品研發、知識產權、質量保證、創新體系建設等流程化控制。
按照渤海輕工投資集團三年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實施方案,今年要實現62戶國企改革和清理低效企業目標。集團公司與各企業簽訂了深化國企改革工作目標責任書,制定了深化改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到目前,山海關飲料、塑料研究所等34戶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完成了以發展混合所有制為標志的產權制度改革,還有28戶企業正在加速實施。集團公司統籌把握改革大局,按照“宜控則控、宜參則參、控則有為、參則有序”的原則,著力推進核心骨干企業股份制改造,優勢中小企業吸引社會資本實現混合所有制經濟和劣勢低效企業退出市場。圍繞構造“一級強、二級活、三級?!卑l展格局,做到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治本與治標相配套、漸進與突破相銜接,嚴格把好科學決策關、方案審核關、財務審計關、資產評估關。加強對改革的規范管理和全程監督,落實和保護出資人、債權人、職工等各方的合法權益,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狠抓創新體系建設,整合內外科技資源,構建母子公司兩級創新體系,加強與大院大所及高校的合作,面向市場創出一批高新技術成果。加大對2個國家級、14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創新投入,發揮研究所、技術中心、檢測站在產品研發,質量檢測、成果轉化上的作用。以提升創新能力為重點,推進海鷗“三大經典”產品達到瑞士天文臺標準,中檔產品向“瑞士十二守則”標準邁進;加快金屬包裝材料深加工、制罐及食品飲料生產全產業鏈基地建設;抓住與中國日化院、中山大學產學研合作契機,做優做強綠色表面活性劑產業;圍繞新型農膜、多功能包裝膜、氟塑料等產品升級換代,加快醫用塑料體外循環、血液凈化和急救類投放市場。發揮郁美凈、海鷗、山海關、春合、飛鴿等14件中國馳名商標、10件中華老字號優勢,靠品牌參與改革,投資入股,做強做大,提升品牌效應。發揮現代技術學院、輕工技術學院等國家級示范校、骨干校優勢,突出行業特色辦學,為企業培養輸送各類高技能型人才。
我們正在著手制定集團公司發展戰略規劃,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為中心環節,以結構調整和資源優化配置為重點,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以建成品牌優、效益好、行業領先的現代消費品產業集團為目標,進一步確定好集團發展定位。圍繞發展核心骨干企業和知名品牌,在提升國有資本投資功能、集團集中管控功能,推進自主科技創新、機制創新和管理創新,加快企業轉型升級上提出奮斗目標、發展路徑和實施舉措。我們要積極借助中輕聯以及外部專家團隊力量,搞好調查研究,拿出新集團發展戰略規劃大綱,并適時啟動集團“十三五”發展規劃的編制。
天津渤海輕工投資集團已經站在了新的發展起點上,面對機遇與挑戰,面對壓力和困難,我們要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統攬全局,始終不渝地堅持用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不斷加強各級領導班子、領導干部隊伍建設,切實提升領導班子、領導干部的戰略思維能力、改革發展能力、駕馭復雜局面能力,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果,加強領導班子作風建設和廉政建設,樹立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以“分分秒秒、時時刻刻、日日夜夜”抓落實的精神,加大力度,加快節奏,向市委、市政府、中輕聯和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交上優異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