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昕
真善美的往事和意境
文/ 王昕
資深媒體人
音樂愛好者,積蓄都用來燒唱片,喜愛搖滾樂、爵士樂和藍調曾出版音樂方面著述4冊,在多家媒體開設專欄

如果讓我選一部音樂劇,能讓全家老小一起歡唱和感動,那只能是《音樂之聲》。
《The Sound Of Music》,中國內地直譯成《音樂之聲》,中國香港地區翻譯為《仙樂飄飄處處聞》,中國臺灣地區則譯作《真善美》,我覺得,“真善美”的譯法稱得上信達雅。
《音樂之聲》是百老匯黃金時代的完美搭檔羅杰斯和漢默斯坦(Rodgers & Hammerstein)的杰作,也是他們的最后一次合作。在百老匯和音樂劇歷史上,羅杰斯和漢默斯坦是密不可分的,羅杰斯的曲和漢默斯坦的詞結合在一起,就是對“珠聯璧合”一詞的最佳詮釋。在近20年的合作生涯中,他們至少為世界創作了5部不朽的音樂劇經典:《俄克拉荷馬》(Oklahoma)、《旋轉木馬》(Carousel)、《南太平洋》(South Pacific)、《國王與我》(The King And I)和《音樂之聲》。《音樂之聲》是漢默斯坦的絕響,在1959年《音樂之聲》公演后,他于次年去世,沒能看到電影版《音樂之聲》的問世,但這部作品成為羅杰斯和漢默斯坦最杰出的作品,直到今天還久演不衰。
無線電公司(RCA)于今年推出電影版《音樂之聲》原聲唱片的50周年紀念版,這部經典之前還出過35周年紀念版等多個版本,它也是史上最為暢銷的電影原聲專輯之一。50周年紀念版,收錄了6段從未公開發行的音樂片段,內頁冊刊印了主演朱莉·安德魯斯(Julie Andrews)的紀念文章等內容。

《音樂之聲》原聲大碟
作為音樂劇歷史上最響亮的一個名字,朱莉·安德魯斯并不是舞臺版《音樂之聲》的主演。在她的紀念文章里,她帶著感恩之情敘述了當年和兩位創作者合作的往事。她回憶起他們的贊嘆和鼓勵,雖然素昧平生卻主動為她做托兒,讓她獲得了主演百老匯音樂劇《窈窕淑女》(My Fair Lady)的機會。該劇讓朱莉·安德魯斯一舉成名。50年后,朱莉·安德魯斯寫下這段舊事還是激動非常。1964年,朱莉·安德魯斯受邀出演電影版《音樂之聲》,導演是羅伯特·懷斯(Robert Wise),這位好萊塢著名的好好先生,從擔任《公民凱恩》的剪輯師入行,執導過各種類型的影片。其中兩部由音樂劇改編的作品讓他名留史冊,一部是《音樂之聲》,另一部是《西區故事》,羅伯特·懷斯也是《星際迷航》系列電影第一部的導演。
在拍攝電影前,朱莉·安德魯斯并沒有去過薩爾茨堡和阿爾卑斯山,她根據先導小隊的描述,想象那些秀美的河流、山川和草地。而當她來到實地,發現一切比她想象的更美好。她通過自己的歌聲,與男主演克里斯托弗·普盧默(Christopher Plummer)以及小演員們默契合作。懷斯成熟的鏡頭語言,讓朱莉·安德魯斯完美地在銀幕上再現了瑪利亞。影片中奧地利的大好河山和馮·崔普上校一家的故事打動了全世界,獲得當年的奧斯卡10項提名,最終獲得5項獎項,票房達到1.6億美元,在電影史上留下輝煌一筆。
關于這張原聲的音樂,不用再去逐一介紹,它們早已為我們熟悉和傳唱。在漢默斯坦去世后,羅杰斯一直想做些什么紀念老友,所以在電影版中,他特地創作了兩首新曲并自己作詞。對于漢默斯坦的懷念,朱莉·安德魯斯則寄托在《雪絨花》(Edelweiss)之中,這首曲子也是羅杰斯和漢默斯坦最后一首合作的歌曲,其實在影片中,朱莉·安德魯斯沒有獨唱過此曲,只有男生獨唱以及合唱版,但朱莉·安德魯斯將其作為自己在舞臺上的保留曲目,她認為這首作品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它在人們的心中早已超越了奧地利的地域界限。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被稱為雪絨花的故鄉,歌聲響起,人們便思念起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