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華
近年來,隨著財稅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國庫業務的不斷發展,基層央行國庫的工作職能已從單純的會計核算型演變為綜合管理型。國庫會計核算工作內涵不斷豐富,國庫監管范圍不斷擴展,國庫統計分析和信息調研工作要求不斷提高。目前基層央行國庫的組織體系與人員配備出現了一些不適應國庫發展的問題,尤其是縣級國庫問題更為突出。筆者從履行中央銀行經理國庫職能角度,結合湖南省常德市實際情況,對基層央行國庫組織體系與人員配備情況進行探討分析,并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一、常德市轄內國庫機構設立與人員配備情況
常德市轄內共設國庫機構10家,1家中心支庫和7家縣(市)支庫由人民銀行常德市中支和轄內7個縣(市)支行分別經理。2家支庫分別由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代理。2013年末,全市人行國庫從業人員55人,其中,專職27人,占49.09%。中心支庫設在中支國庫科。各縣(市)支庫設在各支行國庫會計股。國庫科專門辦理國庫業務,縣支行國庫會計股除辦理國庫業務外,大部分還兼具貨幣反假、反洗錢、支付結算、賬戶管理、財務管理等職能。
中心支庫配備14名國庫人員(含2名聘用人員),12人為本科學歷,會計核算人員8人,綜合管理人員6人,基層國庫的各項職能基本能夠得到有效發揮。各縣(市)支庫配備5-7人辦理國庫業務,人員配備無法達到理想的國庫崗位設置要求。兼崗現象普遍.國庫監管和統計分析職能薄弱。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與矛盾
(一)國庫組織體系與國庫職責執行的矛盾。一是縣級人民銀行沒有單設國庫股,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國庫業務管理與領導的垂直性,影響國庫體系內部管理機制的自我完善與發展,縣支行國庫職能無法充分發揮。二是代理國庫的商業銀行由于其天然的趨利性,與國庫職能發揮有難以避免的矛盾,且其對財稅部門和國庫經收處的監管職能難以落實。
(二)國庫人員配備與國庫制度要求不相適應。縣支行國庫人員配備捉襟見肘,支行人數最多的津市支行有33人,最少的安鄉支行僅有18人,且老齡化現象普遍。對于具備中央銀行絕大多數職能的縣支行來說非常困難。國庫部門如遇培訓、外出檢查、正常休假等情況,不合理兼崗情況就不可避免。人少崗位多的矛盾使幾個主要崗位之間的相互制約制度很難發揮應有的作用,風險隱患較大。從多次檢查情況來看,各縣(市)支庫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崗位劃分不清,責任不明,違規兼崗等問題。
(三)國庫人員素質難以滿足國庫業務發展需求。國庫部門已成為集會計核算、資金清算、監督管理、統計分析、國債發行與兌付等多種職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業務部門,對從業人員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目前縣支行國庫人員的會計理論及金融理論知識相對薄弱,綜合分析能力較差。業務培訓嚴重滯后于業務發展的要求。對新業務的運行,缺乏系統的培訓,只是接受簡單的操作培訓,每次培訓時間不長,全面的業務培訓更少,其余的基本上是內部組織學習有關的文件、法規和業務書籍。由于缺乏系統性,效果不明顯,人員的理論水平難以真正提高。
(四)國庫崗位設置難以與國庫職能要求匹配。當前國庫核算模式牽制了國庫大部分人力資源,越往基層,國庫綜合管理力量越不足。隨著國庫核算電子化程度的提高和財稅庫行之間橫向聯網建設的陸續啟動,目前國庫核算手工勞動量有所減輕,但仍需輔以大量的手工操作.國庫核算崗位牽制了支庫絕大部分國庫人員,使其沒有充足人手較好行使其他職能。支庫對轄內商業銀行、信用社代理國庫業務監管不到位;缺乏高質量的統計分析材料,創新工作亮點不多,基層國庫的調研、監管、創新等職能沒有得到足夠的體現。
三、相關建議
(一)分設基層國庫機構,明確垂直領導關系。分設縣級國庫部門,安排適量人員專職從事國庫工作,確保基層國庫核算的準確和監管職能的順利進行,在此基礎上做好統計分析工作,向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報告,樹立央行國庫部門的良好形象,提升國庫地位。
(二)加強業務培訓,增強履職能力。一是增加業務培訓的頻率與力度,采取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每年至少由上級國庫對下一級國庫人員進行2次以上的業務培訓。二是豐富培訓手段,除了以往傳統的組織現場培訓班的方式外,還可在互聯網上開辟培訓平臺,實時開展交流與溝通。三是提高培訓檔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實施越級培訓,即由總庫培訓中心支庫,省分庫培訓縣支庫,此類培訓雖然面廣量大,但可以大大提高培訓的質量與水平,可借助內、外網學習平臺,或分期分批擇機開展。
(三)制定合理、科學的考核制度。根據每個員工的崗位、兼崗情況和實際工作量,并結合差錯發生情況,在年末績效工資上拉開檔次,體現干得多、干得好就得的多的原則,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切實增強員工的責任意識、競爭意識、危機意識,促進員工自覺提高自身素質,努力適應崗位需求。
(四)促進縣級國庫人員合理調配與流動。一是將中心支行新近人員派往縣支行工作一段時間,增加工作經驗,激發原有人員工作活力,緩解支行人員年齡和知識老化的問題。二是適時、適度開展中心支行與支行國庫人員的雙向交流。三是加強中心支行對支行的業務檢查和指導,促進支行內控制度的完善和業務水平的提高。